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報道,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在7月25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松江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松江加快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據上證報報道,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在7月25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松江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松江加快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一期將實施1296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
據上觀新聞此前報道,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正在安裝和調試設備,年底前有望實現第一顆商業衛星下線。7月9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華金證券表示,我國中高軌道衛星數量較少,僅為美國一半,且以遙感衛星為主,整體衛星數量僅為美國的13.01%,無法滿足國家安全及民用通信的需要。
因此,國家將目標轉向更易部署的近地軌道,但近地軌道空間和頻道資源有限且不可再生,預計到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57000顆低軌衛星,可用空間將所剩無幾。
同時申萬宏源預計2023年左右星網計劃開始起步, 2024年下半年開始批量發射(衛星制造、火箭發射)。預計2026年左右發射加速,商業模式開始成熟(衛星運營、衛星終端)。
公司方面,據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表示,鋮昌科技:公司是星載相控陣芯片核心供應商。
中國衛通:高通量衛星可向航空、航海、應急等行業提供高速的專網通信和衛星互聯網接入,年初已向國航B-737機型交付首個機載衛星通信終端。
北京時間2023年7月9日19:00,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由“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S”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后將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二號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制的中型常溫液體運載火箭,主動力全部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N2O4/UDMH)推進劑。
該箭(兩級狀態)長約42.3米,芯級直徑3.35米,起飛質量約242噸,起飛推力約302噸,其近地軌道(LEO)運力為4噸,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SSO)的最大運力為2噸。
2023年7月12日9時0分,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飛行任務,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我國“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
隨著中國星網組建成立,我國星座建設逐步走向協調統一, 由國家統籌頻段軌道資源,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且國內長三角 G60 星鏈項目一期工程正在逐步落地,將對衛星制造端、應用端帶來明顯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衛星互聯網的部署得到中、美、俄、日、歐等國家和地區的重視,另一方面,低軌道衛星空間軌位及資源日益緊張,各國悄然展開衛星發射“通行證”的爭奪戰,通信市場的競爭已經從地面走向太空。縱觀全球,各國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國家的網絡部署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而有些國家還在探索和籌備階段。
據中研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談到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時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要著力突出“三個聚焦”,即聚焦國家重大項目,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聚焦產業鏈強鏈補鏈,其中聚焦基礎設施建設中明確指出要加大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的投資力度,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升級。
衛星應用崛起的未來,將逐漸轉變為以客戶服務為導向,通信衛星的運營商也將不斷提升服務定制化能力、建立更加靈活的定價機制。
產業鏈中游的衛星通信運營商主要是中國衛通,其占據了國內衛星通信運營80%的市場,是亞洲第二大、全球第六大的衛星通信運營商。
此外,中信網絡有限公司可通過亞洲衛星的衛星資源開展業務,中國電信、中信數字媒體網絡有限公司也取得衛星通信運營相關資質,其他企業更多是集成服務商。
產業鏈下游包括海上、航空、陸地、M2M、政府等各類用戶,使用場景包括偏遠地區寬帶連接、海上與航空寬帶連接、政府應急通信、衛星物聯網等,需求的企業如中國廣電、電信運營商、政府部門、金融/石油各領域客戶等。
從國內政策方面來看,國家發改委早在去年就明確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疇。
今年3月份,我國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再次明確提出要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同時,在今年4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正式揭牌,成為僅次于電信、聯通、移動之后的又一家通信運營商。
近年來,隨著國內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相繼啟動,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機遇,多地在衛星互聯網產業領域開始積極布局。
目前華北、中南和華東地區領跑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而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則在產業鏈重點環節建設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
專家表示,我國衛星互聯網目前尚處于方案論證與試驗星階段。技術發展趨勢主要包括高中低多層衛星網絡融合組網、低軌衛星網絡為主的用戶接入、不依賴海外站星間鏈路為主的數據落地等。
國內商業衛星設計體系相對落后,建立基于模型定義衛星技術的新型設計體系成為未來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趨勢之一。
根據ITU要求,在衛星頻率和軌道申請后的7年內必須發射第一顆衛星,9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10%,12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50%,14年內必須全部發射完成。
以此下限推算,2023到2030年年均發射量為180顆以上,2030至2033年年均發射量為1700顆以上,2033至2035年年均發射量為3000顆以上,實際情況或將前低后高,市場增速可觀、前景廣闊。預計我國低軌通信衛星今年進入密集發射期,新賽道已經蓄勢待發。
值得注意的是,衛星互聯網具有建設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的特點,降低終端成本是未來衛星互聯網產業賴以存在的基礎。
因為目前政府、企業等B端用戶對衛星互聯網終端的有限采購量,不能完全支撐產業持續發展。只有當終端企業完成技術攻關,讓衛星通訊走進百姓市場,才能保證衛星互聯網持續良性運營。
衛星互聯網具有廣覆蓋、低時延、寬帶化、低成本的特點,可解決現有世界上超30億人無法使用互聯網,70%地理空間未實現互聯網覆蓋的問題。
從下載速率來看,Speedtest報告顯示,星鏈互聯網服務在美國市場的平均下載速度為97.23 Mbps,與美國固定寬帶的平均下載速度115.22 Mbps已經相差不遠。
低軌衛星互聯網成為2022年電子行業的一大關鍵趨勢,低軌衛星服務與相關零部件出貨量將在2022年顯著成長,預計2021-2035年我國衛星互聯網總產值或可達9337.7億美元(超6萬億人民幣)。
中國應及早發現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瞻性的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保溫杯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保溫杯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保溫杯行業的市場規模、保溫杯市場供需求狀況、保溫杯市場競爭狀況和保溫杯主要企業經營情況、保溫杯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保溫杯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
查看詳情
據工信部網站7月25日披露,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以視頻方式聯合組織召開加強C...
據新聞7月25日消息,臺灣半導體巨頭臺積電正式宣布,計劃興建一座先進封裝廠,以滿足全球AI芯片市場的持續增長需求。A...
上半年通信業整體運行平穩,各項主要指標保持較好增長態勢,5G、千兆光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網絡連...
連鎖餐飲市場整體結構彰顯出大連鎖品牌的頭部效應,同時新興品牌也趁勢入場。數字化能力成為餐飲商戶穿越生命周期核心...
我國羊奶主要加工奶粉,少量生產液態奶、酸奶、奶酪等。2014年至2020年,在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重升級的推動下,我國羊奶...
奶粉新國標注冊帶來的洗牌效應已經逐漸明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8日,共有55家乳企旗下221個系列、643款產品的嬰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