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對于血制品的進口保持高度管控的態度。經過行業洗牌,發展壯大的企業經過規范化的考驗,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迎來了有利于擴張的政策東風,漿站審批速度明顯加快。
血液制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血液制品屬于生物制品范圍,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目前,國內對于血制品的進口保持高度管控的態度。經過行業洗牌,發展壯大的企業經過規范化的考驗,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迎來了有利于擴張的政策東風,漿站審批速度明顯加快。
由于國家對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實行總量控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對已有血液制品業務的企業新設漿站存在嚴格限制,預計血液制品行業漿源不足將長期存在。以具體產品來看,長期以來,50%以上的白蛋白產品需要依賴進口,資歷較弱的醫院甚至采購不到;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供應量只可滿足30%左右的臨床需求量,患者用藥困難;凝血因子類產品常常處于短缺,它的替代性產品重組凝血因子類產品又大多依賴進口,售價昂貴。
長期的供給缺口給中國醫藥血液制品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現階段,中國血液制品行業準入壁壘高,參與者有限,同時并購進程已接近尾聲,市場集中度較高。此外,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分配較為均衡,市場競爭激烈。未來隨著技術水平的差異化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預計頭部企業的優勢將逐漸顯現,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中信建投在2023年8月4日研報表示,國內血制品行業目前集中度較高,頭部效應明顯。近年來,血制品行業出現新一輪并購整合趨勢,有望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預計具有央國企背景的血制品企業將在這一趨勢中具有優勢。2023年1-6月,靜丙簽發批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白蛋白簽發批次略有下降,其他產品保持穩定。靜丙、凝血因子在研管線較為豐富,靜丙在研管線以工藝改善和濃度提高為主,凝血因子在研管線以重組類產品為主。
血液制品可分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類。2013-2020年,批簽發量最多的是人血白蛋白,2020年,人血白蛋白(折合10g)批簽發總量為6009.46萬瓶,占比為60.66%;2020年免疫球蛋白批簽發量達到3394.87萬瓶,占比為34.27%;凝血因子批簽發量達到502.64萬瓶,占比為5.07%。
2013-2020年,我國人血白蛋白進口占比呈增長趨勢,國產比重從2013年的77.18%下降至2020年的64.6%,主要是由于Behring、Baxter、基立福、奧克特琺瑪等產業在華批簽發量增長較快的緣故。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更是推動了血制品行業快速發展。報告顯示,一方面,靜丙受到疫情影響需求增加,2020年批簽發量1279.16萬瓶,同比增長12%,其他產品同比也有較大增加,其中白蛋白同比增加16%,其中進口白蛋白同比約增長25%。另一方面,在新冠這類重大公眾衛生事件發生時,血制品及恢復性血漿起到了一定治療作用,體現出血液制品的重要地位及資源稀缺屬性。
2020年,國內外新冠疫情漸次爆發,國內新冠防治中血制品獲得廣泛應用,促進其庫存出清加速。 年初國內漿站一度停止運行,造成采漿中斷,2020年我國采漿量8300多噸,較2019年下降超9%。考慮到從采漿到批簽發的周期,采漿缺口對血制品供給的影響將延后反映,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導致 國內血制品進口不足,進一步收緊國內的血制品供給。因此,2021年我國血制品呈現平衡偏緊的供需格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隨著各國監管機制的不斷加強和企業的兼并重組,全球范圍內的血液制品企業已經從最早的100多家企業減少到了如今的不到20家(不包括中國)。其中,排名前三和前七的企業分別合計占據了61%和79%的市場,行業集中度極高。全球血制品總市場逐年上升,但增速不及中國。國外血制品市場行業集中度高。
全球采漿量以美國為主,中國采漿量增長空間巨大。全球血制品品種結構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為主。由于具備壟斷的前提,未來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整合并購的案例將會越來越多。但是我國血液制品龍頭在采漿站數量、采漿能力和單漿創收能力上與國外巨頭存在較大距離,如我國天壇生物擁有最多漿站59個(海外龍頭擁有的采漿站數量近200個),年采漿量1706噸(海外龍頭年采漿量5000噸),單漿創收能力5562萬元/個(不足CSL的一半)。基于海外市場的發展趨勢特點以及我國新批漿站對集團企業的傾斜,未來我國血液制品企業將不斷兼并重組,行業集中度將逐漸提高,研發能力強、品種豐富、血漿綜合利用率高的集團企業具備優勢。
中國還是全球免疫球蛋白發展最快的市場,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隨著醫生群體對血液制品認知的提升,以及近年來中國對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醫保報銷政策變化,預計中國市場對血液制品的需求將不斷擴大。近年來,血液制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在臨床治療中,血液制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品臨床適用癥狀的增加、老齡人口數量的增長,國內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之新版醫保目錄中血液制品報銷范圍逆勢大增,可以預計其未來臨床需求只增不減。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將會持續走高,到2024年,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元,達到822億元。
隨著國內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血液制品臨床應用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國內醫療保障不斷完善,國內血液制品消費結構中白蛋白占比將繼續下降,靜丙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產量占比將不斷提升,血液制品消費結構將得到不斷優化。未來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戰略將聚焦于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和增加產品品類上,同時血液制品行業的國際化整合將成為大勢所趨。行業的國際化整合將促進國內市場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擴大漿站規模,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累自主研發能力。
在血液制品領域,由于原材料來源于健康人血漿的獨特性,單采血漿站數量少且覆蓋人口不廣,血漿資源有效利用率不高,血液制品產品結構亟需優化。如何進一步提升采漿量,擴大各制品生產規模,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供需緊張仍是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血液制品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血液制品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
查看詳情
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總體保持平穩向好發展態勢,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均實現高速增長。根據光伏行業規范公告企業...
鄭州出臺樓市新政8月3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鄭州市財政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
近年來,我國把糧食生產機械化作為農業機械化的首要任務。如果說過去的機械化主要體現在糧食收獲環節,而現代化的農業...
上半年鋰電池全行業營收達到6000億元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上半年,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如何?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成為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大國,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在緩2...
隨著長距離航空、鐵路及短距離公交、小汽車等交通方式快速發展,公路客運量逐步萎縮。2020年以來受疫情突發因素的影響...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