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進出口總值達2.0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1.4%,增速比全國高9.3個百分點。
外貿新增長點逐步形成。隨著我國產業升級發展,新產品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亮點。同時,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較快發展,也為外貿提質擴容創造有利條件。
上海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進出口總值達2.0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1.4%,增速比全國高9.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463.2億元,增長15.2%;進口1.25萬億元,增長9.1%。剔除同比基數影響,上海市進出口兩年平均增長5.3%,其中出口、進口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7%、2.6%,外貿韌性彰顯。
上半年上海市外貿呈現妥妥的韌性,表現可圈可點——保稅物流增勢強勁,進出口達5349.7億元,增長28.5%,增速高于整體17.1個百分點,占總體規模的25.6%;對最大貿易伙伴歐盟進出口增長16.2%,份額則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20.6%。同期上海市對東盟、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同樣穩中有進;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動能充沛,出口分別增長171.8%、189.7%、62.6%;消費品進口表現較好,乘用車、醫療保健品、乳品、食用水產品、食用油等民生類商品進口均有兩位數增長。
十二屆上海市委三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上海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打造世界級航運樞紐”,要求“在具備海關監管條件的碼頭與上海港之間推廣‘聯動接卸’模式”“優化沿海捎帶等監管模式”。
自去年6月我國首單外資班輪“沿海捎帶”業務落地上海以來,為航運企業優化航線布局、靈活配置航運資源、提升班輪運載效率提供了新機遇。目前上海海關“沿海捎帶”備案相關外資船舶數量已從最初的44艘增長到了94艘。
全國貿易進出口總值突破20萬億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國際市場更加多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接近兩位數,新能源產品拉動顯著,特別是外貿“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61.6%,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16%等等。新產品、新市場、新業態彰顯我國外貿發展的“成色”。
根據世貿組織的預測,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7%,明顯低于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全球貨物量增長放緩,也從目前已經更新的前五個月主要國家的進出口數據可見一斑。
主要國家前五個月的進口數據時發現,主要國家進口額普遍下降,全球需求不振持續顯現;而前五個月主要國家的出口數據也顯示,中國周邊國家基本呈現負增長,日本同比降6.4%,韓國同比降13.4%,越南同比降11.7%,馬來西亞同比降6.16%。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外貿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接近兩位數,占進出口總值比重提升至34.3%。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菲律賓生效,至此RCEP已對全部15個成員方生效。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合計進出口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
裝載著860輛國產汽車的215個集裝箱通過“新隆運86”號集裝箱班輪,從浙江寧波舟山港金塘港區甬舟集裝箱碼頭啟程,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寧波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金塘港區今年新增“一帶一路”航線11條,該方向集裝箱航線常態化運營累計32條。
近年來,得益于國際能源市場結構調整,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迅速,國內外生產廠商對鋰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已逐步成為鋰離子電池產品主要出口國。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個百分點,綠色產業動能充沛。
中汽協和乘聯會相關數據顯示,7月3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2000萬,代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實力的崛起。伴隨著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其中,今年前6個月,我國汽車整車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1.6倍。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空間廣闊
隨著互聯網等數字技術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
新業態新模式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此前,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將加快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列入重點任務。近年來,我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迅速發展,成為外貿發展的新生力量。經營主體規模持續擴張,近5000家跨境電商企業、超過2000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過1700家海外倉企業相繼成立。平臺載體建設持續推進,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超過2000個海外倉、39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21個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貿港、156個綜合保稅區等陸續獲批或設立。
新業態新模式有利于外貿的穩定與發展??缇畴娚唐髽I等新業態一般采取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擴大貿易規模。數字技術和數字工具的應用會推動外貿全流程各環節優化提升,供應鏈管理服務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業態的發展有利于降低從事進出口貿易的門檻,提高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可能性,激發外貿主體活力。
新業態新模式還具有網絡化、共享化、專業化的特點。數字展會、社交電商、產品眾籌、大數據營銷等的大力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營銷體系的建立,都有利于拓展外貿企業的發展空間。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通過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技術手段,有利于提高外貿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進而通過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等途徑,聚集全球人才、技術、品牌、標準以及資本等優質生產要素,從而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謴秃蛿U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對經濟運行好轉、穩增長穩就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因此,要繼續高度重視外貿特別是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在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的作用。
要推動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大力推動國內企業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積極鼓勵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拓展業務范圍、優化市場組合,在鞏固已有市場的基礎上,重點開拓新市場,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鼓勵各地政府結合當地的產業和稟賦優勢,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跨境電商+特色產品”等模式,打造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圍繞跨境電商平臺、物流、支付等環節,培育一批大型標桿企業,帶動進出口貿易發展。
要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對標國際先進水平,聚焦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提升港航服務質效、推進口岸數字化轉型、加快港口綠色低碳智能發展、構建穩定透明口岸環境等方面,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口岸營商環境。支持各地加強“智慧口岸”建設和通關模式改革試點,重點深入推進“單一窗口”建設,擴大“聯動接卸”“船邊直提”等措施應用范圍,提高貨物流轉效率;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推動實現出口退稅申報報關單、發票“免填報”,更好服務廣大外貿企業。推動跨境電商B2B出口海運清單模式落地,便利跨境電商退貨,允許跨境電商進口退貨商品與出口商品合并為同一總單申報出口。
《2023-2028年中國外貿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外貿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外貿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外貿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
查看詳情
暑期檔過半票房前三全是黑馬暑期檔很熱鬧,大家都知道,但2023暑期檔能這么熱鬧,出乎很多人意料。截至7月17日晚8時,...
近年來受全球疫情持續反復、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經濟復蘇不均衡等復雜因素影響,匯率、能源供應、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
電子信息新材料企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采取“直銷為主、代理商分銷為輔”的市場銷售模式,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積極...
電子信息新材料在傳統材料基礎上發展而成,傳統材料經過組成、結構、設計和工藝上的改進從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現新的性...
2023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報道稱,2023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
中國智慧醫院應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預測趨勢一: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流程扁平化、集中化再造將極大提升就醫效率超九成受...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