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區域合作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日合肥市印發《合肥市支持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政策(試行)》,力爭到2025年,總部企業數量超過150家,實現三年翻一番,成為長三角總部經濟重要集聚地。對總部企業年度營業利潤和本地經濟貢獻兩項指標均較上年增長10%及以上,且年度本地經濟貢獻不低于近兩年最高值的,按照年度營業收入的1%且不高于本地經濟貢獻增量的40%給予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其中最高不超過20%可由企業發放給管理團隊。對獲得多作貢獻獎勵的總部企業,上一年度新增貸款的,按實際貸款利息金額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貼息。總部企業將上市主體遷入合肥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
總部經濟,是伴隨著商務園區、中心商務區(CBD)的出現才被發現的一種經濟模式。它因為某一單一產業價值的吸引力,而出現眾多資源大規模聚合,形成有特定職能的經濟區域,在此區域高端集合,如同軍隊里發號施令的司令部,司令部輻射周圍區域,成為一種特殊的經濟模式,在中國稱為總部經濟,該區域也相應地被稱為總部基地。
總部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區域合作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總部經濟概念由研究制造業而提出,但是總部經濟理論不僅適用于制造業,也適用于服務業等其他行業。
目前,我國總部經濟主要集中于一線中心城市, 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總部經濟園投資建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而后金融經濟以來,我國產業實行由東向西部轉移。目前,在我國的中西部也正逐漸興起總部經濟園。如重慶渝中總部經濟園區等。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總部經濟行業深度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總部經濟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發展態勢。在我國,既有世界500強總部企業數量第一的北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比較集中的上海,也有外向型經濟向總部型經濟轉型的典范深圳、總部經濟再造沿海城市的寧波,以及以專業為特色的五金總部中心永康等。不同城市對于資源的需求不同,如順德、泉州等地,依托城市獨特的產業優勢打造特色產業總部基地,也為其他地區發展總部經濟提供了積極的借鑒與啟示。而從我國總部經濟發展現狀來看,東部所占企業總部投資數量要高于中西部。
總部經濟是伴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而來的,經濟全球化要求“最經濟原則”,即對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在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通訊、交通、金融、物流等系統高度發達,許多公司的辦公場所都傾向于生態型的綠色辦公,既有充分的綠地、優美的景觀,還有各種分工細致而高效的社會及物業服務,這種Business Park的總部樓已經不是單純的建筑物,同時因具有較大的規模而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平臺。構建一個統一開發、統一物業服務等會迅速構建企業運轉的低成本平臺,這對國內企業總部及跨國公司總部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總部基地和總部經濟的概念由此而誕生,并用總部經濟理論打造了中國第一個總部基地——中關村最早成立的三個園區之一的豐臺園。
總部經濟一旦形成,就可以給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外溢效應,比如稅收供應效應、產業聚集效應、產業關聯效應、消費帶動效應、就業乘數效應、資本放大效應等明顯的外溢效應。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根據測算,在人民幣匯率不發生幅度貶值的前提下,我國大概率將于2022年前后跨入“世界銀行”分類的“高收入國家”門檻。換言之,“十四五”時期將是中國經濟由中等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的關鍵時期。
當然,這里說的“高收入階段”只是全國居民平均意義上的;平均值的背后還隱藏著復雜的結構性差異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部門之間、個體之間等等。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忘記中國是一個擁有接近14億人口、疆土幅員遼闊、經濟社會結構復雜的超大型經濟體。平均值意義上跨入“高收入”階段當然值得慶賀,但結構性差異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將長期存在。與此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意味著存在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與潛力。
展望“十四五”,受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做大國內市場、提振內需將更加緊迫。而做大國內市場、提振內需的治本之策就在于:一是提高勞動報酬在要素分配中的占比,二是多管齊下,讓居民敢消費,而不是出于各種原因舍不得花錢、被動儲蓄。
好消息是,由于人口年齡結構、勞動力市場轉型等經濟中一些內生力量的作用,勞動報酬占比和儲蓄率“十四五”期間將自發的朝著改善的方向發展。過去兩年時間,在邊際上已經能看出這一跡象。但另一方面,僅靠這些內生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某些關鍵領域的政策發力配合。例如放松戶籍制度、打破城鄉二元隔閡,健全社保體系、增加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品的供給,發展普惠金融等等。
從產業層面來看,“十四五”時期有三大領域將成為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引擎式”新增長點:一是電動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產業化普及;三是互聯網-物聯網線上線下融合對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
最后,中國經濟最大的財富是人——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于人,經濟發展的目標也是為了人。經過改革開放之后四十年的高速經濟成長,我國已經有大約4億人口成為中產群體(根據中產定義和統計口徑不同,測算結果存在差異,一般區間為2.5億-4.5億之間);但還有約10億國民未達到中產,仍有7億左右的人生活在農村。這是巨大的發展動力,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總而言之,“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底氣在于大規模優質的人力資源和廣闊的國內市場;激活、做大國內市場的關鍵在于開啟“從4億向14億”的歷史性跨越,從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為“2035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產業升級之路勢在必行。在全球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推動中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西部地區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十分明顯。以上這些都為中國總部經濟發展提供機遇。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總部經濟行業深度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總部經濟行業深度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總部經濟,是伴隨著商務園區、中心商務區(CBD)的出現才被發現的一種經濟模式。它因為某一單一產業價值的吸引力,而出現眾多資源大規模聚合,形成有特定職能的經濟區域,在此區域高端集合,如,...
查看詳情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但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水平仍處在較低水平,2022年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2120元,占人均可...
在智能電動牙刷的各技術發展趨勢中,智能數據交互技術是未來重點研發方向,類型于智能手環等智能穿戴產品的“智能硬件...
一、電線電纜行業概況電線電纜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廣義的電線電纜亦簡稱為電纜,狹...
我國已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邁入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的新階段,但民航基礎設施核心資源不足和巨大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尚...
月餅產品自古南北方差異很大,東西部特色鮮明。如今,除廣式、蘇式、京式這幾個品類全國流行且占絕對比例外,各地根據...
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長循環壽命等優勢,有望取代傳統鋰離子電池,...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