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及各部門不斷加大宏觀政策支持力度,延續、優化一批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研究出臺一批針對性強的新措施,積極謀劃一批儲備政策,著力系統打出一套稅費政策組合拳,實打實支持企業紓困發展。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國務院及各部門不斷加大宏觀政策支持力度,延續、優化一批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研究出臺一批針對性強的新措施,積極謀劃一批儲備政策,著力系統打出一套稅費政策組合拳,實打實支持企業紓困發展。
一、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1、在優化、完善的基礎上,將涉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到期稅費優惠政策統一延續到2027年底,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
延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半征收資源稅(不含水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對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等。
二、促增收、擴消費
1、提高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自2023年1月1日起,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3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現行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三、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聚焦研發投入、創業投資、研發設備、重點產業鏈、鼓勵創業創新五個方面,延續和優化完善多項稅收優惠政策。
促進研發投入。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同時,允許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增加當年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可享受政策時點。
四、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鞏固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
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五、推動穩外貿、穩外資
延續實施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支持外貿企業通過新業態、新模式拓展銷售渠道。
對2023年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在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代碼(1210、9610、9710、9810)項下申報出口,因滯銷、退貨原因,自出口之日起6個月內原狀退運進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出口時已征收的出口關稅準予退還,出口時已征收的增值稅、消費稅參照內銷貨物發生退貨有關稅收規定執行。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顯示: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達到3727億美元,同比增長3.4%,居全球第五位。
目前,我國已累計創建170家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跨境電商占外貿總額的比重由2015年的不到1%增長至2022年的5%。在我國已簽署的21個自貿協定中,有10個設置了電子商務或數字經濟專章,數字經濟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2023年上半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8.84億人,較2022年12月增加3880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2.0%,跨境電商等業態模式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規模占外貿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5%左右,跨境電商成為外貿重要新生力量,跨境電商成為不少外貿企業獲得訂單的重要途徑。
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已形成一定比較優勢,是跨境電商新業態加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已進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市場;字節跳動跨境電商業務在東南亞市場快速擴張;阿里巴巴已形成以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等為主的跨境進口平臺,以速賣通、國際站為主的跨境出口平臺,我國跨境電商平臺比較優勢明顯。
連日來,多家跨境電商公司發布公告,預計2023年上半年度業績增長,同時樂觀看待下半年行情,對海外下半年感恩節、萬圣節、圣誕節、元旦行情充滿期待。由于人民幣雙邊結算增多、海外運費走低、AI技術廣泛運用,對跨境電商業務形成強力支撐。
跨境電商是正在成長的外貿增長點,但同時也面臨挑戰。有專家認為,本地化是很多跨境電商企業出海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滿足當地需求、應對行業壁壘、符合監管要求,需要企業立足海外市場綜合情況,高效組織國際供應鏈,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產品。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
查看詳情
高端壓縮機及系統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近日,工程建設公司(SEI)與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等4家單位聯合申報的“高端壓...
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藥現代化創新的方向之一,市場前景廣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中藥配方顆粒...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份,冶煉產品產量略有增長,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6774.3萬噸,同比增長...
預制菜是指以農產品、畜禽、水產品等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速凍、...
食鹽行業還逐漸開始嘗試利用可再生能源供電,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食鹽行業的發展方向,未來將...
為提升自身的軍事作戰能力,偵察與反偵察技術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氫燃料電池的一些試驗結果則證明,它在續航能力方...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