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名鎮”“中國蠶絲之鄉”。絲綢是震澤的靈魂,也是最靚麗的名片。在這里,一根蠶絲,源于農業,成于工業,帶動了三產服務業和旅游業。
中國絲綢名鎮”“中國蠶絲之鄉”。絲綢是震澤的靈魂,也是最靚麗的名片。在這里,一根蠶絲,源于農業,成于工業,帶動了三產服務業和旅游業。
前不久,位于震澤鎮的蘇州市山水絲綢有限公司,一批自主研發設計并享有獨創版權保護的100%桑蠶絲絲巾成功出口韓國,訂單總量近萬件,為吳江絲綢走向世界打開了又一扇“窗口”。
“一根絲”繁榮數千年,且仍舊締造著產業傳奇。它的背后,深蘊著品質、品牌和版權的力量。
面對現代化浪潮和市場多元化競爭,把絲綢產業發展重心從“秀場”轉向“市場”、從“創作”向“版權”延伸的震澤,開始釋放新的信號——知識產權賦能品牌創出名牌,正成為振興“一根絲”的價值引領。
蠶絲和人體肌膚蛋白近源,具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天然的抑菌性及親膚、吸濕、保暖、透氣等特性。世界絲綢看中國,中國是桑蠶的原產地,素有“東方絲國”的美稱。
蠶絲纖維具有保濕性能優良、親膚性優異、促進細胞再生、生物相容性好、可加工性能好、熱穩定性能好、染色性能好等特點,已在紡織服裝、工業領域、智能紡織和航空航天等多領域擴展應用。
蠶絲業是一個包括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成品制造、對外貿易,橫跨一、二、三產業,涉及農工商貿的長而完整的產業鏈,前端的蠶桑生產跨種植業和養殖業,密切依存于自然條件與栽桑養蠶技術;
中后端的絲綢加工產業鏈長,外向型特征鮮明。穩定前端,豐富中后端,各環節精準發力,才能持續推進我國蠶桑絲綢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蠶絲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1-10月全國蠶絲累計產量為2.45億米,同比增長-8.80%。2021年全年全國蠶絲產量達到了3.86億米,同比增長了-2.30%。
在2010年-2021年期間,全國蠶絲總產量為74.01億米,年均產量為6.17億米,復合增長率達到了-0.96%。
2022年10月全國蠶絲月度產量為2451.20萬米,同比增長為-15.20%。在2020年3月-2022年10月期間,全國蠶絲月度產量累計達到了8.96億米,月均產量為3198.29萬米,月均同比增長率為-11.44%。
其中2020年3月全國蠶絲月度產量最高,達到了3854.20萬米,當月同比增長-16.30%,而2022年8月蠶絲月度產量最低,為2230.60萬米,當月同比增長-24.50%。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供數據顯示,受各種因素影響,2022 年絲綢行業整體經營狀況略有下降。
全國 559 家規模以上絲綢企業營業收入 664.35 億元,全國規模以上絲綢企業絲產量 49,878 噸, 同比增長 2.23%。其中,繅絲加工營業收入 264.02 億元;絲織加工營業收入 330.83 億元;絲印染營業收入 69.5 億元。
近年來隨著內需的不斷增加,這種原本高貴的奢侈品逐漸走人了尋常百姓家,中國蠶絲被產業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但自2015年起中國蠶絲被產量逐年下滑,2020年中國蠶絲被產量為924萬條,較2019年減少了253萬條,同比減少21.5%。
中國蠶絲被市場上市企業主要有水星家紡、羅萊生活、夢潔家紡等,從總資產來看,2021年除夢潔家紡外,三家企業總資產均呈增長趨勢。
水星家紡總資產達34.74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4.69億元;羅萊生活總資產達62.66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4.31億元;夢潔家紡總資產為34.11億元,較2020年減少了0.31億元。
在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服裝學院合作開發的蠶貓IP形象,不僅用于品牌宣傳,還將形象開發成眼罩、口罩、絲巾等各種各樣的絲綢產品。這一來,不僅產品熱銷了,公司知名度也大幅提升,企業實現“名利”雙收。
去年,蘇州市綠中緣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獨特的原創版權作品設計生產的產品,獲得世界500強之首沃爾瑪旗下高端品牌山姆超市的青睞,取得2000多萬元的訂單。這幾年,綠中緣版權作品產業化率達到75%,累計產生經濟效益7000多萬元。
在抖音平臺“東方甄選”直播間的一場直播帶貨中,位于吳江區震澤鎮的蘇州慈云蠶絲制品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子母蠶絲被,在短短10分鐘內,成交量突破1300套,銷售額達100余萬元。
布局新賽道,“抖”出新市場。去年3月,慈云蠶絲正式入駐抖音平臺,將企業未來重點發展方向鎖定在時下最為火爆的直播電商。
當年6月,抖音直播官方平臺在考察全國多地絲綢企業后,最終將慈云蠶絲列為行業內首家“抖品牌”扶持對象,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幫助企業在抖音平臺銷售超過1億元。
此外,世界蠶絲生產總的來說沒有明顯的大起大落,其發展變化主要是不同國家間此消彼長的變化,是一種擠占關系,低端產品的競爭激烈,所以提高絲綢產品科技含量,開發新的絲綢產品,滿足新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未來國際絲綢消費增長的必然趨勢。
蠶絲是自然界中集輕、柔、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主要成份為動物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須的18種氨基酸。蠶絲有追風、除濕、安神、滋養及平衡人體肌膚之妙用。其滑爽、透氣、輕柔、吸濕、不刺癢、抗靜電。
工桑蠶絲一般價格在200元以上/斤,機制桑蠶絲150元/斤。桑蠶絲又分短絲、中絲、和長絲三種,100%桑蠶長絲也有一級品特級品,價格都不一樣的,特級精選雙宮蠶絲光胎市場報價在220元左右,特級長絲光胎市場報價在170元左右,特級機制桑蠶絲裸內膽報價在125元左右,普通桑蠶絲被內膽在110元左右。
天然蛛絲是自然界已知強度最高的天然蛋白纖維,但是想批量獲取天然蛛絲還比較困難。學界也一直致力于以蠶絲為出發點制造更堅韌的絲線,但以往得到的人造絲線大多性能不佳。
