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發布微信發布了一則情況說明,其中提到,以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來算,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為512.51萬人。由此,蘇州躋身特大城市行列。
近日,蘇州發布微信發布了一則情況說明,其中提到,以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來算,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為512.51萬人。由此,蘇州躋身特大城市行列。
蘇州發布的情況說明指出,近期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城鄉(含開發區)分類代碼進行了更新,蘇州城區的統計口徑包括蘇州工業園區,其下轄社區的城鄉代碼由鎮中心區(121)改為主城區(111)。
婁葑街道、勝浦街道、唯亭街道、斜塘街道、金雞湖街道下轄各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都已改成了:111。此調整并非是區劃調整,只是統計口徑的調整。
按照此次調整的統計口徑,以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來算,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為512.51萬人。
根據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
其中,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現有超大城市7個,特大城市14個。
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有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
蘇州躋身特大城市行列后,我國超大特大城市也將由此擴容至22城。
此外,蘇州躋身特大城市行列后,長三角的超大特大城市增至4個,分別是超大城市上海和3個特大城市杭州、南京、蘇州。
2022年,我國21個超大特大城市GDP總量為38.66萬億元,約占全國經濟總量的31.95%。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在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城中村改造。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
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提供了低成本住房,但其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衛生安全等方面暴露出來的缺陷及隱患不容忽視。
在超大特大城市改造城中村,不僅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將成為提振內需潛力的重要路徑。
隨著高層會議的定調,房地產業從純外延式擴張,轉向內涵式挖潛。以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為龍頭的城市更新為表征,開始成為泛房地產業拉動經濟發展的新風口。
城中村改造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發展工程,是增強城市韌性的重大治理工程,對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提振經濟發展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城中村改造是指將管理無序、布局結構混亂、水電通訊雜亂、環境衛生差、基礎設施缺失等會影響城市整體面貌的舊城區進行改造,從而推進城市化進程、改善人居環境等,涉及到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千秋工程等,給城中村打造一個文明、生態、和諧、宜居的環境。
城中村改造,是指對農村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農民轉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變成的居民區的房屋,進行的征收拆遷。
需要注意,城中村的特殊之處在于:其土地性質,是集體土地,但因其位置,處在城市規劃區內,所以在征收拆遷實踐中,對其的補償,是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拆遷來進行的。
城中村的內部通常沒有統一的規劃和管理,以低矮擁擠的違章建筑為主、環境臟亂、人流混雜、治安混亂、基礎設施不配套、游離于城市管理體制之外,成為了都市的“癌癥”。所以需要進行城中村改造。
從需求端看,“城中村改造”的核心是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保留“低成本、區位優”的租住和居住空間,不大可能形成強大的市場購買力。相反,保障性住房供給的增加及質量的提升還會一定程度上吸納一些購房需求。
2022年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六個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根據各地區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來看,城中村改造對發達地區經濟結構、質量呈現出趨勢性、關鍵性變化。與此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步,對于城中村改造建設支出產生不同的影響。
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政府有更充足的資金進行城中村改造建設,從而刺激了本地區城中村改造行業市場的發展;反之,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受制于城中村改造建設資金的缺乏,進而影響當地區城中村改造市場的發展。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城中村改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隨著房地產經濟的回暖,國家干預化解房企風險,提高住房建設標準,對城市規劃和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了讓人民群眾住好房,讓城市更宜居,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中村改造或將成為城市建設的工作重點。
2022年我國城中村改造行業區域市場規模分布華東地區占比39.67%,華中占比14.87%,華南占比12.25%,華北地區占比11.59%,東北地區占比3.84%,西南地區占比12.46%,西北地區占比5.53%。
據行業評估研究,與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的行業,其不同行業的產值拉動比例從2.2%到83%不等。
其中,僅保溫水暖材料行業一項產值拉動可達1250億元。目前我國城中村和老舊小區建筑面積就有40億平方米,全國舊城改造的投資總額將在10萬億元以上。
國家最新頒布的相關政策更是對老舊小區社區商業的一次神助攻。
商務部等13部門研究制定的《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7月12日對外發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推動多種類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提出在居民“家門口”(步行5-10分鐘范圍內),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引進智能零售終端,讓消費更便捷;
在居民“家周邊”(步行15分鐘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消費更舒心。
根據上海市房管局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上海已批準“城中村”改造項目62個。根據計劃,2023年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10個;
到2025年底,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項目全面啟動;到2027年底,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完成,五個新城等重點區域“城中村”改造規模化推進;到2032年底,“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完成。
廣州則指出,2023年,廣州全市計劃推進127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含46個續建項目,12個新開工項目,69個前期項目),重點推進17個城市更新項目,力爭完成2000億元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目標。
城中村改造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城中村改造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城中村改造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城中村改造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城中村改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城中村改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城中村改造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城中村改造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2023年上半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平穩向好,鐵路客流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鐵路部門積極適應客運市場需求,加強旅客運輸...
頸椎病用藥市場需求歐洲脊柱協會曾發出警示,長期低頭玩手機、看電腦,相當于脖子負重25千克。當頭部前傾呈30度角時,...
獨立型焦化市場分析未來新型煤化工項目將是重點,雖然國家政策層面的限制因素與地方政府的鼓勵勢頭齊頭并進,煤化工發...
欲了解更多聚丙烯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聚丙烯膜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1...
欲了解更多聚丙烯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聚丙烯膜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4...
在廚房環境改善消費升級背景下,人們更在意解放雙手,消費者對于生活品質與健康有更高的要求。洗碗機是自動清洗碗、筷...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