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術裝備是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新能源的技術的總稱,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內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太陽能技術裝備、氫能技術裝備、核電技術裝備、生物質能技術裝備、風能技術裝備、地熱能技術裝備、化學電源、新能源汽車和海洋能技術裝備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進行,綠色低碳產業成為大國競爭的新領域新賽道。
化石能源的局限性日益顯現,同時環境問題愈演愈烈,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被寄予厚望。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已是全球各國能源產業重要趨勢之一。而新能源產業要發展,必須夯實新能源技術裝備基礎。
新能源技術裝備是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新能源的技術的總稱,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內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太陽能技術裝備、氫能技術裝備、核電技術裝備、生物質能技術裝備、風能技術裝備、地熱能技術裝備、化學電源、新能源汽車和海洋能技術裝備等。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1年我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3.8億kW,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歷史性突破10億kW,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kW·h,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在運、在建及核準核電機組71臺,裝機容量7 600萬kW,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我國建立了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成功研發制造出全球最大單機容量,100萬kW水電機組,具備最大單機容量達10 MW的全系列風電機組制造能力,不斷刷新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華龍一號及國和一號等三代壓水堆和具有第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先進核電技術。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實現從“跟跑、并跑”向“創新、主導”加速轉變,技術進步成為推動能源發展動力變革的重要力量。
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了2035年遠景目標: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取得實質性成效,可再生能源產業競爭力進一步鞏固提升,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雙碳目標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良好,發電裝機和發電量保持穩定增長。可再生能源作為我國發電新增裝機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保障能源供應和推動清潔低碳轉型的地位作用越來越突出。
2023年1-6月,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1.09億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77%。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7842萬千瓦、風電新增2299萬千瓦、水電新增536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176萬千瓦。光伏方面,前6個月集中式新增裝機3746.0萬千瓦,分布式新增裝機4096.3萬千瓦,戶用光伏新增裝機2152.2萬千瓦,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已達到4.7億千瓦。
目前,整體新能源產業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風能、太陽能、氫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也在蓬勃發展。隨著新技術的成熟和應用,以及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不斷加強,將進一步為產業高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2023年1-6月中國新能源項目投資金額高達5.2萬億人民幣(含臺灣),新能源產業已經成新興科技產業的重點投資領域。
我國新能源技術裝備業發展較快,新能源技術裝備業各個指標絕大多數總體走勢呈上升狀態,只有指標的增長率呈現上升、下降相互交替的周期波動形態,并且行業很多技術尚不成熟,能夠轉化城產品的技術項目較少,前期的技術投入仍舊會占據較大的成本。
由于新能源技術裝備原材料的價格占總成本的70%~80%。因此,原材料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可再生能源產品的質量。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技術裝備周期還處于成長型初期。
能源電力裝備的技術屬性非常強,無論是一次資源的勘探開發,還是一次資源向二次資源的加工轉化,無論是成品油還是電力的傳輸配送,以及到最后終端市場的能源利用,技術裝備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因為能效的提升是無限的。所以,在不斷地開發新能源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創造新的技術和裝備。
在核能方面,“十四五”期間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7000萬千瓦,按每臺核電機組100萬千瓦裝機容量計算,核電市場空間每年或達千億元以上;新燃料運輸容器方面,從需求端來看,在國產化的趨勢下,2023-2030年我國將新增約1000臺新燃料運輸容器,對應市場空間約15億元。
在光熱方面,隨著各地“十四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規劃接連出臺,各地光熱發電規劃也已明晰,多個包含光熱的風光熱互補新能源項目已正式獲批并陸續啟動建設。2022年我國新增規劃、在建光熱項目30余個,光熱裝機規模超過3GW,較2021年新增裝機規模超3倍,實現跨越式增長。隨著光熱電站的建設,熔鹽儲能需求有望快速增加。
報告在總結中國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新能源技術裝備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能源技術裝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新能源技術裝備是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新能源的技術的總稱,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內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太陽能技術裝備、氫能技術裝備、核電技術裝備、生物質能技術裝備、風能技術裝備、地熱...
查看詳情
自上世紀中期激光技術誕生以來,精密光學逐漸成為支撐21世紀高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受到生命科學、半導體以及生物...
原油制品的概念習慣上把未經加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原油。一種黑褐色并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
海洋經濟,一般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產業活動...
一、半導體材料行業概況半導體材料是一類具有半導體性能(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電阻率約在1mΩ·cm1...
在科技部印發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中,孵化器被定義為“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精神為宗旨...
外賣行業主要由線上平臺、店家、騎手和終端用戶四部分組成。一方的效率高、滿意度高、粘性高都會促進其他方的收益,正...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