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對2012年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對2012年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金融監管總局對2012年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形勢、商業銀行風險特征發生變化,資本監管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此外,國際監管規則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具體來看,修訂后的《資本辦法》構建了差異化資本監管體系,按照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將銀行劃分為3檔,分別匹配不同的資本監管方案。“
我國商業銀行數量眾多,銀行間差異較大,既有業務復雜、服務境內外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又有僅辦理傳統存貸業務的縣域小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田繼敏介紹,新辦法讓資本監管更加適配銀行的規模、業務復雜程度。
其中,規模較大或跨境業務較多的銀行被劃入第一檔,對標資本監管的國際規則,如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資產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
規模較小、跨境業務較少的銀行被劃入第二檔,實施相對簡化的監管規則,包括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下的大部分城商行、農商行等;規模更小且無跨境業務的銀行被劃入第三檔,如小型農商行、村鎮銀行等,針對此類銀行,進一步簡化資本計量要求,引導其聚焦縣域、小微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差異化資本監管并未降低資本要求,而是在保持銀行業整體穩健的前提下,激發中小銀行的金融活水作用,減輕中小銀行的合規成本。”金融監管總局上述負責人說。
《資本辦法》還全面修訂了風險加權資產的計量規則,以提升資本計量的風險敏感性。例如,針對房地產風險暴露中的抵押貸款,《資本辦法》依據房產類型、還款來源、貸款價值比(LTV),設置了多檔風險權重。“這將促進銀行更科學、合理地使用資本,約束、抑制炒房行為,更好滿足合理住房需求。”
微眾銀行行長助理、首席財務官、董事會秘書王立鵬說。“接下來,商業銀行應以實施新辦法為契機,制定切實可行的資本規劃,進一步發揮資本監管對資源配置的‘指揮棒’作用,優化資產總量和結構,合理促進資本節約,引導資金投向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實體經濟部門。”田繼敏表示,商業銀行還應進一步完善數據模型和信息系統,拓展數據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作為區域性金融機構,城市商業銀行在地域及客戶關系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可以與當地優質客戶開展業務合作,更容易適應市場及客戶需求的變化。
城市商業銀行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金融中介功能的主要機構。商業銀行通過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提供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和配置。
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這一《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全面修訂風險加權資產計量規則,提升了資本計量的風險敏感性。要求銀行制定有效的政策、流程、制度和措施,及時、充分地掌握客戶風險變化,確保風險權重的適用性和審慎性。
《辦法》提出, 商業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一)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二)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三)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此外,商業銀行的杠桿率不得低于4%。系統重要性銀行在滿足上述最低杠桿率要求的基礎上,還應滿足附加杠桿率要求。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發布,有助于加強銀行資本監管,降低金融風險,對銀行業健康發展起到正面作用。有效防范重大風險隱患,有助于保持金融系統穩定。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商業銀行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城市商業銀行通常在特定的區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依靠地緣優勢、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重點針對當地企業和居民的需求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
近年,中國政府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支持普惠金融業務的開展,區域性商業銀行作為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首要金融機構將優先受益發展。
未來,區域性商業銀行將深入與當地產業相結合,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將成為主線。此外,由于資本化能夠為區域性商業銀行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解決資本補充問題,幫助區域性商業銀行擴展業務,因此,非上市區域性商業銀行會加速資本化進程,謀求上市機會。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關鍵節點、黨的二十大之后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陸續召開,加快建設現代化商業銀行。
堅持運用好“八個堅持”的金融改革發展實踐理論成果,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把握好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定位,樹立更大格局、擔當更大責任,切實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堅定不移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
大力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全力做好國家糧食、能源安全的金融保障,將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五大新賽道”有機融合、一體推進,推動資產負債表再重構,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3年中國銀行業100強在中國商業銀行體系占有重要地位。100強銀行2022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合計19.89萬億元,同比增長8.53%,占中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的94.83%。
分機構類型看,100強銀行包括6家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58家城市商業銀行、15家農村商業銀行、2家民營銀行和7家外資銀行。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變局中,重點城市與區域協同發展逐步成為未來金融經濟增長的必然趨勢。重點城市作為一個區域內金融業相對密集發達、資金融通與集聚能力強、金融業務輻射半徑大的城市,通常對區域內實體經濟形成強大支持效應,能有力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和勞動力優化配置,體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需求不斷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日益活躍,金融市場的深化和創新不斷推進,商業銀行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我國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逐漸轉向金融資產,對于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廣闊的客戶基礎和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外銀行業資本監管的不斷趨嚴,以規模擴張為主的重資產模式面臨的約束愈發明顯,商業銀行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提高效率和質量,增強核心競爭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商業銀行行業報告對中國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
同時揭示了商業銀行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商業銀行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商業銀行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商業銀行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商業銀行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商業銀行行業的市場規模、商業銀行市場供需求狀況、商業銀行市場競爭狀況和商業銀行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商業銀行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商業銀行行業的...
查看詳情
指紋識別技術是眾多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的一種,所謂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系指利用人體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為特征來進行...
指紋識別技術是眾多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的一種,所謂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系指利用人體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為特征來進行...
通過國內第三方工商注冊信息查詢機構-“企查查”查詢“房屋健康監測系統”結果顯示,通過“存續和在業”選擇,截至202...
富勒烯的概念富勒烯是一種完全由碳組成的中空分子,形狀呈球型、橢球型、柱型或管狀。富勒烯在結構上與石墨很相似,石...
慣性導航通過測量飛行器的加速度,并自動進行積分運算,獲得飛行器瞬時速度和瞬時位置數據的技術。組成慣性導航系統的...
電力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隨著中國電力快速發展和持續轉型升級,大電網不斷延伸,電壓等級不斷提高,大容量高參數發電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