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漲的原因是沙特聯合俄羅斯再次做出了震驚市場的決定:9月5日晚間沙特宣布將自愿減產100萬桶/日的措施延長至12月底,同時俄羅斯宣布將繼續自愿減少30萬桶/日的石油供應至12月底。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出現辦法規定的特殊情形時,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9月12日是本計價周期的第四個工作日,調價窗口將在9月20日24時開啟。
9月5日,國際油價大漲并刷新了去年11月以來的高點。油價大漲的原因是沙特聯合俄羅斯再次做出了震驚市場的決定:9月5日晚間沙特宣布將自愿減產100萬桶/日的措施延長至12月底,同時俄羅斯宣布將繼續自愿減少30萬桶/日的石油供應至12月底。
在沙特、俄羅斯延長減產措施之前,國際油價的表現就比較強勢,刷新了年內高點,大有打破區間格局之勢。從宏觀經濟情況來看,高基數效應弱化后,通脹還會有反復,美聯儲維持當前高利率環境的時間會更長。市場把這部分預期計入后,除非有類似前期銀行業危機的風險事件發生,否則短期宏觀面難有走鷹的方向。基于對美國經濟衰退預期減弱以及對全球制造業見底押注的邏輯,宏觀利空因素逐漸消退,原油市場中宏觀資金也在6月底、7月初開始從空頭撤退,國際油價有了向上突破的契機。
支撐美國經濟衰退預期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往往預示著經濟將進入衰退;二是美國商品和服務價格增速快速上行導致嚴重通脹,美聯儲需要使用加息等手段抗通脹,這往往對經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三是疫情和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導致全球供應鏈較為脆弱,惡劣的外部環境影響美國經濟。
首先,我們看到2年期美債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掛已經有企穩回升的跡象。8月底,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最高達到4.34%,較7月底上行近50bp,創近年來新高;同時,短端美債收益率變動幅度相對有限,收益率曲線表現出“熊陡”現象。在近期通脹大體穩定的狀態下,實際利率上行是長端美債收益率攀升的主要因素。實際利率作為長期資產估值的錨,進一步表明資產價格反而有上升的潛力。
其次,美聯儲從去年3月起加息力度已經從邊際增強到如今邊際減弱,但由于近期油價上行以及高基數效應弱化,通脹還會有反復。因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抗通脹仍然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美聯儲抗通脹的決心使得類似于20世紀70年代通脹失控的可能性降到很低。后期我們認為美聯儲會持續維持高利率,也不排除超預期繼續加息的可能。從美國GDP來看,雖然名義GDP同比仍在下行,但實際GDP已然回升。
隨著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長,國際能源署預計石油市場將面臨巨大的缺口,因為產油國的產量難以跟上。預計本季度石油需求將自2022年初以來首次超過供應量,缺口到年底將增至每天200萬桶左右。
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日均供應量為1.011億桶,比2022年增加120萬桶。
主要產油國最近采取的措施加劇了這一日益擴大的缺口。石油輸出國組織一些主要成員國本月開始實施每天減產100萬桶以上的計劃。與此同時,美國的石油生產商一直不愿將資金投入到新的生產中。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顯示:
國際能源署預計,從4月到年底,歐佩克及其盟國——被稱為“歐佩克+”——的石油產量可能每天減少85萬桶。與此同時,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日產量預計將增加71萬桶。
盡管國際能源署預測石油市場將收緊,但原油價格仍持續低迷,這讓苦于高通脹的經濟體和消費者稍微減輕了一點壓力。對美國銀行系統健康狀況的擔憂是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和原油價格的最新問題。
來自俄羅斯的供應仍然強于預期,從而進一步壓低了價格。國際能源署說,俄羅斯4月份的石油出口量達到每天830萬桶,是自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莫斯科似乎沒有全面執行每天減產50萬桶的計劃。
作為國際石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本月跌至2021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國際能源署公布報告后,油價周二微漲0.6%,至每桶75.71美元。
2023年一季度化工行業公司現狀
2022 年多數化工公司營收同比增長,但盈利受到宏觀經濟、能源及原料成本高企等因素的不利影響。據Wind,申萬基礎化工行業的402 家上市公司中,268 家公司2022 年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66.7%;178 家公司2022 年歸母凈利潤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44.3%。
2023 年一季報顯示,148 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36.8%;113 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28.1%。
申萬石油化工行業的47 家公司中,37 家公司2022 年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78.7%;24 家公司2022 年歸母凈利潤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51.1%。2023 年一季報中,30 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63.8%;23 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48.9%。
宏觀經濟對需求端的影響在2023 年一季度仍在持續,沖擊企業盈利能力。展望未來,能源、原料成本壓力緩解,同時化工品需求有望邊際改善,化工企業盈利有望修復。部分公司新材料業務增速亮眼,傳統業務板塊或需要高端化、差異化來提高盈利能力。
亞洲4月石油進口減少
亞洲最大的原油買家--中國和印度4月進口量自3月的數月高位回落,令該地區整體原油進口低于上個月。
根據分析師Clyde Russell的數據,4月銷往亞洲地區原油日均為2,639萬桶,低于3月的2,760萬桶。
中國和印度是亞洲地區第一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4月進口量均較3月下滑。
中國--數據顯示,中國3月原油進口量接近三年最高點,但4月進口量僅為1,067萬桶/日,遠低于3月的1,237萬桶/日。
印度--4月進口預計為460萬桶/日,低于3月創下的502萬桶/日的八個月高位。
數據顯示,俄羅斯仍是中印兩國頭號原油供應國,因和國際基準價相比,俄羅斯原油價格更為便宜。
4月前兩周油價飆升,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即OPEC于4月2日宣布,在今年5月至12月期間減產116萬桶/日。
《2023-2028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
石油化工行業是一個廣泛的行業,它涉及從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提取物質和化學反應,生產出各種化學品、燃料和石油產品的過程。石油化工工業的產品范圍十分廣泛,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及天然...
查看詳情
全球氣候變暖,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全球航空燃料二氧化碳的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總量已達到2%,隨著國際民航業2...
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大多數擁有美麗的色澤,具有較強的1...
煤礦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但隨著能源結構的變化和環保意識的增強,煤礦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未來,...
黃金漲破600元每克黃金賣爆了,目前回家每克已漲破600元!據世界黃金協會9月8日發布的報告,7月,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增加...
近幾年電子級氧化鎂市場脫穎而出,市場發展逐步進入客戶的視角。但是對于很多客戶來說,對電子級的氧化鎂還是比較陌生...
上半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數據分析 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101.4GWh 全球占比92%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