日前,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志團隊提出超強人造蠶絲制備新方法,第一次將廉價的普通蠶絲轉換成具有超高強度的人造蠶絲。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著名材料學期刊《物質》。
這種人工蠶絲纖維的拉伸強度比天然蛛絲的平均強度要高70%以上,遠遠高于所有已知的天然微絲,成為了一種前景廣闊的“超強人造蠶絲”。
從我國桑蠶絲進出口數量來看,我國出口數量遠遠大于進口數量,其中2022上半年中國桑蠶絲進口數量為492951千克,進口金額為5381432美元;桑蠶絲出口數量為2020594千克,出口金額為127931332美元。
從我國桑蠶絲細分產品來看,2022上半年中國桑蠶廠絲進口數量為14995千克,進口金額為437215美元;中國其他桑蠶絲進口數量為477956千克,進口金額為4944217美元。
從桑蠶絲細分產品出口數量來看,桑蠶廠絲出口數量最多,其中2022上半年中國桑蠶廠絲出口數量為1967765千克;其他桑蠶絲出口數量為44090千克;桑蠶雙宮絲出口數量為8739千克。
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繭絲綢業是我國傳統民族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國際競爭優勢產業。伴隨區域間產業結構調整,我國繭絲綢產業上下游發生了深刻變化。
數據顯示,2000年至2021年,東部地區桑蠶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由53%下降至13%,西部地區占比由34%上升至81%。
如今,以廣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正從養蠶繅絲逐步擴展到捻絲、織綢、制作服裝、綜合開發等環節,產業鏈條不斷拉長。
目前,絲綢產業形成了西部繭絲原料生產、綢緞加工和東部精加工、終端產品設計制造的空間格局。
廣西、四川、云南等西部省份已成為繭絲原料生產和綢緞加工基地,但絲綢終端產品制造及進出口依然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上海等東部沿海地區。
《廣西蠶桑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西將把蠶桑產業打造成為800億元產業,其中一二三產業的產值分別達到300億元、350億元、150億元。
為實現這一目標,廣西正謀劃通過系列措施引導產業要素進一步向宜州和柳州為核心的優勢區域集聚,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構建全產業鏈集群,提升發展質量。
《商務部關于繭絲綢行業“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產業結構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統籌推進“東綢西移”工程,支持廣西、四川、云南等中西部主產區配套發展織綢、煉染、家紡等產業鏈,提升精深加工集聚能力。
充分發揮東部地區產業配套優勢、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培育一批絲綢服裝家紡大型企業集團。
近年來,我國蠶桑絲綢業加快了科技創新的步伐。前端的蠶桑生產環節智能化、數字化進程加快,特征明顯: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規模化、智能化養蠶,徹底改變了幾千年來傳統的種桑養蠶模式,也引領了全國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模式的興起。以基地化、規模化、機械化為標志,中西部傳統種桑養蠶方式正在經歷現代化變革。
一是數字化轉型正在改變傳統的生產流程,鮮繭繅絲、生絲電子檢測、數字印花、人工智能設計等關鍵技術裝備開發應用取得新突破;
二是品牌引領和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模式,使一批絲綢產品成為人們追捧的新國潮。如萬事利以數字化構建的柔性快反生產鏈為支撐絲綢生產,實現了個性化設計和數實融合營銷新模式等。
蠶絲行業報告是從事蠶絲行業投資之前,對蠶絲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評估項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對策等,為蠶絲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研究性報告。以闡述對蠶絲行業的理論認識為主要內容,重在研究蠶絲行業本質及規律性認識的研究。
蠶絲行業研究報告持續提供高價值服務,是企業了解各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和明確企業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蠶絲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蠶絲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蠶絲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蠶絲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蠶絲...
查看詳情
特醫食品行業正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市場逐漸規范化和品質標準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企業必須不斷加強生產管理、...
共享出行的模式一方面滿足了消費者“求而不得”的自駕需求;另一方面,避免了車輛閑置資源無法被有效利用帶來的浪費,...
地下停車位與我國汽車保有量之間的比例與國際水平相比相差甚遠。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我國地下停車場缺口較大,地下停車場...
建筑裝飾行業獲融資凈買入額居首2023年8月24日消息,根據Wind統計顯示,申萬所屬的31個一級行業,8月23日共有12個行業...
磷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磷肥以磷為主要養分的肥料。磷肥肥效的大小(顯著程度)和快慢決定于磷肥中有效的五氧化二磷的含...
2023年,蕉下推出“椰電”電解質固體飲料,專為輕量化戶外人群定制。新品由椰子水經過順時霧化干燥技術處理后加上天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