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服務是提供知識產權“獲權、用權、維權”相關服務,促進知識產權權利化、商用化、產業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新興業態。知識產權服務業最重要的價值不是直接體現在經濟貢獻上而是體現為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作用。
知識產權服務是提供知識產權“獲權、用權、維權”相關服務,促進知識產權權利化、商用化、產業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新興業態。知識產權服務業最重要的價值不是直接體現在經濟貢獻上而是體現為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作用。
目前,中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過7.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86.5萬人,年營業收入超過2250億元。知識產權服務業機構數量的不斷增長、業態的不斷豐富、規模的不斷壯大,為知識產權運用快速發展、生態加快形成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撐保障。
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是提升我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互聯網+”為知識產權服務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歷史機遇。互聯網+知識產權”就是利用互聯網連接要素的方式,剔除包裹在知識產權服務之外的非必要附屬物。
2019年商標注冊申請代理量排名前30家的代理機構中,20家左右以“互聯網+”平臺為模式。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于專利預警、分析咨詢、文獻翻譯、知識產權維權證據收集等領域。部分從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機構開始推出了線上精品課程。
深入知識產權服務鏈條中的細分領域的服務機構不斷涌現。例如,某軟件開發公司利用熟悉芯片產業技術發展的優勢,向知識產權領域拓展業務,為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提供本領域專利侵權分析咨詢服務。
調查顯示,27.4%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積極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提供知識產權服務,包括:開發科技專利情報軟件應用于專利導航等知識產權服務;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專利文獻語義檢索軟件和智能翻譯系統;通過“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優化知識產權侵權信息網絡檢索系統,及時發現侵權線索,保障創新主體利益。
“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模式快速發展。部分傳統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建設“互聯網+”全流程業務平臺,廣泛獲取客戶、改造服務流程、改善服務體驗。“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模式在商標代理領域已成為主流模式。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于專利預警、分析咨詢、文獻翻譯、知識產權維權證據收集等場景,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標準化、精準化、智能化,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專業機構從事特定產業的專利侵權分析咨詢、海外訴訟許可談判盡職調查等細分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分工日益細化、服務鏈條不斷延伸、服務效率顯著提升。
由于知識產權服務與經濟、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大量的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資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其他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受到司法資源、教育資源、產業資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導致知識產權法律服務水平較京、滬兩地仍有不小差距。
在四大經濟區域中,東部地區的知識產權平均水平分界線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知識產權發展指數平均得分為85.36。相比之下,西部地區的知識產權發展指數平均得分為77.10,在四大區域中墊底。經測算,2022年全國各地區發展指數與人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71,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
知識產權服務與經濟的特殊聯系使得前沿行業往往也是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的重點市場。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也提到了要加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基礎軟件、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探測等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這九大產業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也為知識產權法律服務提供了未來方向指引。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報》統計分析顯示:
第六章 版權登記保護發展分析
第一節 文字作品版權保護發展分析
一、文字作品版權保護現狀
在國家版權局指導下,中國版權協會文字版權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成立儀式上,文字版權工委和閱文集團共同發起,聯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騰訊、百度、搜狗等多家版權單位發出“閱時代·文字版權保護在行動”聯合倡議,呼吁保護原創,尊重版權,讓數字內容產業保持生機活力。
此舉標志著文字版權保護將進一步加強,通過搜索引擎、瀏覽器入口等多方平臺聯動,切斷盜版網站內容傳播鏈條,建立健全正版內容保護機制,有效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進步,中國數字內容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產業實力不斷增強。但與此同時,盜版也變得更加隱蔽化,在搜索引擎、瀏覽器入口、應用市場、社交媒體等多渠道進行快速推廣與傳播,增加了維權難度。
數字時代的文字版權保護現狀不容樂觀。盜版行為破壞了作者以及正規內容版權方直接利益,更嚴重阻礙了產業健康發展。如何加強保護,建立和完善法律監管機制,成為業界面臨的緊迫問題。
二、文字作品版權侵權情況分析
數字時代的文字版權保護現狀不容樂觀。盜版行為破壞了作者以及正規內容版權方直接利益,更嚴重阻礙了產業健康發展。如何加強保護,建立和完善法律監管機制,成為業界面臨的緊迫問題。
2020年,醞釀近10年的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正式啟動,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擬加強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成為亮點。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稱,隨著作品創作內容與表達方式的日新月異,利用先進技術侵犯著作權的手段也不斷翻新。攜手打擊盜版,營造良好的網絡版權環境,已成為業內普遍共識。
傳統的維權舉措已經無法滿足數字時代版權保護的需求,要將‘單打獨斗’的定向維權升級為廣泛合作的行業生態治理,產業鏈各方協同發力,積極探索并建立正版內容保護機制。
打擊盜版是一場全行業的持久戰。此次聯合倡議提出,參與委員會的多方平臺和企業將積極支持配合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協會相關工作,加強各版權平臺方協調配合和信息溝通,形成導向清晰、標準明確、嚴謹規范的保護機制;對盜版組織和個人采取更有力的打擊措施和更全面的維權行動,維護廣大作者權益,共同推動數字內容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倡議書也呼吁行業合作與社會共治,提升社會各界尊重原創、保護文字版權的意識。
盜版已成為阻礙網絡文學繁榮發展的“毒瘤”,而加強行業自律是推動版權保護工作更上層樓的關鍵之舉。應持續發力文字版權保護,上下游平臺聯手,合力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保護好作者的創作熱情。
三、文字作品版權登記情況分析
圖表:2017-2019年文字作品版權登記情況分析
數據來源:國家版權局
在網絡時代保護文字版權,通過“文字版權保護在行動”等推動文字版權更廣泛運用傳播,具有良好示范帶動意義,將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2019年國家版權局文字作品版權登記為179314件,35.5%。
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報》。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費率改革下競爭加劇 基金代銷風起云涌鳳凰金信(海口)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近日遭注銷...
原油期貨收盤走低11月16日消息,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幅超預期,同時全球最大產油國的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水平以及亞洲...
中國光伏產能過剩了嗎?工信部回應中國光伏產能過剩了嗎?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15日表示,當前中國光伏行業確實...
金融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它由很多要素構成,包括金融市場、金融機構與金融工具等。這個系統存在的目的就是讓資金...
2023年1-9月我國造船完工量307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0.6%;新接訂單量573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6.7%;手持訂單量13393...
隨著國內醫藥、膠囊、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產業的發展,明膠需求量不斷增長。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明膠及其衍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