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發電行業發展如何?目前,中國仍有將近一半的工業能耗沒有被利用,余熱資源平均回收利用率較低。低溫余熱發電利用技術可行,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符合國家節能減排要求,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的同節能、環保效果顯著。環冷機低溫余熱發電是一項利于環保、利于企業節能
余熱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余熱發電行業發展如何?目前,中國仍有將近一半的工業能耗沒有被利用,余熱資源平均回收利用率較低。低溫余熱發電利用技術可行,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符合國家節能減排要求,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的同節能、環保效果顯著。環冷機低溫余熱發電是一項利于環保、利于企業節能的項目,在國內的很多鋼鐵廠都得到了應用。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節能環保產業要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產品,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產業。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余熱發電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余熱發電 是利用生產過程中多余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余熱發電不僅節能,還有利于環境保護。余熱發電的重要設備是余熱鍋爐。它利用廢氣、 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熱源,生產蒸汽用于發電。由于工質溫度不高,故鍋爐體積大,耗用金屬多。用于發電的余熱主要有:高溫煙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廢氣、廢液余熱,低溫余熱(低于200℃)等。此外,還有用多余壓差發電的;例如,高爐煤氣在爐頂壓力較高,可先經膨脹汽輪發電機繼發電后再送煤氣用戶使用。
中國余熱發電主要在水泥行業應用,但開始玻璃、鋼鐵、化工、有色等多個行業進行推廣,形成了一定的發電規模。余熱發電是利用生產過程中多余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余熱發電不僅節能,還有利于環境保護。余熱發電的重要設備是余熱鍋爐,它利用廢氣、 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熱源,生產蒸汽用于發電,由于工質溫度不高,故鍋爐體積大,耗用金屬多。
用于發電的余熱主要有:高溫煙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廢氣、廢液余熱,低溫余熱(低于200℃)等。此外,還有用多余壓差發電的;例如,高爐煤氣在爐頂壓力較高,可先經膨脹汽輪發電機繼發電后再送煤氣用戶使用。
現階段,中國一次能源利用率約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著巨大的能源浪費。余熱發電是一種可持續發電的資源,不受環境限制。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如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輕工等余熱余壓資源豐富行業。各行業的余熱總資源約占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約為余熱總資源的60%。
2020年,我國可回收余熱總資源平均值約13億噸標準煤,在2021年,我國的可回收的余熱資源規模在17.66億噸標準煤,但是實際用于發電的大致在5.03億噸由此可見,我國余熱資源利用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而從余熱發電的產值來看,2020年約5844.72億元,同比增長7%;2021年約6036.48/億元,同比增長3.2%。
這是由于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后,我國工業迅速恢復產能,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促進能源消耗,2021年我國能源消耗在52.4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左右;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我國的余熱發電本身也在發展,資源回收率在不斷提高,共同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整體來看,余熱發電行業的市場前景也較好。
第四章中國余熱發電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余熱發電從發電所用原料的角度看,屬資源綜合利用發電的一種;從應用的領域看,它可廣泛應用于水泥、玻璃、鋼鐵、化工和煤炭等傳統高耗能行業和領域。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浮法玻璃窯余熱發電技術目前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他如鋼鐵、冶金、化工等行業余熱發電技術亟待發展。我國鋼鐵、冶金、化工等行業的巨大生產規模為這些行業余熱發電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機遇。
余熱發電行業由于其跨行業、跨學科特征,且其工藝包含多種生產工藝的復合型工藝,目前國內從事該行業的單獨從事余熱發電的企業數量較少,通常是傳統發電企業購進相關設備,進行資源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企業單位數量如下表。
圖表:2019-2021年中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企業單位數(單位:家)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整理
二、中國可回收利用余熱資源規模
不過,目前我國余熱資源利用尚不充分。根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各行各業余熱總資源約占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可回收率60%,可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約為燃料消耗總量10%-40%。而根據全國能源消費總量與可回收余熱資源占比測算。
2020年,我國可回收余熱總資源平均值約13億噸標準煤,在2021年,我國的可回收的余熱資源規模在17.66億噸標準煤,但是實際用于發電的大致在5.03億噸
由此可見,我國余熱資源利用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余熱發電行業的市場前景也較好。
圖表:2019-2021年中國余熱資源規模(單位:億噸標準煤)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整理
三、余熱發電裝機容量分析
因此,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廣以及企業建設積極性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我國余熱發電裝機規模不斷增長,截至2020年國內余熱發電累積裝機量初步估計為4500萬千瓦。
以余熱發電為例,隨著我國工業快速發展,余熱資源也在不斷積累,其中主要來自高溫煙氣;
目前A股在余熱發電領域的相關公司包括杭鍋股份和華光環能等,從事余熱發電設備開發、設計、制造等業務。
四、余熱發電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9-2021年中國余熱發電市場規模(單位:億)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在2019年市場規模約5820.417億元,2020年約5844.72億元,同比增長7%;2021年約6036.48/億元,同比增長3.2%。
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后,我國工業迅速恢復產能,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促進能源消耗,2021年我國能源消耗在52.4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左右;
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我國的余熱發電本身也在發展,資源回收率在不斷提高,共同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余熱發電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余熱發電行業的供需狀況、余熱發電發展現狀、余熱發電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余熱發電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余熱發電行業的發展建議、余熱發電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余熱發電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余熱發電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余熱發電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余熱發電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余熱發電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余熱發電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余熱發電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余熱發電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余熱發電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余熱發電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余熱發電行業的市場規模、余熱發電市場供需求狀況、余熱發電市場競爭狀況和余熱發電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余熱發電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竹筍行業深度調研 未來竹筍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現在,中國竹筍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
目前行業內制作手提紙袋的主要的印刷紙張有新聞紙、膠版紙、銅版紙、壓紋紙、凸版紙、凹版紙、字典紙以及白卡紙,其中...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3...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7...
全球碳中和產業發展分析 未來碳中和產業合作大有可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實現碳中和任務非常艱巨,但是我國...
欲了解更多特醫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深度調研8...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