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陸養”模式,是指在陸地營造出類似于海洋的生態環境,人工養殖魚類、蝦蟹類、貝類等海產品。基于不受環境限制、可實現高密度養殖等優勢,“海鮮陸養”成為水產養殖的一個新方向。
水產養殖是我國農業結構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我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水產養殖業是我國養殖業的重要分支,更是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我國漁業總產量和總產值的80%以上。2021年水產養殖產量接近5400萬噸[1],預計2030年全球水產品消費量將達到1.82億噸。水產養殖為人們提供了大量優質蛋白質,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模式仍以傳統粗放的模式存在,諸如養殖戶規模小,技術差,粗放投喂,污染水質,災害頻發,單打獨斗,賒銷等問題普遍存在;同時,因水產品標的存在于水體里,無法精確評估存塘量,定損困難,導致商業性水產養殖保險遲遲未能進入;在風險不可控,又無保險產品兜底,且養殖設施設備及場地都無法進行有效抵押的情況下,養殖戶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極易限制養殖規模的擴大和產業轉型升級。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經近兩年的時間,依托自身漁業養殖、漁業信息化和金融科技行業20多年的經驗積累,通過市場調研分析、專案設計、專家指導、商業論證、系統開發等過程,最終建立了一套基于商業化運作的水產養殖供應鏈金融模式,打通了從苗到養到銷的全過程,于近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加州鱸主養區試點落地。
該模式以金融支撐漁業產業發展,保障養殖生產環節收益為目的的綜合解決方案。方案以“鏈主+養殖戶”的新型產業聯合體模式為基礎,以“銀行+保險”為依托,以“物聯網+信息化”手段為鏈條,驅動用資利率下降、生產投入減少、過程可信可控、收入保障穩定,助力漁業產業轉型升級。
太平洋安信農業保險、蘇州太平洋財產保險為此次試點聯合創新開發江蘇省首個商業性險種——淡水魚收入保險;蘇州農發為試點定制推出水產養殖專屬低息靈活的金融產品;博彥科技為整套水產養殖供應鏈金融模式設計開發專屬平臺,實現貸還款閉環、養殖過程閉環、用款方式閉環,在有效降低風險的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養殖方案,降本提質,同時也為漁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撐;聚福水產全程提供技術服務,回購養殖戶成魚,統一品牌和銷售,保障水產品品質和保障漁民收入。實現多方共同協作,以資金+保險+科技+服務的形式為加州鱸養殖保駕護航。
水產消費新業態推動行業快速增長
“海鮮陸養”模式,是指在陸地營造出類似于海洋的生態環境,人工養殖魚類、蝦蟹類、貝類等海產品。基于不受環境限制、可實現高密度養殖等優勢,“海鮮陸養”成為水產養殖的一個新方向。
用水過濾和再循環系統代謝養殖用水,代替海洋或湖泊中的自然水流及菌體平衡,保持水質的安全潔凈,以實現全封閉全自動的循環水養殖。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教授包振民看來,在加強循環水設施養殖、工廠化養殖等集約化技術的研發的基礎上,發展新型高效的養殖模式和技術,是提升漁業發展的增長潛力所在。
“‘海鮮陸養’趨勢好、市場大、機會多,只要真正實現綠色環保、資源循環再利用、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模式,陸養海鮮一定大有可為。”北部灣大學海洋學院教授廖永巖認為,只有實現高度工業化,養殖的效益才能夠提高,養殖風險的可控性才能夠提高。
“海鮮陸養”火爆出圈的背后是層層技術難點的突破。魏曉東介紹,要實現真正的循環水養殖,就要解決水質優化問題,如水質富營養化、水體滋生病蟲、排泄物等,同時,要預防自然環境和人為活動帶來的灰塵顆粒、細菌、重金屬等污染。
據介紹,該養殖企業通過全自動循環水產養殖系統,以及諸多環境工程、物聯網、大數據等高科技設備技術,將淡水變成海水,模擬深海海洋生態環境,通過一系列水處理單元,對水體進行物理過濾、生物生化處理、消毒殺菌,應用微生物和臭氧納米技術,用水過濾和再循環系統代謝養殖用水,代替海洋或湖泊中的自然水流及菌體平衡,保持水質的安全潔凈與品質可控,實現全封閉全自動的循環水養殖。
“‘海鮮陸養’可視為將來著力發展方向之一。”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主任李道亮對人民網記者表示,行業亟待出臺相關標準,完善并補齊養殖技術“短板”,同時對養殖企業來說要控制好水處理等生產成本,被消費群體接受過程仍需接受市場的巨大考驗。
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已初步形成了水產苗種“保種、育種、測試、繁種、推廣”結合的體系。
自2021年我國啟動實施第一次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以來,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資源普查調查的相關任務,基本摸清了800多個水產養殖物種的群體規模和區域分布,完成全部61個大宗物種和251個特色物種的系統調查,采集制作了遺傳材料12萬余份,涵蓋海水魚、淡水魚、蝦蟹類、貝類、藻類等類別。
