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用途廣、種類多、品種雜,電線電纜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配套行業之一,在我國機械工業的細分行業中位居第二,僅次于汽車整車制造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
一、海底電纜行業概況
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于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電線電纜是國民經濟的"血管"與"神經"。電線電纜是輸送電能、傳遞信息和制造各種電機、儀器、儀表,實現電磁能量轉換所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器材,是電氣化、信息化社會中重要的基礎性配套產業,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能源、建筑、交通、通信、工程機械、汽車等各個領域。電線電纜用途廣、種類多、品種雜,電線電纜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配套行業之一,在我國機械工業的細分行業中位居第二,僅次于汽車整車制造和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
海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海底通信電纜主要用于通訊業務,費用昂貴,但保密程度高。海底電力電纜主要用于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地下電力電纜的作用等同,只不過應用的場合和敷設的方式不同。由于海底電纜工程被世界各國公認為復雜困難的大型工程,從環境探測、海洋物理調查,以及電纜的設計、制造和安裝,都應用復雜技術,因而海底電纜的制造廠家在世界上為數不多,主要有挪威、丹麥、日本、加拿大、美、英、法、意等國,這些國家除制造外還提供敷設技術。
全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850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的。中國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988年完成,共有兩條,一條是福州川石島與臺灣滬尾(淡水)之間,長177海里;另一條由臺南安平通往澎湖,長53海里。
海底電纜作為實現內陸與島嶼之間、海上平臺供電以及海上風電場輸電的關鍵媒介,是沿海經濟發展和資源開發的強力保障。隨著海洋強國戰略不斷推進,沿海島嶼與內陸供電網互連規模不斷擴大,海底電纜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對于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海底電纜行業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海底光纜的核心是由細如毛發的高純度光纖制作,通過內反射來引導光沿著光纖的路徑前進。海底電纜要能夠承受水下8公里處的巨大壓力,相當于把一頭大象放在人的拇指所承受的重量。NEC公司所制造的深海電纜采用輕量的聚乙烯制作,整條電纜僅有17毫米的厚度。
海底通信電纜主要用于長距離通訊網、通常用于遠距離島嶼之間、跨海軍事設施等較重要的場合。海底電力電纜敷設距離較通信電纜相比要短得多,主要用于陸島之間、橫越江河或港灣、從陸上連接鉆井平臺或鉆井平臺間的互相連接等。在一般情況下,應用海底電纜傳輸電能無疑要比同樣長度的架空電纜昂貴,但用它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發電站作地區性發電更經濟,在近海地區應用好處更多。在島嶼和河流較多的國家,此種電纜應用較廣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海底電纜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目前海底電纜上游主要為銅材、鋁材和塑膠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中天科技、東方海纜等生產企業,下游主要應用于海上風電、油氣開采等,其中海上風電是最主要的應用。從行業產量來看,2021年我國電線電纜產量約為5480萬千米,同比增長4.5%。而銅和鋁是海底電纜行業重要的基礎材料,占比80%左右。我國是銅鋁材生產大國,整體供給穩定。我國海纜交付量持續提升。根據數據,中國海纜交付量2020年達到2904km,近年持續提升,同比2019年增長1.4%。隨著海上風電建設需求持續向好,海纜交付量將進入持續增長軌道。
中國海底電纜行業近年來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20年受海上風電"搶裝潮"拉動,2020年中國海底電纜市場規模同比大幅增長12.64%,約共134億元,達到近年峰值,2021年由于行業需求透支,市場增幅縮減,規模達到137億元,小幅增長2.24%。
根據國內第三方工商注冊服務機構—“企查查”查詢“海底電纜”結果顯示,國內“存續”和“在業”的企業中勾選“經營范圍”、并選擇“制造業”選項,截止2021年12月底企業有42家。2021年中國海底電纜行業注冊資本在0-1000萬之間,1000-5000萬,5000萬以上的比例是38.1%,16.7%,45.2%。根據第三方“企查查”網站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海底電纜行業有限責任公司占比達到90.5%,占據第一。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達1690萬千瓦,同比增長452.29%,是此前累計建成總規模的1.8倍。截至2021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638千瓦,超越英國躍居世界第一。預計隨著海上風電產業持續發展,我國海底電纜需求將持續增長。
海底電纜行業未來發展或有三大趨勢,即國家戰略驅動行業向好發展,產品需求向高端市場轉移;行業發展趨向規模化,集中度有望穩步提升,以及行業競爭從價格向質量、品牌轉變。海底電纜行業產品定制性較強,不同項目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且海底電纜在海上風電、海上通訊建設中屬于剛需領域,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27年海底電纜市場規模達到203億元,同比增長9.1%。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海底電纜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海底電纜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海底電纜(submarine cable)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于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電線電...
查看詳情
醫用耗材行業發展如何?醫用耗材是用于診斷、治療、保健、康復等的消耗性器件設備,中國國內還沒有對其做細致分類。《1...
一、核技術、核技術應用概念從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悉,近年來,隨著國內核技術應用產業的高速發展,核技...
企業資源計劃即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國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企業資源計M...
目前,汽車金融行業逐漸進入到一個理性、健康的行業發展階段,上汽通用汽車金融、大眾汽車金融、寶馬汽車金融等25家汽...
核技術應用通常指民用非動力核技術應用或同位素及輻射技術應用,發端于上世紀50年代。受1990年代以來信息化、經濟全球...
智慧醫療英文簡稱WITMED,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