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是世界最大的豬飼料生產地,但2022年產量卻大幅下降。根據Alltech報告,該地區2022年豬飼料產量1.404億噸,比2021年1.435億噸下降了2.2%。
《2023年農業食品展望》報告,2022年全球飼料總產量12.66億噸。其中豬飼料產量3.194億噸,占全球配合飼料總產量的25.6%。報告顯示,由于非洲豬瘟疫情和飼料價格高企,抑制了多國生豬養殖規模。2022年全球豬飼料產量同比下降2.98%。
盡管2022年全球豬飼料市場上總產量下降了約3%,但各國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例如,歐洲國家的豬飼料產量下降了8%以上,而拉丁美洲國家的產量卻增長了2%左右。
亞太地區是世界最大的豬飼料生產地,但2022年產量卻大幅下降。根據Alltech報告,該地區2022年豬飼料產量1.404億噸,比2021年1.435億噸下降了2.2%。
有報道稱,非洲豬瘟疫情對該地區產量下降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豬肉價格上漲,越來越多的農場開始投資養豬。之后低迷的豬價導致中國豬飼料產量減少了550萬噸。2021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增加。2022年上半年,生豬迅速出欄,豬肉價格有所下降,導致生豬數量減少。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的數據,2022年前八個月,豬飼料產量下降了約8%。
中國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豬飼料生產國。2022年中國豬飼料產量超過1億噸,達到了亞太地區總產量的70%以上,緊隨其后的是越南1100萬噸、泰國800萬噸和韓國700萬噸。
歐洲是世界上第二大豬飼料生產地。2021年,該地區多國生產了約8190萬噸豬飼料。然而,在2022年產量降至7510萬噸,下降了8.25%,創下歷史新低。
非洲豬瘟同樣影響到東歐國家和愛爾蘭,使這些國家的飼料總產量下降了2.16%。德國報告稱,由于禁止向亞洲出口,飼料總產量減少了8%。西班牙作為該地區最大的豬飼料生產國,2022年產量為1580萬噸。根據Alltech的報告,該地區較高的生產成本和低廉的豬肉價格影響了生豬養殖企業,但生豬售價已顯現出復蘇跡象。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30223.4萬噸,首次突破3億噸,總產值13168.5億元。
作為飼料大省,廣東以3527萬噸飼料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二,豬料和水產料的總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海大集團作為廣東本土培育起來的農業龍頭企業,2022年的飼料銷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是廣東飼料界的一支“主力軍”。
25年來,以飼料起家的海大集團,不斷走出了一條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產業向高科技升級的創新路徑:即以科技驅動持續打破傳統農業領域的天花板,通過飼料工業全鏈條的專業化再造,實現飼料產業鏈的現代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因美國農業部出口檢驗周報顯示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同比環比均增加支撐,CBOT大豆期貨收盤上漲,基準期約收高0.9%。國內油廠及貿易商因美國大豆反彈后成本增加試探性提價,奈何市場在后期大豆到港數量較大供應寬松繼續以隨買所用為主,豆粕成交數量有限,價格繼續承壓下滑。后期在進入4月后,到港進口的巴西大豆數量逐漸增加,供應更加寬松后價格或進一步回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飼料原料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招商引資咨詢報告》顯示:
近幾年,我國飼料產業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挑戰并存時期,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沖擊和經濟形勢帶來的不確定性,飼料行業穩中求進,展現出強大韌性。總結來看飼料產業發展的成就體現為三點,一是飼料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從2015到2022年僅7年時間,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就完成了由2億噸到3億噸的突破,并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二是飼料產業規模化水平和綜合實力繼續提升,百萬噸以上規模飼料企業集團經營形勢總體穩定,全球頂尖飼料企業榜單前十中,有半數企業來自中國。三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豆粕減量替代和飼料提效節糧工作穩步推進,維生素、氨基酸出口優勢明顯,抗菌肽、酶制劑等為新型飼料產品研發創制加快,生物飼料、寵物食品和飼草產業蓬勃發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持續推進。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宗禮指出,飼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確保食物供應穩定和質量安全的基礎,是打造現代化畜牧強國、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一環。飼料行業要立足國情農情,擁抱大變革,重塑競爭力,構建供給保障穩、科技水平高、經營體系全、競爭能力強的新格局、新業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葉興慶就新發展階段下建設農業強國提出了四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建設農業強省、強縣要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解決本地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二是農業地域性強,要發揮各地比較優勢,選準產業發展方向,突出地方特色。三是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型既要有緊迫感,又要保持歷史耐心,謀定而后動。四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復雜度高,要增強系統觀念,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對標長遠目標防止工作走偏,通過解決現實問題不斷趨近長遠目標。
蛋白飼料資源短缺問題緩解
中國工程院院士譙仕彥提出了五條解決蛋白飼料資源短缺的路徑:即提高養殖效率、提高機體氮沉積效率、開發新型蛋白質飼料資源、種養結合的一體化農業、培育不依賴于豆粕、高飼料轉化效率的畜禽品種。
“中等規模經濟效益最好,綜合效益最高。”“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生豬養殖場種養一體化系統綜合效益值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經濟效益先增加后減少,社會效益逐漸增加,生態效益逐漸減少。”譙仕彥表示,中國畜牧業的規模化發展伴隨著較重的資源環境代價,種養結合是改善環境、恢復土壤養分平衡的重大需求。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飼草處處長黃慶生表示,國內飼料原料資源的能量供給有余,但蛋白含量偏低、需要進口資源彌補。針對這一痛點,豆粕減量替代、養殖提質增效都是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在豆粕減量替代方面,通過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提高蛋白轉化效率,最低可以減少飼料蛋白需求約1320萬噸,相當于36%的進口飼料蛋白。此外,國內一些動物源性原料和非常規蛋白資源經規范處理加工后,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作為飼料蛋白使用,加上大豆油料擴種增產的植物蛋白原料,或可增加飼料蛋白供應量約1735萬噸,替代48%的進口飼料蛋白。
“2022年,飼料蛋白消耗總量7900萬噸,產出動物蛋白3242萬噸,平均蛋白轉化效率為36%。此后要繼續提升綜合生產效率:提高繁殖成活率、降低全程死亡率、提高飼料轉化率。”黃慶生提出要繼續促進養殖提質增效。
《2023-2028年中國飼料原料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招商引資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飼料原料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招商引資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查看詳情
自動駕駛催化下,激光雷達逐步應用,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升級。傳感器是實現自動駕駛感知的硬件支撐,汽車傳統感知器包...
工業氣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高質量的分析儀器和檢測系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氣體生產的加快發展和氣體產品質量的...
環衛行業發展如何?環境衛生是指在人類身體活動周圍的所有環境內,控制一切妨礙或影響健康的因素。由于人口之激增與集...
KK集團發布的月度簡報顯示,2023年1月,集團旗下“美妝潮流零售品牌”調色師單店GMV同比增長超40%,單日業績創480天G...
票務代理主要從事進出口代理、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廣告設計與代理、圖文設計制作、廣告發布、旅客票務代理、銷售...
減速電機是指減速機和電機(馬達)的集成體。這種集成體通常也可稱為齒輪馬達或齒輪電機。通常由專業的減速機生產廠,...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