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當日17時,全省秋作物已收獲9686萬畝(占81.4%),糧食作物已收獲6313萬畝(占82.5%),含玉米5021萬畝(占87.3%)、水稻726萬畝(占82.5%),日進度131萬畝;花生已收獲1666萬畝(占85.9%)。
河南秋作物收獲過八成
截至當日17時,全省秋作物已收獲9686萬畝(占81.4%),糧食作物已收獲6313萬畝(占82.5%),含玉米5021萬畝(占87.3%)、水稻726萬畝(占82.5%),日進度131萬畝;花生已收獲1666萬畝(占85.9%)。
開封、商丘、南陽過九成,濮陽、鄭州、信陽、周口、平頂山、許昌過八成,新鄉、駐馬店、安陽過七成,三門峽、洛陽、漯河過六成,鶴壁過五成,濟源過三成。
當前,河南秋糧正處于收獲階段。近期陰雨天氣給秋作物適時收獲、晾曬帶來一定不利影響。“雙節”期間,各級相關部門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奮戰在一線,全力搶收秋作物,基本實現應收盡收。
應對措施細。對部分已成熟秋作物和倒伏玉米,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指導農民抓住降雨間隙搶時收獲,防止霉變發芽;對尚未成熟秋作物和站稈能力強的玉米,指導農民適時晚收,防止因盲目搶收造成晾曬困難;對部分玉米已經成熟、機械無法下地的,組織農民人工搶收。
農機調度準。各地提前做好農機、烘干準備,分作物、分成熟度制定搶收方案,精準對接農機,科學組織搶收,確保“熟一塊收一塊”。駐馬店市動員在職人員1.06萬人、返鄉群眾8萬人,單日搶收249.8萬畝;信陽市調集履帶式收割機2.2萬臺集中搶收成熟水稻。
創新辦法多。各地創新辦法開展搶收晾曬,改裝履帶式玉米收割機4000臺,開展應急搶收。多地發揮烘干機械作用,組織糧食經紀人、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為農戶提供烘干服務。南陽、平頂山等地群眾通過鐵絲籠通風存放玉米棒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霉變風險。尉氏縣、西華縣等地充分利用村委大院、文化廣場、學校操場、空置廠房等各類場所,開展通風晾曬。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眼國家糧食安全大局,聚焦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著力優化糧食供給結構,促進糧油品質提升,打造優質糧食品牌,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明確指出,“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這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打開了思路。從此,我國糧食品牌建設走上了加速發展的道路。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生活水平不斷躍升,消費呈現升級與分層特征,各類新消費群體不斷涌現,個性化、多樣化的細分市場發展迅速,糧食品牌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市場供應充足、運行總體平穩,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能力不斷增強,糧食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從市場表現來看,雖然全國夏糧減產,糧食收購價格有所上漲,但是對批發和消費端市場影響很小。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數據,面粉批發價為4.56元/公斤,其后一直走低,今年7月份前半個月下降為4.437元/公斤。從超市面粉價格來看,今年以來一直相對穩定。數據顯示,超市面粉價格已連續14個月維持在5.2元/公斤左右。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2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糧食單產每畝386.8公斤,較5年前分別提升了498億斤、13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6.1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啟動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作為優質糧食工程的三個子項目之一,“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立足糧食流通,以示范縣和示范企業為載體,緊扣“從田間到餐桌”各環節,構建“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協同推進糧食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大力培育優質糧油品牌,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圍繞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報告提出強化糧食安全法治保障,推動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耕地保護法。
國際方面: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糧署)日前就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發出警告說,預計糧食援助每減少1%,就有可能將逾40萬人推向饑餓邊緣。
世糧署指出,目前全球有3.45億人面臨突發性糧食不安全,其中4000萬人處于緊急饑餓狀態。世糧署的糧食援助是其重要的生命線,往往是他們遠離饑餓的唯一希望。據世糧署介紹,突發性糧食不安全是指人們因突發原因無力消費足夠的食物而使生命或生計面臨緊急危險的狀況。
世糧署12日晚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說,由于國際人道主義資金驟減,世糧署被迫大幅削減大部分援助行動的口糧。據該機構專家預計,這一狀況可能導致陷入緊急饑餓狀態的人數在未來12個月增加2400萬,比當前水平增加約50%。
世糧署表示,全球對糧食援助的需求不斷增長,該機構今年卻面臨超過60%的資金缺口,近半數援助行動已遭遇大規模削減,這產生的連鎖反應將導致緊急饑餓水平進一步飆升。
《中國糧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糧食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糧食行業投資價值。
糧食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糧食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糧食報告中主要運用圖表及表格方式,直觀地闡明了行業的經濟類型構成、規模構成、經營效益比較、供需狀況等,是企業了解行業市場狀況必不可少的助手。
該行業發展潛力極大,未來更多糧食產業分析,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特色旅游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9月1日起,鄭棉主連最高沖至17905元/噸,形成年度新高,后9月13日下跌至16910元/噸,波動區間近1000元,持倉量從66....
5G 技術發展將帶動各類型應用發展,智能終端和網絡終端數量 將規?;黾?,為晶振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移動...
酸菜行業發展如何?酸菜在我們的飲食中可以是開胃小菜、下飯菜,也可以作為調味料來制作菜肴,可分為東北酸菜、四川酸2...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使用植物精油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700年,神農嘗百草的記載,是中國對植物精華利用的開端。20世紀...
大數據價值創造的關鍵在于大數據的應用,隨著大數據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應用已經融入各行各業。隨著數據量、數據算法...
農村金融“就是農村的貨幣資金融通”、“是一切與農村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有關的各種經濟活動” “是貨幣、信用、金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