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超前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適度超前謀劃和部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產業是基于重大前沿科技創新成果,富有發展活力和市場潛力,對生產生活影響巨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能夠產生全局帶動和引領作用的先導性產業。
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超前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適度超前謀劃和部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密集發聲,釋放加大力度發展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號。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有所行動,紛紛出臺支持未來產業發展的措施?!渡虾J型苿又圃鞓I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
據統計,約20地出臺相關舉措,圍繞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領域推進未來產業發展。
新興產業項目占比顯著提升
從近期各地落地的新增投資項目來看,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占比明顯提高。
以浙江為例,7月4日浙江集中開工9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789億元,其中產業項目55個,總投資4022億元,占59%。合盛新能源材料和器件模組制造項目、衛藍科技年產20GWh固態鋰離子電池項目、榮盛臺州年產1000萬噸高端化工新材料項目等重點投資增量項目,均屬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聯產業等新興產業。
各地優質項目頻頻落地,我國新興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近期透露,2022年,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
智能制造行業市場現狀
全球分工的背景下,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關系到國家利潤分配,智能制造作為新的產業趨勢,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歐美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刺激政策。由于工業4.0、工業自動化進一步普及、政府支持、監管合規性日益重視、供應鏈復雜性提高,以及對減少時間和成本的軟件系統的需求增加,全球智能制造市場快速增長。
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場規模2147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據將增至3848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4%。
世界智能制造中心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歐洲、亞洲。代表性的世界傳統制造業的中心城市既有紐約、倫敦、東京這樣的老牌世界級制造業中心城市,也有蘇州、天津、佛山等中國的新興智能制造中心城市。
2021年,工信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揭榜遴選了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凝練了近1200個優秀場景。培育出1700余家引領行業發展的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5500余家區域領軍企業,地方、行業和企業實施智能制造的積極性持續提升。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突破24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1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超過了140余家,重點區域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不斷強化與相關部門、重點省份的協同配合,全面落實《“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系統深入推動智能制造走深向實。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引導企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探索形成新的產業生態體系,有助于提升我國工業整體發展質量。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制造業的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在此階段,如若我國要在2025年達到數字化、2030年達到碳達峰、2035年達到智能化、2060年達到碳中和。就必須做到對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鋼鐵等重點行業強化環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約束;扶持新能源車、新材料、高端裝備等能源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并進行生態化集群發展。
在中國綠色智能制造市場中,不同制造業處于不同綠色智能制造階段,釋放多階段市場需求,由電氣化、自動化,逐漸向數字化與智能化過度。目前綠色智能制造在進行一步步的轉變,從一開始的觀望者,變成探索者,最后成為領導者。
隨著國內軟硬件研發進程的加快,人工智能技術逐步領先,綠色能源技術多點應用以及全球最多的工業數據應用將使得中國綠色智能制造在優勢領域率先突破。并且也將是未來最具潛力的藍海市場。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智能制造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智能制造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
查看詳情
醫護服裝在功能性設計上的重要性尤為突出。隨著時代的進步,醫護服裝設計理念在不斷增強,從而對醫護服裝提出了更高要...
多家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冰火兩重天”狀況日漸明顯。近日,多家半導體行業上市...
2023年7月,中藥材交易本應進入淡季,但今年卻一反常態,價格從年初開始就居高不下。除自然氣候等因素外,許多業內人3...
新疆新能源裝機破5000萬千瓦 綠電發展進入快車道據央視新聞,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能源大數據中心了解到,7月13日5...
2023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 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
減速器賽道迎黃金發展期目前,政策陸續出臺支持產業發展,減速機國產化率將加速提升,龍頭企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