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雙碳’經濟相關的風電、光伏、新能源電池以及交通工具輕量化等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不斷增加,新興礦產的發展將成為拉動我國有色金屬需求的新增長點。此外,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有色金屬廢料和廢件經過冶煉,所產出的有色金屬或合金叫做再生金屬或再生有色金屬合金,有時也將有色金屬廢料、廢件統稱為廢料。目前再生金屬主要有四大品類分別是銅、鋁、鉛、鋅。
以鋁為例,鋁的生產從原料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原鋁和再生鋁兩大類。傳統的原鋁生產是以自然界的鋁土礦為原料,首先將其通過化學方法提取為氧化鋁,然后通過電解得到液態電解鋁(鋁水),鋁水可以鑄造成純鋁,或者加入少量的其他成分,如鎂、銅、錳、硅等,成為鋁合金,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特性。而再生鋁是指至少經過一次熔鑄或加工并經回收和處理所獲得的金屬鋁。再生鋁一般以鋁合金的形式存在。
如今有色金屬行業是我國“雙碳”行動的重點領域在“雙碳”目標下,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面臨著多個機遇。“與‘雙碳’經濟相關的風電、光伏、新能源電池以及交通工具輕量化等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不斷增加,新興礦產的發展將成為拉動我國有色金屬需求的新增長點。此外,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退役動力電池蘊含豐富的鋰、鎳、鈷資源,具備良好的梯次利用價值和再生資源回收價值。梯次利用是指當廢舊電池可以通過回收、篩選,再利用于其他領域,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儲能。梯次利用對于突破能源金屬的資源桎梏、保障國內資源供應具有戰略意義。
再生材料有助于降低動力電池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符合產業鏈ESG(從環境、社會、治理三個角度來衡量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發展方向。目前,特斯拉、寧德時代、比亞迪等行業巨頭越來越重視再生資源利用,再生類金屬在產業認證中或成加分項。
有色金屬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工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行業。
國內7月經濟數據,受內外需低迷影響,固投及社零等數據不及預期。短期經濟數據雖不及預期,但逆周期政策有望持續發力。8月MLF操作利率再度下調15個bp,下調幅度及操作時點均超市場預期。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基調,央行明確將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流動性寬松預期繼續升溫,逆周期政策持續發力有望進一步提振金屬價格。
鋁價上行趨勢仍有支撐。SHFE鋁價跌0.1%至18405元/噸。據百川盈孚,上周鋁棒開工率下降0.02個pct至48.88%。庫存方面,鋁錠、鋁棒庫存分別下降3.3、0.25萬噸。據百川盈孚,上周新增電解鋁復產產能8.5萬噸/年至320.2萬噸/年,增量主要來自于云南地區。基本面來看,云南復產繼續兌現,電解鋁供給端仍存增量;需求則伴隨國內利好政策刺激下,顯示淡季不淡,鋁棒及鋁錠仍繼續維持去庫態勢。短期來看,供給端雖因云南復產存在干擾,但伴隨四季度消費旺季逐步來臨,疊加庫存仍處低位,鋁價上行趨勢仍有支撐。
再生有色金屬生產數據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數據,每噸再生鉛的生產較原生鉛的生產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4噸。2022年,我國再生鉛產量為285萬噸,以此測算,再生比原生生產全年可降碳553萬噸。
雖然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污染物排放遠低于原生金屬產業,但國內大部分省份仍將再生有色金屬項目當做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限制再生有色金屬項目的新建、改建、擴建。
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與生產等量的原生金屬相比,至少節能1.44億噸標煤,節水96億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量81.5億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50萬噸。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再生有色金屬行業不再納入‘兩高’范圍,才能加快項目建設,滿足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提高國際競爭力。
再生有色金屬在節能減排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國家大力發展再生鉛產業,2021年鉛原料的對外依存度降至14%,遠低于銅(83%)、鋁(60%)、鋅(44%)、錳(96%)等其他有色金屬。此外,與原生鉛生產相比,每噸再生鉛可節省標煤659公斤,節水235立方米,減少固廢排放量12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0.03噸。因此,再生鉛產業不僅保障了國家戰略資源安全,還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再生金屬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預測報告》顯示:
從廢舊動力電池中回收的關鍵金屬可顯著提高生產企業的資源供給,預計到2025年我國可實現如下目標:回收鋰可滿足24%的需求(按回收率80%測算),回收鈷可滿足31.2%的需求(按回收率95%測算),回收鎳可滿足16.8%(按回收率90%測算)。
7月初,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近年來,工信部大力支持動力電池回收,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發布了動力電池產品規格尺寸、編碼規則、拆解規范、余能檢測等國家標準。推動動力電池全國統一編碼,并建立國家溯源管理平臺和全生命周期的溯源監測機制,指導汽車生產企業、梯次利用和電池生產企業在全國建成了一萬多個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服務網點,覆蓋31個省份327個地級市。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為1595.92萬輛,保有量為1310萬輛。由此測算,截至2022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報廢量為138.12萬輛。按每車電池平均裝機量48.2KWh測算,推估累計退役量66.57GWh,折合44.38萬噸。預計2023年全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退役量達27.5萬輛,動力電池退役量達13.6GWh,折扣12.1萬噸。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52.9%、三元電池占43.4%、其他類型占3.7%。
據統計,我國已進入動力電池大規模退役期,2023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可達59萬噸,自2028年起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超過每年260萬噸。
“梯次利用”就是將退役的電池用在儲能、電動自行車等對電池性能要求低的場景,還能繼續發光發熱。
而部分性能不足的產品,就會被提取原材料,進入工廠后經過篩選、破碎、冶煉等工序,最終將鎳、鈷、錳等有價金屬提取出出來,重新出售。
據悉,中國的鋰資源只占全球7%,但是中國電動汽車的產銷量占到全球的60%。
因此,提取電池中的鋰、鈷、鎳等金屬,循環再造成為新的電池,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這個過程如處理不當,將對環境造成污染,當前有超過半數的退役電池,被不具備處理資質的企業處理。
針對這種情況,工信部公布了四批次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目前總量已經達到了88家,積極引導動力電池回收正規化,小作坊黑作坊將逐漸消失。
另外,有關部門表示,正在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的標準體系,以后退役電池的處理會更加規范。
《2023-2028年再生金屬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再生金屬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預測報告
有色金屬廢料和廢件經過冶煉,所產出的有色金屬或合金叫做再生金屬或再生有色金屬合金,有時也將有色金屬廢料、廢件統稱為廢料。目前再生金屬主要有四大品類分別是銅、鋁、鉛、鋅。以鋁為例,鋁...
查看詳情
細胞療法修復角膜損傷取得進展據科技日報,美國麻省眼耳醫院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革命性的干細胞療法的Ⅰ期試驗結果,這...
環保水泥行業迎來發展突破點我國水泥整體供給來看,隨著國內整體雙碳政策和錯峰要求持續趨嚴,近三年我國整體水泥產量...
根據發電機行業發展前景數據,我國發電機生產企業有340余家,其中年生產能力在1000臺以下的企業占45%左右,1000-3000...
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聯合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中便提出,在秋冬季推出全國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目...
大升級!蘋果將推Apple Watch XApple Watch 是庫克時代的第一個 「 One More Thing」產品,這個喬布斯在發布初...
中國香港、澳門:禁止日本10都縣食品進口澳門特區政府表示,日方在未與鄰國充分協商的情況下,決定將核污染水向海洋排...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