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種植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好的種子是豐產增收的基礎。選好種子至關重要,選擇正規的種子企業的種子,首先試種,測試在本地種子的適應性,然后才能大面積種植,抵抗種植風險。
種子是種子植物的繁殖體系,對延續物種起著重要作用。種子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如杏仁)、調味(如胡椒)、飲料(如咖啡、可可)都來自種子。植物、大樹、花草也是種子繁殖而來。許多種子能進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種子是種子植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繁殖。種子的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紋理等隨植物種類不同而異。種子常呈圓形、橢圓形、腎形、卵形、圓錐形、多角形等。
種子是種植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好的種子是豐產增收的基礎。選好種子至關重要,選擇正規的種子企業的種子,首先試種,測試在本地種子的適應性,然后才能大面積種植,抵抗種植風險。也可以搜索下栽種子庫客戶端,查詢國內各大種子公司及各種種子品種。同時能夠申請代理、免費試種或直接廠價購買種子,查看各地區種植效果。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并下栽種子庫。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等,為種業提供了持續、全面、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國是個農業大國,還不是一個農業強國。為進一步推動種業振興,我國將加快推進挖掘優異種質資源、種業創新攻關、做強國家種業陣型企業、提升種業基地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五大行動”。
目前,國家將“種子保衛戰”提上行動日程,已經對我國的生物育種開始戰略性布局。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修改《種子法》的決定,全面強化了品種權的保護力度,我國正式邁進種子市場化階段。2022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對種業進行了全面部署,包括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加快推進育種創新等。
我國種子市場品類結構來看,玉米、水稻、小麥占據主要地位。2020年,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大豆種子市值占比分別為22.9%、18.1%、13.3%、11.8%、3.5%,合計約 69.6%。2021年,我國農作物商品種子使用量達到955萬噸,保持連續增長的態勢,其中小麥、水稻、玉米是最主要的商品種子單一需求來源。
近年來,我國種業企業發展較快,已經擁有兩家全球前10強的農作物種業企業,但是多數企業存在規模小、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從種企數量看,我國持證種企約6400家,其中約82%為銷售企業,同質化嚴重、行業集中度低;從產業結構來看,我國種業產業鏈研發、生產、推廣和銷售實施主體不同,條塊分割的格局難以促進產業鏈良性循環;從育種水平看,水稻、小麥兩大口糧及一些特有品種在育種技術上有優勢,但商業育種能力弱,缺少核心品種。現代種業是科技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聯結科技和資本、打通研發和市場,最佳的組織形式就是企業。做大做強種業,必須做優做強一批具備集成創新能力、適應市場需求的種業龍頭企業。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但生物育種依舊是農業生產的一個巨大短板。如今我國種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比航空發動機和芯片更弱,強化生物育種,捍衛種子安全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農業生產和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公開資料,作為世界第一農業大國,2021年我國農作物種子貿易額達到10.1億美元,但是進口額高達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出口只有3.3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3.5億美元。我國的農業生產每年都要支付高昂的進口成本。統計數據顯示,雖然水稻、小麥這兩項最為重要的主糧種子我國已經完全實現自給自足,玉米種子自給率達到95%左右,蔬菜種子自給率達到87%以上,但很多蔬菜種子尤其是一些高檔蔬菜品種依舊主要依賴國外進口。
種子作為農業生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隨著全球人口增長、環境不斷惡化、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生產中對于單產高、抗性好的種子需求越來越明顯,種子的市場競爭優勢將決定著未來農業競爭的主動權。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常年用種量在125億公斤以上,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中國蔬菜常年用種量約4萬多噸,而商品化率約為60%,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意味著中國蔬菜種子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預計中國2022/23年度種子出口量為3萬噸,較2021/22年度下降約10%,原因是水稻種子出口量下降,占中國種子出口總量70%以上。2021/22年度,水稻種子占中國種子出口總量的76%,但按價值計算僅占34%。與此同時,2021/22年度蔬菜種子占種子出口總量的12%,而按價值計算則占46%。
數據顯示,2020-2025年預計全球種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為2.6%。根據Kynetec統計數據,全球種業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435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46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預計202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增至527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6%。目前我國種業行業集中度較分散,與海外種業龍頭還存在規模差距。2021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1180億元,體量龐大,排名全球第二。但行業集中度較低,前五大公司市占率僅11%。我國巨大的種子需求,與落后的育種格局之間的矛盾亟須改善。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等,為種業提供了持續、全面、強有力的政策支...
查看詳情
在反欺詐技術涉及的推理機制方面,中郵消費金融知識圖譜風險檢測平臺亦在之前自主研發的網絡反欺詐系統“中郵星網”的,...
近年來,隨著鋁型材向大型化、高精化、多品種、多用途、高效率、高質量方向發展,國內鋁型材企業陸續從國外引進了一些...
人民時評:推動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讓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是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2...
動漫電影,從動漫的角度來說,集合了動畫與漫畫兩個內容,從其中提煉出主、支內容來滿足Fans并帶動原作的市場需求。它...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造紙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紙產品呈現高檔化和多元化趨勢。進口紙品有著進...
線控制動行業發展現狀2023線控制動系統由制動踏板模塊、車輪及制動執行機構、傳感器和電控單元等所組成。駕駛者進行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