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大米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8%,創下近12年來的新高。8月上旬,亞洲米價進一步升至近15年來的高點。
印度8月25日宣布對蒸谷米征收20%的出口關稅,立即生效,并表示這一關稅將持續至今年10月中旬。8月27日,印度方面又將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價設定為每噸1200美元。為緩解國內大米價格上漲,印度此前已多次發布措施限制相關品種大米出口。
近日,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連續出臺多項限制大米出口的相關措施。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的米價飆升,較此前標價上漲17%至26%不等,推動國際米價進一步上行。
印度是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國,2022年的出口總量約2200萬噸,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據媒體報道,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全球大米價格持續上漲。作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的泰國,大米出口價格飆升。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初吉表示,泰國大米最新售價已標出,泰國大米每公斤價格為21至21.50泰銖(1泰銖≈0.205元人民幣),即從原來的17000泰銖/噸漲至20000至21500泰銖/噸。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大米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8%,創下近12年來的新高。8月上旬,亞洲米價進一步升至近15年來的高點。
國內大米價格平穩
截至8月28日,全國粳米當日均價為5.29元/公斤,秈米當日均價為4.90元/公斤。全國各地絕大多數批發市場米價保持平穩,只有極個別市場米價漲跌互現。
結合數據來看,2022年我國稻米產量為2.08億噸,稻米進口量僅為619萬噸,其中印度大米的進口量在160萬噸左右。此外,我國進口大米的來源地還有越南、泰國、柬埔寨、巴基斯坦以及老撾等國。
我國稻米自給率高達99%,已實現自給自足。目前早稻已收割完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早稻總產量2833.7萬噸,比2022年增加21.5萬噸,增長0.8%,實現豐產,我國稻米市場供應充裕。國際米價上行或對市場心態有一定帶動,但供需形勢決定了我國米價不具備大漲空間,國際市場價格飆升對國內影響有限。
世界糧食供應安全受到威脅
今年以來,在厄爾尼諾現象的作用下,全球極端氣候頻現,部分地區糧食種植條件惡化,世界糧食供應安全受到威脅。如印度、東南亞以及中國等水稻主產區遭遇極端高溫干旱暴雨天氣,進而推動全球大米價格不斷上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球大米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8%,至129.7點,創下自2011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
另外,北歐頻繁降雨、歐洲南部地區出現熱浪天氣,歐盟作物監測機構MARS于8月21日發布月報,連續第三個月下調了歐盟軟小麥、玉米和油菜籽平均單產預期;而同樣面臨干旱影響的美國和加拿大,預計今年美國中西部玉米和大豆等糧食作物將出現減產。多重預期導致芝加哥主要農產品期價全線上漲,18日美麥漲近4%;21日,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升至7月3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近三周的高位,這些都加劇了糧食供應和糧價上漲壓力。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亞洲及太平洋區域辦事處自然資源部官員博·達曼日前甚至表示,全球糧食安全正處于一個“拐點”。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糧食貿易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據我國海關統計,6月,我國糧食進口14.10億美元,同比增長3.03%;進口數量為398.24萬噸,同比增長3.57%。
前6個月,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01.5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4%;進口數量為2706.26萬噸,同比增長4.07%。
市場方面,前6個月,我國糧食進口額排名前十的國家/地區分別為美國、澳大利亞、烏克蘭、加拿大、法國、巴西、阿根廷、越南、緬甸、泰國,合計占我國該產品進口額的93.52%。
前6個月,美國是我國糧食進口最主要的市場,進口額為19.67億美元,同比下降29.81%。6月當月,進口額為4.52億美元,同比下降34.02%。
大米供需維持新的動態平衡
全球性大米危機會不會演變為全球性糧食危機?專家分析表示,大米的消費區域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全球大米的供需是總體平衡的。當前的糧食保護主義使得一些國家限制大米出口,造成階段性價格上漲,但不會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由于印度禁止大米出口,越南、泰國大米出口價格飆升,促使大米進口國尋求新的大米進口渠道和進口替代品種。緬甸是世界重要的大米出口國,預計未來幾個月大米出口將激增。經過階段性調整之后,全球大米供需會從原來的靜態平衡逐漸走向新的動態平衡。
短期看,恢復糧食自由貿易是確保全球大米穩定供應的重要渠道。李軍認為,全球大米產銷呈現生產集中、消費分散的特點。全球大米出口國主要集中在印度、泰國、越南、緬甸、美國和巴基斯坦等國,進口大米的國家眾多,主要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大米供需區域性矛盾突出。糧食貿易能夠促進全球大米供需平衡,然而一些國家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擾亂了全球糧食貿易秩序。面對全球大米危機,國際社會應敦促印度取消大米出口限制,穩定全球大米價格和供應。
從長期看,面對國際糧食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各國應進一步提升糧食自我保障能力,支持糧食生產,增加糧食庫存,以減少對國際糧食貿易體系的依賴。非洲是實現全球糧食安全的重點區域,一些非洲國家在中國的幫助下不斷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水稻產量大幅提高。其中,馬達加斯加從湖南引進的雜交水稻已經連續取得豐收,有望成為第一個實現糧食自給的非洲國家。
國際糧食安全再度遭遇挑戰
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13日宣布,尼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并部署措施以應對糧價上漲帶來的民生沖擊;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正在考慮禁止絕大多數大米的出口,原因是該國國內物價上漲,印度政府希望避免通脹加劇的風險。印度此舉可能會令本已很高的大米價格進一步飆升。與此同時,世界氣象組織表示,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東南亞出現干旱天氣。雖然季風降雨給印度部分地區的稻田帶來了緩解,但干旱天氣正威脅著第二大出口國泰國的作物,泰國預計從2024年初開始面臨大面積干旱。近日,亞洲大米的價格已飆升至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原因是進口商們擔心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干旱天氣可能會影響產量,因此囤積了大量大米。
另外,黑海糧食協議將7月17日到期,俄糧走向受關注。當地時間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于莫斯科舉行的“未來技術”論壇時接受采訪。普京表示,俄羅斯只有在所有承諾得到兌現后才會延長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普京說,“可選方案之一,不是先延期協議再由其他國家兌現承諾,而是要先兌現承諾,我們再參與到協議中?!边^去一年,俄羅斯出口約6000萬噸糧食,保持著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的地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0%。緊隨其后的是加拿大,占全球供應量的14.1%,排名第三的美國占13.5%。
《2023-2028年中國糧食貿易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糧食貿易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滾輪滾針軸承可以通過預加負荷的方法使軸承的剛性增加。這對于精密機械是非常重要的;某些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會議召開 如何系統謀劃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據中國自然資源報,8月29日,2023年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工...
2023年Tims天好中國Q2財報連鎖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國及炸雞品牌Popeyes中國(以下簡稱“Tims天好中國”)公布了202...
滑軌又稱導軌、滑道、是指固定在家具的柜體上,供家具的抽屜或柜板出入活動的五金連接部件。滑軌適用于櫥柜、家具、公...
2023基金行業市場前瞻:廣州1500億產業母基金開展投資運作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廣州創...
成都試點啟動公積金按月直付房租成都公積金中心發布《關于提取住房公積金按月直付房租有關事項的通知》,實施提取住房...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