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科技創新的縱深演進態勢持續加速,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新模式應運而生,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和全球經濟格局。世界主要國家已在農業農村領域積極布局,把數字農業放在重點發展的戰略位置,運用現代農業信息科技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提升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和應用普及率,為農民智能化、便捷化生活提供完善保障。美、英、德、法、日等國都高度重視智慧農業的發展,先后出臺了“數字農業”“農業發展4.0”和“基于智能機械+智能IT的下一代農林水產業創造技術”等戰略。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新特點。“十三五”時期,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發揮了顯著的引導作用,糧食安全獲得有力保障,農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農民持續增收致富,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扎實穩步推進,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但目前農業農村發展還存在農業基礎競爭乏力、農民收入結構單一、農村勞動力逐步流向城鎮、城鄉數字鴻溝等問題。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65.5%,新增農村轉移人口在8000 萬以上;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鄉村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25.3%。
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我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不斷增加,農村地區光纖寬帶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但與城市相比,農村領域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并且正面臨著提檔升級的問題。因此,需要重點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網絡基礎設施、信息服務基礎設施以及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三個方面。將來,隨著高速、泛在、安全的基礎信息網絡在鄉村普及,城市優質服務資源以數字技術為載體在鄉村全面覆蓋,農業農村發展將迎來更好的機遇,農村居民將獲得更加精準化的服務和更為便捷化的生活體驗。
目前,雖然我國數字鄉村的發展前景良好,我國數字鄉村建設依然面臨很多挑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為達標,過線的九省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遼寧。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3.09億,占整體網民總數的31.3%,較3月提升3.1個百分點;城鎮網民規模為6.80億,占據整體網民總數的68.7%,較3月下降3.1個百分點。
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為79.8%,較2020年3月提升3.3個百分點,其中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為55.9%,較同年3月提升9.7個百分點。截至2020年末,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寬帶比例達到98%。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實現了質的飛躍,降低了城鄉區隔的戶籍制度所帶來的的社會福利差異化,2020年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83.7%,較上年提升24.4個百分點。我國對數字鄉村的發展也極為重視。2020年,智慧農業市場規模268億美元,較上年增加37億美元,同比增長15.84%。智慧農業發展空間巨大,建設數字鄉村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牽頭編制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提供了一系列數據: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2022年已達2.17萬億元;截至2022年8月,互聯網地圖新增鄉村地名達 414.2萬條;2021年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達1120萬人,其中一半以上采用了互聯網技術;截至2022年6 月,農村地區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到2.27億;截至2022 年9月,所有省份、85%的地市、69%的區縣已建立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新特點。“十三五”時期,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發揮了顯著的引導作用,糧食安全獲得有力保障,農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農民持續增收致富,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扎實穩步推進,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但目前農業農村發展還存在農業基礎競爭乏力、農民收入結構單一、農村勞動力逐步流向城鎮、城鄉數字鴻溝等問題。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65.5%,新增農村轉移人口在8000 萬以上;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鄉村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25.3%。
2020年,中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浙江、河北、江蘇、山東、湖南、廣東等22個省份相繼出臺數字鄉村發展政策文件,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中央網信辦會同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117個縣(市、區)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到202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創業孵化、技術創新、技能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基本形成鄉村智慧物流配送體系。鄉村網絡文化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治理體系日趨完善。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簡稱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指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2021年2月25日,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將在“十四五”時期的5年過渡期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與平穩過渡。數字鄉村作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向,也作為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成為關注重點。
2023年3月,最新發布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湖南數字鄉村發展勢頭強勁,發展水平達到4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七。2023年5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有關工作的通知,創新數字鄉村發展機制。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引領作用,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與發展鄉村實體經濟、構建鄉村治理體系加速融合,著眼解決實際問題,拓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鄉村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數字鄉村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近年來,科技創新的縱深演進態勢持續加速,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新模式應運而生,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和全球經濟格局。世界主要國家已在農業農村領域積極布局,把數字農業放在重點發展的戰略...
查看詳情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1...
欲了解更多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1...
地鐵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在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相對保持距離,而地鐵上人們往往更感到孤獨以及無聊,好似張愛玲筆下...
我國文具行業的集中度目前仍很低。國內8000多家文具企業,銷售額超過10億的企業僅有5家,分別為晨光文具、得力集團、7...
2023年1-7月,耐火原料及制品出口量428.76萬噸,同比增長4.53%,出口貿易額31.57億美元。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296.95萬...
韓國前八月企業破產申請案件已超2022年全年據韓聯社,韓國大法院等機構21日向國會政務委員會方面提交的資料顯示,今年...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