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物燃料乙醇為例,自2008年以來,根據可再生燃料標準(RFS)要求使用的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已使美國交通運輸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9.8億噸;僅在2021年,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就減少了545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法國政府近日宣布,為推動航空業低碳轉型,將在2024年至2030年間每年投資3億歐元,以支持開發更節能的飛機發動機、使用新型復合材料和設計新型飛機等。同時,政府還將投資約2億歐元用于航空生物燃料開發。
法國投資航空生物燃料開發
航空業及相關產業在法國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法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擁有4000多家公司,共有約20萬名從業者。近年來,法國加快推進該行業低碳轉型,將其視為實現再工業化和生態轉型等經濟目標的重要舉措。此前,法國政府提出要打造全球領先的低碳航空運輸和能源轉型航空業。在2020年公布的為期兩年、總額1000億歐元的法國經濟復蘇計劃中,就包括對該領域15億歐元的投資。2021年,法國政府公布“法國2030”投資計劃,又提出要在2030年左右生產出第一架“綠色飛機”,并將為此籌集12億歐元,支持低排放飛機研發,并建立可持續燃料生產部門。
在今年6月舉辦的巴黎—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上,以“可持續航空”為主題的“巴黎航空實驗室”介紹了航空業脫碳的主要發展方向,多家法國企業展示了最新技術進展。如法國一家飛機座椅制造商推出的第二代超輕座椅可實現減重35%;泰雷茲集團的新一代飛行管理系統則通過優化飛行路徑,幫助航空公司減少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
在諸多技術方案中,可持續燃料被視作航空脫碳的重要手段。有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可持續燃料總產量約25萬噸,占航空業所需燃料總用量的不到0.1%。歐盟希望到203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6%,到2050年提高到70%。法國能源企業道達爾集團日前宣布,到2028年將可持續燃料的年產能提升到50萬噸,以實現歐盟對可持續燃料的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生物經濟以廣泛深度融合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為特征,正在勾勒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據此,本報推出“解碼生物經濟”系列報道,展現生物技術是如何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
面對碳減排的巨大壓力,使用具有良好降碳屬性的生物液體燃料將成為交通領域減排的重要手段。國際能源署和國際糧農組織的綜合研究表明,生物液體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生物燃料乙醇為例,自2008年以來,根據可再生燃料標準(RFS)要求使用的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已使美國交通運輸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9.8億噸;僅在2021年,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就減少了545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不僅國外開始使用生物燃料乙醇這樣的生物液體燃料,我國也開始在生物液體燃料方面發力。清華大學化工系應化所所長劉德華指出,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生物燃料乙醇已實現部分汽油替代,為綠色交通提供了支撐。
在交通領域應用方面,生物液體燃料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生物柴油為例,它不僅可以完全替代普通柴油,而且可在不占用土地、不與人爭糧的情況下,通過植物或廢棄物的碳匯形成閉環,進而實現碳排放“零增長”,是降低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生物液體燃料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交通領域碳減排開拓新途徑。”劉勁松說。
根據預測,從2021年到2030年左右,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將是公路運輸重要減排方式之一,生物航空燃油也會逐漸在航空領域使用。預計到2030年后,生物液體燃料總使用量將達到7000萬噸,為交通領域減排二氧化碳約4億噸。
使用生物液體燃料不僅能帶來環境效益還能獲得經濟收益。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生物質燃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目前全球可持續生物燃料的產能約為每年1100萬噸油當量 (TOE),預計到2050年,可持續且經濟可行的生物燃料供應將達到每年5億至13億噸油當量。但若要利用生物燃料并結合能效措施使航運業實現完全脫碳,預計到2050年每年需2.5億噸油當量的可持續生物燃料供應。這將占全球潛在產能的20%-50%。
生物燃料市場迎來需求風口
生物燃料領域掀起收購潮,多家油氣巨頭通過收購的方式擴張其生物燃料業務。美國能源部宣布,將為本國17個生物燃料領域的科技研究項目提供高達1.18億美元的支持資金,支持對象為研究先進生物燃料的各大高校以及企業,旨在提高本土生物燃料產量,同時加強生物燃料在交通領域和制造領域的降碳作用。
除美國外,瑞典、印尼、芬蘭等國近期也宣布,將為生物燃料產業發展提供支持。時至目前,生物燃料在各國脫碳路徑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生物燃料生產技術也逐步走向成熟。
當地時間11月28日,殼牌發表聲明稱,將以近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歐洲最大的沼氣生產商自然資源公司(Nature Energy),以加快新能源轉型。而早在今年2月份,雪佛龍公告稱,將斥資31.5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柴油生產商可再生能源集團(Renewable Energy Group,REG)。今年10月份,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將以4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最大的可再生天然氣公司之一Archaea能源,這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一筆可再生燃料企業收購。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傳統能源價格上漲,加之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生物燃料逐漸被世界各國所重視。據測算,生物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化石燃料的50%,在航空、航運、交通等多個領域是行之有效的減碳路徑之一,可以作為化石能源的重要補充,對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大氣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有機構預測,2022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場規模將達到6.5億元。
近年來,油氣巨頭紛紛發力以生物柴油、沼氣等為代表的生物燃料,將其作為公司能源轉型的關鍵增長引擎之一。對生物燃料新技術的布局和研發也在加強。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能源(Total Energies)正在加強以微藻類生物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燃料的研發;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通過用可持續生產的生物燃料替代傳統的噴氣燃料,商業航空使用的燃料或許有了完全脫碳的途徑。
不過,在全球糧食短缺和通貨膨脹加劇之際,生物燃料對于作物的需求引起了爭議。有專家表示,如果減少使用植物性燃料,世界上更多的作物將可用于糧食,也有人認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增加糧食產量來解決。嘉吉(Cargill Inc.)首席執行官大衛·麥克倫南(David MacLennan)就曾表示,這不是一個必須在食物和燃料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因為再生農業實踐、更好的產量和新技術意味著產量可以增加到足以滿足這兩個行業的需求。目前,基于對糧食安全與環保因素的考慮,歐盟正在積極推動其原料向廢棄食用油等非糧原料的轉型,比利時和德國等國正在考慮減少生物燃料與化石燃料的混合,以應對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只有加快生物燃料原料和加工技術創新,才能解決生存和氣候危機的雙重問題。
《2023-2028年生物質燃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生物質燃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生物質燃料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生物質燃料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生物質燃料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
查看詳情
《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指南出臺近日,國家標準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
保交樓工作開展以來 已完成住房交付超過165萬套據央視新聞,從住房城鄉建設部了解到,目前各地保交樓工作順利推進,1...
暑期游高峰迎來第二波 上市旅企開啟“夜間不打烊”模式據媒體報道稱,8月份以來親子游開啟暑期游高峰第二波。去哪兒8...
2018-2022年中國激光切割機行業現狀分析第一節 中國激光切割機行業產能概況一、2018-2022年中國激光切割機行業產能分...
欲了解更多焦化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焦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2...
欲了解更多焦化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焦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