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年期間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預計將快速發展,至2025年,中國鈉離子電池預計將達到40GWh出貨量,規劃產能預計將達到60GWh。
鈉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資源豐富、低溫性能好等優勢,在電動二輪車、低速車、儲能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產業仍處于前期發展階段,技術、工藝、產業鏈布局、行業標準尚待完善。
根據高工鋰電數據,2022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市場出貨量為MWh級別,鑒于碳酸鋰的高價格有望給予鈉離子電池廣闊的應用空間,2023-2025年期間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預計將快速發展,至2025年,中國鈉離子電池預計將達到40GWh出貨量,規劃產能預計將達到60GWh。
目前中國市場尚未大規模應用固態電池產品,多數固態電池產品處于驗證期,實際出貨量小,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工業無人機、智能穿戴、醫療以及部分新能源車領域,根據高工鋰電數據,2022年中國固態電池出貨量約為0.4GWh。根據各主流車廠公開信息,寶馬、奔馳、福特、豐田、上汽、北汽等全球主要車企規劃量產固態電池裝車普遍在2025年,2025年中國固態電池出貨規模預計將達13GWh,至2030年出貨量預計將超300GWh。
前不久,寧德時代借著上海車展的東風,發布了鈉離子電池和凝聚態電池產品。號稱能夠“殺死燃油車”的凝聚態電池作為目前動力電池行業最先進的技術之一,前景自不用提。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被寧德時代評價為“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電、優異的熱穩定性、良好的低溫性能與高集成效率等優勢”,“既可應用于各種交通電動化場景,尤其在高寒地區具有突出優勢,又可靈活適配儲能領域全場景的應用需求”的鈉離子電池。
隨著寧德時代在車展上宣布其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車型,鈉離子電池迎來產業化。
鈉離子電池“上車”無疑是個好消息,尤其在經歷過鋰價猛漲又暴跌后的2022年,更具有價格優勢的鈉離子電池,更能受到正在瘋狂內卷的中國汽車市場歡迎。
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非常接近,但在以正極、負極為主的電池材料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核心在于可以不含鋰、鈷等過去動力電池所必需的元素。據券商報告預測,由于作為鈉離子主要原材料的鈉鹽在國內儲量豐富,價格低廉,開采、加工成本都比鋰低得多,因此鈉離子電池材料成本相較于鋰電池大幅下降30%-40%。
同時,考慮到國內鋰資源儲量不多,對國外依賴度較大,因此鈉離子電池還具有維護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意義。
在能量密度方面,鈉離子電池已經開始接近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方面稱,鈉離子電池普遍可以滿足續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下的車型需求。2021年,寧德時代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時,就介紹道: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常溫環境中充電15分鐘,電量可達80%以上;在-20°C低溫環境中,擁有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系統集成效率可達80%以上。
實際上,鈉離子電池的應用與碳酸鋰的價格有密切關系。自去年以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需求量大幅增加,鋰價一度暴漲。但自去年11月達到近60萬元/噸的頂峰后,鋰價開啟下跌之路,尤其是今年2月寧德時代推出“鋰礦返利”計劃以后,更是一落千丈。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預計,主要鋰電池材料到2025年的產能規劃已全部過剩,負極材料到2025年的規劃總產能相當于當年預計需求的5倍,磷酸鐵鋰為4倍,電解液、6F、VC、PVDF、銅箔均是2倍余,隔膜約1.5倍。
鈉離子電池量產也將推動隔膜市場發展。據悉,鈉離子電池更多應用于大型儲能場景,其體積更大,所需隔膜也更多,隨著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放量,隔膜需求量將進一步增長。
中材鋰膜位于四川宜賓長江工業園的鋰電池隔膜項目,預計將于5月底全面完工并達到驗收交付條件,項目年產10億㎡隔膜,總投資額6.7億元。
隨著各大隔膜企業開啟投產工作,隔膜材料環節逐漸進入產能釋放期。
從鋰電隔膜企業披露的一季度報告數據來看,盡管受到鋰電產業中游去庫存影響,不過對比其他產業環節,隔膜企業經營狀況相對良好。其中,星源材質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39.21%。
這也因為,作為四大鋰電主材,隔膜環節的市場集中度較高。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質在隔膜領域合計的市場份額超過50%。鋰電池隔膜市場的技術壁壘也相對較高,生產線建設周期長,達產時間和實際產能尚有不確定性。受技術壁壘,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隔膜環節并不如其他鋰電主材預計過剩。
和動力電池預計過剩的情況不同,隔膜產能和市場需求是基本匹配的,未來2-3年,行業應考慮加速實現產能的問題,而不是產能過剩。
美聯新材此前預計,未來至少五年內不會出現隔膜產能過剩的問題,隔膜產品仍然供不應求。
數據顯示,2026年全球鋰電池隔膜需求為428億平方米,四年CAGR為42%。
從后市走向來看,在鋰電產業行情穩定后,行業采購訂單傳導下,隔膜企業將進一步釋放產能。
首先,在排產數據上,5月份鋰電產業各環節的排產均有所增加。億緯鋰能直言,從5月起全面恢復生產,排產情況相比于一季度將有明顯的提升。
行業整體復蘇,同樣帶動隔膜企業的產能釋放。恩捷股份在召開一季度業績說明會時提到,一季度市場疲軟,四到五月份訂單有明顯的好轉跡象。目前來看,全年設備預計將保持較高的運轉率,公司計劃新增產能于下半年逐漸釋放,保障全年交付能力。
在全球市場的持續增長帶動下,2022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出貨量達到658GWh,同比增長101.1%,主要原因為:A、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705.8萬輛,同比增長96.9%;B、海外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400萬輛,帶動國內動力電池出口增加;C、儲能電池受海外市場帶動,出貨量達到130GWh,同比增長171%。
預計至2025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將達1,805GWh,主要來源于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
根據高工鋰電數據,2022年國內鋰電池落地產能達930GWh、海外新增鋰電池落地產能達80GWh。結合主要鋰電池生產企業新增產能與原有產能迭代更新計劃,以及海外鋰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預計至2025年,中國鋰電池落地產能將達2,900GWh、海外新增鋰電池落地產能將達到170GWh。雖然海外本土電池企業正在加快產能建設,但考慮到電池制作成本和原材料供應鏈等因素影響,海外電池企業在長遠產能規模方面與中國電池企業的差距將持續拉大。
《2023-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
鈉離子電池(Sodium-ion battery),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2022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之一在一個供大于求的5...
查看詳情
近日,阿聯酋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公司(Masdar)同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投資80億美元建設至多10...
我國芯片領域獲重大突破國內芯片行業發展趨勢近日,清華大學研制出全球首顆全系統集成的、支持高效片上學習(機器學習...
互聯網保險,指實現保險信息咨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
大容量注射液俗稱大輸液,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液體滅菌制劑。按其臨床用途,大輸液大...
質譜就是使樣本中各組分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利用電場和磁場使...
電解液作為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另外三者為正極、負極、隔膜),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在正負極之間起傳導鋰離子...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