通過加強水產苗種繁育體系建設,截至目前,我國現有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95家、苗種繁育主體2萬多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535個,初步形成了“保種、育種、測試、繁種、推廣”結合的體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水產品養殖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水產品類,被稱為預制菜領域的天花板。數據顯示,我國水產預制菜規模已超千億,2026年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占整個預制菜規模的四分之一。不過,口味還原度不高、產品同質化、物流成本高等都是制約水產預制菜向標準化、品質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水產預制菜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創新。
2026年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2500億元
根據上市公司獐子島近日披露的業績預告,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獐子島預計實現凈利潤400萬元—600萬元,同比增長127.14%—140.71%;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400萬元—600萬元,同比增長147.96%—171.94%。預計實現扭虧為盈。
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圍繞大連市海洋經濟規劃布局,深耕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夯實優質海洋食品產業鏈條,持續優化終端結構、產品結構、資產結構,主要產品毛利實現增長。
此前,獐子島迎來大連國資入股,在瘦身減負之余也調整和優化市場結構,開展預制菜延長產業條線。2023年1月,ST獐子島在互動平臺表示,在大連市預制菜產業發展戰略引領下,公司將更加聚焦全新預制菜類大單品開發和現有大單品升級,進一步豐富公司海洋食品產品矩陣,持續開發獐子島味道系列、調理佐餐醬系列、餐飲快捷菜肴系列、特色海鮮菜式等系列預制菜產品,適配家庭餐桌、快餐、燒烤、火鍋等不同消費場景,積極推動落實新品上市計劃。
不僅獐子島,在水產養殖到終端的鏈條上,各個環節的企業也都參與到預制菜的生產中,并獲得業績上的推動。
作為我國最大的水產消費企業和預制菜龍頭企業,國聯水產憑借預制菜業務推動企業業績整體回暖,凈利潤大幅減虧。2022年總營收中預制菜業務達到11.31億,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上升至22.16%,相較于2022年的8.41億元,上漲34.48%。
在水產業務方面,國聯水產不僅成立了產業振興部,對養殖戶技術方面賦能及養殖方向引導,還和公司上游飼料、養殖和采購板塊一起,開展定養項目合作,引導上游養殖戶健康養殖。2018年,國聯水產開始關注牛蛙預制菜并在此后推出相應產品,獐子島、恒興集團等頭部水產養殖、加工企業,亦在與之相近的時間紛紛下場。
不僅產業鏈上游水產企業進入終端推出預制菜單品,延長業務條線,下游零售企業也加強水產預制菜的布局。盒馬此前推出水產預制菜系列產品——盒馬寶鮮,安井集團旗下的凍品先生和安井小廚與京東集團也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進軍預制菜市場,也對上游水產行業形成利好。
從實際操作層面,水產預制菜更能滿足B端餐飲節約加工時間及后廚空間的需求,也解決消費者端操作水產食材更為麻煩的痛點。因為相較肉類食物,小龍蝦、螃蟹等水產品在食材處理、制作工序上更為繁瑣復雜。
此前紅餐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水產預制菜研究報告2023》表示,水產靠預制菜實現全年長紅。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水產預制菜行業規模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16.8%,預計未來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預制菜等新興水產消費形式興起,帶動漁業轉型升級。但水產預制菜也有其難點,高同質化便是其一。根據行業機構統計,酸菜魚已成目前“頂流”大單品,此外佛跳墻、小龍蝦也成為水產品牌的常見款。如何在眾多同類產品中突圍,是大預制菜領域的待突破項。
《2023-2028年中國水產品養殖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水產品養殖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水產品養殖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水產品養殖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近日,阿聯酋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公司(Masdar)同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投資80億美元建設至多10...
我國芯片領域獲重大突破國內芯片行業發展趨勢近日,清華大學研制出全球首顆全系統集成的、支持高效片上學習(機器學習...
互聯網保險,指實現保險信息咨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
大容量注射液俗稱大輸液,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液體滅菌制劑。按其臨床用途,大輸液大...
質譜就是使樣本中各組分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利用電場和磁場使...
電解液作為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另外三者為正極、負極、隔膜),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在正負極之間起傳導鋰離子...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