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是指從地上或地下采掘出的毛煤經篩選加工去掉矸石、黃鐵礦等后的煤。煤礦生產出來的未經洗選、未經加工的毛煤也叫原煤。原煤主要作動力用,也有一部分作工業原料和民用原料。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原煤生產同比略增,進口增速仍處高位。2023年7月份,生產原煤3.8億噸,同比增長0.1%,增速比6月份放緩2.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218萬噸。進口煤炭3926萬噸,同比增長66.9%,增速比6月份回落43.2個百分點。
原煤是指從地上或地下采掘出的毛煤經篩選加工去掉矸石、黃鐵礦等后的煤。煤礦生產出來的未經洗選、未經加工的毛煤也叫原煤。原煤主要作動力用,也有一部分作工業原料和民用原料。原煤是指煤礦生產出來的未經洗選、篩選加工而只經人工揀矸和雜物的產品。包括天然焦及劣質煤,不包括低熱值煤(如石煤、泥炭、油頁巖等);原煤按其成因可分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三大類;按其碳化程度可分為泥煤、褐煤、煙煤、無煙煤。
一般原煤送來時塊比較大,而且夾雜著石塊、鐵塊等雜質,需要處理再送爐前煤斗。原煤處理包括破碎、篩分和磁選等幾個步驟,對煤粉爐還要磨煤。原煤產量:報告期內生產的經過驗收、符合質量標準的原煤。由礦井(露天)開采出來未經任何加工的煤炭稱為毛煤;毛煤通過簡單加工,用人工或者機械方法,揀出粒度大于50 mm以上的大塊矸石之后的煤炭稱為原煤。原煤產量是煤炭工業各項主要指標的計算基礎。
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40.7億噸,較上年增加1.68億噸,同比增長4.31%;比原全國最高原煤產量2013年的39.74億噸,增加0.96億噸,創歷史新高。2021年12月份,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完成3.8億噸,較上月增加0.09億噸,同比增長7.2%,當月產量創歷史新高。
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超億噸省份共6個,其中,山西11.93億噸、內蒙古10.39億噸、陜西7億噸、新疆3.2億噸、貴州1.31億噸、安徽1.13億噸、6省份產量合計34.96億噸,同比增長6.68%,占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的85.9%,比重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2021年,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的省份為11個,合計產量為38.9億噸,同比增長5.5%,占全國產量的95.5%。1億噸級產煤省份分別為山西省11.93億噸、內蒙古10.39億噸、陜西省7億噸、新疆3.2億噸、貴州省1.31億噸、安徽省1.13億噸。
2021年,全國原煤產量超3000萬噸企業共20家。其中,3000萬噸-5000萬噸企業5家,5000萬噸-1億噸企業9家,1億噸-2億噸企業1家,2億噸-4億噸企業4家,5億噸以上企業1家。2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26.56億噸,增加7869.9萬噸,同比增長3.1%,占全國原煤產量的65.3%。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原煤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雖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替代,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石油的日漸枯竭,導致它必然走向衰敗,而煤炭因儲量巨大,加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煤炭汽化等新技術日趨成熟,并得到廣泛應用,煤炭必將成為人類生產生活中的無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2022年,全國原煤累計產量為449583.9萬噸,比上年增加了42447.9萬噸,產量累計同比增長9%;月均產量為37465.3萬噸。2022年12月全國原煤產量為40269.3萬噸,比上年同月增加了1802.5萬噸,同比增長2.4%,增速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日均產量為1299.01萬噸。分地區來看,2022年12月東部地區原煤產量為1169.4萬噸,中部地區為13190.4萬噸,西部地區原煤產量為24865萬噸,東北地區產量為1044.7萬噸;分別占比2.9%、32.8%、61.7%、2.6%。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西部地區。
具體到省市來看,2022年12月原煤產量前三的地區為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與陜西省;產量分別為11323.3萬噸、10390.1萬噸與6653.2萬噸。各省市中,2022年12月原煤產量最高的地區是山西省,為11323.3萬噸;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湖北省,同比增長84.8%。2022年1-12月原煤累計產量最高的地區是山西省,為130714.6萬噸;累計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湖北省,產量累計同比增長66.4%。
2022年3月,原煤生產較快增長,進口降幅收窄。1—2月份,生產原煤6.9億噸,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164萬噸。進口煤炭3539萬噸,同比下降14.0%,降幅比上年12月份收窄6.9個百分點。2023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2022年我國原煤產量45.6億噸,比上年增長10.5%。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生產原煤15.3億噸,同比增長4.8%,4月份生產原煤3.8億噸,同比增長4.5%,日均產量1272萬噸。1-4月,進口煤炭1.4億噸,同比增長88.8%。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排名前10家的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7.8億噸,同比增加2303萬噸,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51.0%。具體情況為:國家能源集團20583萬噸,增長1.8%;晉能控股集團14327萬噸,增長5.9%;中煤集團8779萬噸,同比增長1.7%;陜煤集團8195萬噸,增長7.9%;山東能源集團7467萬噸,下降4.4%;山西焦煤集團6112萬噸,同比增長5.7%;華能集團3694萬噸,同比增長12.7%;潞安化工集團3487萬噸,同比下降4.5%;國電投集團2737萬噸,同比增長3.9%;淮河能源集團2465萬噸,同比增長2.5%。
2023年,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其中包括了各地方各項能源數據以及新的發展舉措。報告顯示,今年多數省份對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強增煤保供作出了新的要求。
根據地方兩會政府報告的目標測算,2023年,山西、內蒙、貴州、寧夏以及新疆依舊有較大的增產空間,而河南、河北、安徽基本處于高位水平,山東則由于采深超千米及沖擊地壓煤礦影響,目標設定在8600萬噸,較22年小幅下降。保守估算預計2023年原煤產量仍有1-1.5億噸的增量空間。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原煤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原煤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原煤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原煤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原煤...
查看詳情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0歲到14歲人口為2.53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95%。龐大的市場需求基數,帶動兒童消...
資料顯示,我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長,連續多年位居...
2023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智慧工廠是未來的制造業發展趨2...
2023節水灌溉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節水灌溉行業現狀,節水灌溉行業前景如何?農業是我國的根本,農產品的質2...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包括部門推薦和自由申請兩個亞類,2022年全...
九部門: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由中央財辦、中央農辦、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