由于中國傳感器產業起步晚,和世界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也正處于由傳統型向新型傳感器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在智能傳感器領域持續突破,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傳感器最早出現于工業生產領域,主要被用于提高生產效率。隨著集成電路以及科技信息的不斷發展,傳感器逐漸邁入多元化,成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也被認為是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技術產業。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夠將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為電信號或其他信息,以達成信息的傳輸、處理和顯示等功能。傳感器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制造、網絡通信、消費電子等領域。
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變得活了起來,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傳感器具有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點,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傳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電參里式傳感器、磁電式傳感器、壓電式傳感器、光電式傳感器、氣電式傳感器、熱電式傳感器、波式傳感器、射線式傳感器、半導體式傳感器、諧振式傳感器、電化學式傳感器;按制造工藝,可分為集成傳感器、薄膜傳感器、厚膜傳感器、陶瓷傳感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傳感器制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在1972年組建成立中國第一批壓阻傳感器研制生產單位;1974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個實用壓阻式壓力傳感器;1978年,誕生中國第一個固態壓阻加速度傳感器;1982年,國內最早開始硅微機械系統(MEMS)加工技術和SOI(絕緣體上硅)技術的研究。
進入21世紀,傳感器制造行業開始由傳統型向智能型發展。智能型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由于智能型傳感器在物聯網等行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將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提到新的高度,從而催生研發熱潮,市場地位凸顯。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前沿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2975.1億元,同比增長18.74%。
從中國傳感器企業區域分布看,廣東省擁有176家企業,位列各省市第一。上海和江蘇排名第二和第三,傳感器企業數量均超過50家。此外,浙江和北京也各擁有39家傳感器企業。
傳感器是現代智能產品中極為關鍵的核心部件,在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醫療設備、智能裝備、數控儀器儀表等高端電子信息物理系統中,傳感器都是關鍵的核心部件,決定系統的能力、功效和品質,扮演著極為關鍵作用。
在技術工藝方面,MEMS傳感器制造、封測、集成、融合等多種技術對外依存度較大,傳感器電源節能、自組織組網、信號處理等技術與國外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全球傳感器市場主要參與者有GE傳感器、愛默生、西門子、博世、意法半導體、霍尼韋爾、ABB、日本橫河、歐姆龍、施耐德電氣、E+H等,中國傳感器市場七成左右的份額被這些外資企業占據。而我國傳感器制造行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傳感器十大園區分別是:蘇州工業園區,嘉定工業園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江蘇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溫州樂清傳感器產業基地,重慶市北碚傳感器產業基地,杭州錢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由于中國傳感器產業起步晚,和世界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也正處于由傳統型向新型傳感器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在智能傳感器領域持續突破,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伴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高速發展,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悄然爆發并逐漸推動著傳統行業產生無數的創新、跨界和變革,3C電子、智能家電、智慧物流、智能機器人等新興領域不斷發展,背后都離不開傳感器的技術突破。
2021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先后出臺《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開展傳感類元器件等重點產品高端提升行動,重點補齊高端傳感器、物聯網芯片等產業短板。上海、浙江、江蘇、河南等多地相繼發布加快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及產業園區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產業發展。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突破,作為與外界環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來源,智能傳感器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產業發展迎來巨大歷史機遇。預計到2023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突破3800億元。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傳感器制造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傳感器制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傳感器制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傳感器制造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傳感器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傳感器制造市場供需求狀況、傳感器制造市場競爭狀況和傳感器制造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傳感器制造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查看詳情
隨著5G、雙千兆、AI、大模型的迅速發展,我國的光器件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光電子器件是光電子技術的基礎和核心,是...
“五一”期間全國零售、餐飲、酒旅和交通等行業日均消費金額比2019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其中零售行業增長212%,交通1...
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將達3069.9億元。人均消費量與全球主要國家對比,不及飲食結構相同國日本的一半。我國正處...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測,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人民幣,其中,中國政府和企業上云率將超過60,...
2023年全球貿易增幅預期被拉低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四季度全球貿易大幅下滑。2022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2.7%,低于WTO10月...
2023年第一季度,國產機器人龍頭企業在鋰電、光伏、汽車零部件等領域與外資加速交鋒并搶占市場份額,并且在整車領域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