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是指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并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設備的制造。裝備制造具有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強等突出特點。
裝備制造業1-7月利潤同比增長1.7%
2023年以來,裝備制造業發展動能積聚壯大,持續助推工業企業效益恢復。1-7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7%,延續增長態勢,增速高于規上工業17.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升至34.6%,較1-6月份、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3、5.9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鋰離子電池、家用空調等產品帶動,利潤增長33.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行業受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動車組等產品帶動,利潤增長30.4%;通用設備、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4.5%、12.4%,均保持較快增長。
裝備制造是指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并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設備的制造。裝備制造具有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強等突出特點。
現代工程機械技術(機電液光訊一體化與智能化技術;制備技術的敏捷化、綠色化、智能化;電液傳動技術與系統;工程機械裝備智能控制技術;微細加工、光刻模型技術;)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大功率電力機車系統集成技術;城軌車輛系統集成技術;重再貨運機車轉向架技術;城軌車輛及重載高速機車異步牽引電動機制造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混合動力驅動技術,純電動驅動技術;電動車專用的各種傳感器和電子元件技術;電池管理系統集成技術;大功率伺服電動機設計制造技術)輸變電設備(特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技術交直流;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監控技術;區域電網柔性交流輸電技術;高溫超導輸電設備制造技術)通用飛機總體設計、關鍵制造及總裝集成技術。近空間飛行器和衛星裝備及應用等。
從我國鋼材產量及鋁材產量來看,2021年我國鋼材產量133666.8萬噸、鋁材產量6105萬噸,產量均突破新高,即智能制造裝備的鋼材、鋁材等原料供應相當充裕。2020年中國電子元器件年銷售額18331億元,同比增長6.6%,且根據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的要求,預計在2025年中國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4628 億元。總體來看,智能制造裝備上游產業的供給將會比較穩定。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指生產制造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先進工業設施設備的行業。高端裝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脊梁,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國的高端制造業通過三十年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自主發展,再經過三十年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自由開放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為這些進步高興的同時,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在資源、能源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產能已經位居全球領先地位,但是阻礙重重。我國制造業的核心技術和高端技術80%掌握在外資手里。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裝備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中國制造 2025”戰略的提出和各項政策的不斷推進,制造裝備智能化和自動化成為目前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為2.09萬億元。以鋰電池為例,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化學性質活躍的特性,在生產環節,如采用手工、傳統半自動化模式進行生產,難以滿足對電池產品一致性、穩定性、安全性要求,對智能裝備存在較大依賴。隨著我國鋰電產業的發展對智能裝備的需求增大,推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十年來,裝備制造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產業規模持續擴張,2012-2021年,裝備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2%,始終保持中高速;特別是今年以來克服疫情影響率先回升,拉動制造業較快恢復。至2021年底,裝備工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0.51萬家,比2012年增長近45.30%;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達到28.83、26.47和1.57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92.97%、47.76%、28.84%。
2021年,裝備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0萬億元,同比增長18.58%。造船三大指標保持領先,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汽車保有量從2012年的1.2億輛增長到3.1億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C919試飛、“蛟龍”潛海、雙龍探極。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白鶴灘水電站順利投產;“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機組全面建成投運并實現“走出去”;國產首制大型郵輪實現主發電機動車。整體看,裝備制造業處在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時期,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數據顯示,裝備制造企業華伍股份2020年總資產為291210.7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36425.73萬元,同比增長14.3%;凈資產為136718.64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15506.46萬元,同比增長12.79%。2020年華伍股份營業收入為131483.06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24115.51萬元,同比增長22.46%;營業成本為107421.09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14960.99萬元,同比增長16.18%。按行業分類來看,2020年華伍股份主營業務總收入為13.15億元,主營業務總成本為7.59億元,其中:裝備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為12.43億元,營業成本為7.44億元;勞務收入實現營業收入0.48億元;其他(補充)實現營業收入為0.24億元,營業成本為0.15億元。2020年華伍股份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6436.04萬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8615.41萬元,同比增長110.16%。每股收益為0.13元。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我國裝備制造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高速發展,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深度和廣度日益提升,以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重大智能制造裝備實現突破。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裝備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裝備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十四五”規劃時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在這個變局中,世界經濟中...
查看詳情
Arm是“芯片界的中立國”,蘋果、三星、高通等巨頭廠商都離不開Arm設計的芯片架構。全球Arm架構芯片在去年的出貨量已3...
RISC-V融合服務器全球首發中國算力大會在銀川召開,會上發布了算能RISC-V融合服務器,它搭載了行業首款服務器級RISC-V...
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分析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及未來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全球嬰幼兒...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吉林玉米淀粉的對沖副產品利潤為98元/噸,山東玉米淀粉的對沖副產品利潤為-62元/噸,本周黑龍江...
新媒體是指運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將信息進行數字化、網絡化處理和傳播的一種媒介形式。它能夠利用互聯網、移動通...
未來脫脂奶粉市場發展空間分析未來脫脂奶粉市場發展空間,脫脂奶粉企業發展及未來銷售渠道趨勢如何?近年來我國脫脂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