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鑒定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辨識文物年代真偽、質地、用途和價值的工作。還可以說是:辨別真偽,斷定年代,說明質地,標定名稱,評定價值。
一、文物鑒定的概念及行業概況
文物鑒定是一項運用傳統方法或現代科學技術分析辨識文物年代真偽、年代、質地、用途和價值的工作。文物鑒定屬于文物學和博物館學的范疇。一般情況下,考古地層中出土的文物基本不存在辨偽的工作,更多地是運用地層學、類型學和比較的方法對文化遺存進行時代判別。現也指文物鑒定專業,即在大學開設的文物鑒定本科專業,是專門用來培養文物鑒定高級專業人才的,如北大資源學院開設的文物鑒定專業。
文物鑒定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辨識文物年代真偽、質地、用途和價值的工作。還可以說是:辨別真偽,斷定年代,說明質地,標定名稱,評定價值。國內的文物鑒定始終缺少一套清晰明確的標準,更缺少一系列科學、嚴格的考核機制和監督體系。要想正本清源,一定得在根子上下功夫,出臺有關文物鑒定的法律法規,明確責任,設置一條不敢觸碰的“高壓線”是必須的,同時科學專業的文物鑒定儀器也是規范收藏界和文物鑒定界不可或缺的。
文物鑒定有時會在拍賣現場\談判現場\資產評估現場,而僅僅憑見著的一紙證書,或許很難讓人信服;而在一般的談判現場\拍賣現場\資產評估現場,又不可能有專業儀器進行專業識別,可僅僅憑肉眼與經驗識別,其可靠性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困難并很難形成說服力。
文物鑒定的基本要求是:①應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物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對文物的真實性、科學性作出正確的鑒定;②通過鑒定,力求準確判明文物的真偽、年代;③通過對文物的綜合研究,分析文物的形式和內涵,力求準確評定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高低;④文物鑒定者應具備廣博的歷史知識、文物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以及文物做假知識等,掌握傳統的鑒定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分析鑒定方法,力求對文物作出準確的鑒定;⑤文物鑒定必須實事求是,鑒定者須具有高度的法制觀念和對國家文化財產高度負責的崇高品德;⑥認真做好鑒定的各項資料工作,寫出鑒定意見。
如今現在行業內,尤其是字畫行業都是通過輔助性的便攜式視頻顯微鏡來進行現場識別! 如Anyty的MSA200\WM401TV等顯微鏡識別可把微小的東西放大,在100-200倍率左右就可很清晰看到宣紙的材質、墨跡的深淺、印章的細節、力度等信息,在顯微鏡下一目了然,有經驗的古畫、字畫愛好者,根據這些信息,就可判斷字畫的年代、出入及真偽。也因便攜式視頻數碼顯微鏡的分享性比較強,適用于現場(拍賣會、客戶現場、朋友間的分享);又可實時拍照攝像,可進行對比存儲;且便攜式數碼顯微鏡一般都有對比及測量功能,是輔助文物鑒定分析時的必備工具。
文物鑒定研究的主要對象,一是可移動文物,即文物藏品、流散文物,二是部分不可移動文物,即文物史跡。對文物藏品和流散文物的鑒定,是文物鑒定的重點。博物館等文物收藏單位的文物藏品,如石器、玉器、陶器、銅器、金器、銀器、鐵器、鉛錫器、瓷器、琺瑯器、漆器、竹木器、骨角牙器、書畫、文獻等等,都是文物鑒定的主要對象。在文物史跡中,古建筑、紀念建筑、石窟寺、石刻是文物鑒定的主要對象。對古遺址和古墓葬,只有經過發掘,根據出土文物才能鑒定其年代和價值。
就我國文物藏品數量而言,數據顯示,2020年末,全國文物機構藏品數量為5089.1萬件/套,其中,博物館文物藏品4319.09萬件/套,占文物藏品總量的84.9%,2021年末,全國文物機構藏品5580.45萬件。其中,博物館文物藏品4664.83萬件/套,占文物藏品總量的83.6%。就我國文物機構數量變動情況,2011-2020年我國文物機構數量表現為穩步增長態勢,2020年達11314個,2021年受疫情經營不善等多因素導致,比2020年末減少769個。僅為10545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文物鑒定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1年中國文物科研機構收入約為438097.83萬元,同比增長8.6%;文物科研機構支出金額約為450195.7萬元,同比增長13.6%;文物科研機構資產約為511682.05萬元,同比增長2.5%。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2020年中國文物科研機構數128個,比2019年增加2個;中國文物科研機構參觀人次為396萬人次,同比下降2.9%。其中2020年中國文物科研機構實際使用房屋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7.7%;文物科研機構從業人數為5123人,同比增長18.8%。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文物科研機構文物陳列展覽為近幾年最高為127個,2020年中國文物科研機構文物陳列展覽為23個,2020年中國文物科研機構文物藏品數為1649403件/套,同比增長8.3%。2020年文物科研機構從有關部門接收文物數157件/套,比2019年減少4979件/套。文物科研機構藏品征集數為584件/套,比2019年增加573件/套。
2021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在疫情中基本完成模式調整,在網絡技術的加持下,市場規模實現29.4%的增長,成交額341.78億元,實收拍品款157.79億元。2021年全國超過90%的文物藝術品拍賣會通過純網絡方式舉行,共計5831場,成交拍品12.9萬件,成交額15.2億元,成交額較上年增長12.7%。文物拍賣情況細分產品來看,近現代書畫和瓷玉雜項收到歡迎程度較高,成交額增長迅猛,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137.93%、73.87%,達101.53億元和98.27億元,占比分別為29.7%和28.8%。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文物鑒定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文物鑒定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文物鑒定是一項運用傳統方法或現代科學技術分析辨識文物年代真偽、年代、質地、用途和價值的工作。文物鑒定屬于文物學和博物館學的范疇。一般情況下,考古地層中出土的文物基本不存在辨偽的工作...
查看詳情
皮革行業涵蓋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體行業,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機械、輔料等配套行業...
三只松鼠加速布局社區店三只松鼠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28.93億元;歸母凈利潤1.54億元,8...
2022年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顯著提升水利部最新發布的《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
鄉村振興發展再添新動力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臘圃村黨委書記賴錫明表示,臘圃村農貿商業項目建成...
當前,泉州花卉苗木產業已初具規模,從經營規模看,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2.38萬畝,涌現一批銷售額上千萬的花卉龍頭企業6...
由中國科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浙江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在浙江湖州舉辦。大會以“聚焦綠色低碳創新...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