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行業需求如何?未來大氣污染市場發展潛力有多大?大氣污染防治面臨嚴峻形勢:一是“十四五”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了以降塵量為主要指標的攻堅階段;二是北方地區冬季煤煙型污染問題突出;三是機動車污染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日益明顯,重污染天氣過程頻繁出現
大氣污染行業需求如何?未來大氣污染市場發展潛力有多大?大氣污染防治面臨嚴峻形勢:一是“十四五”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了以降塵量為主要指標的攻堅階段;二是北方地區冬季煤煙型污染問題突出;三是機動車污染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日益明顯,重污染天氣過程頻繁出現。未來一段時期,受氣候變化、能源消費結構、產業布局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仍不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仍處于高位。
2023年上半年中國pm2.5濃度上升原因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中國pm2.5濃度仍下降了15%,優良天數比例提高了1.3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總的趨勢呈明顯改善。2023年上半年中國pm2.5濃度上升原因主要是:
一是2022年同期基數較低。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國pm2.5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為近8年同期最低。
二是2023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受亞洲冬季風周期性活躍影響,中國沙塵過程明顯增多,上半年達到37次,其中15次為大范圍沙塵過程,為15年來同期最多,沙塵過程使全國優良天數比率損失了5.4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上升了1.4個百分點。
三是排放有所增加。隨著疫情后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長,污染物排放也隨之增加。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大氣污染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
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新的一年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對此,大氣污染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協同性,我國能源活動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是同根同源同過程,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也會相應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據了解,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結構調整,我國已實施了一系列減排大氣污染物的措施。
2022年與2013年相比,全國燃煤鍋爐從原有的52萬臺減少到現在的不足10萬臺,農村散煤治理也完成3500萬戶,總共減少煤炭消費約5億噸,協同減少二氧化碳10億噸。在這些措施行之有效的情況下,“十四五”期間肯定還會持續堅持。
首先,在大氣污染源治理方面,各地方政府嚴格執行環保政策,加強對重污染產業的整治,推動工業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改造。特別是對高排放和高污染企業進行限產、淘汰,積極引導這些企業轉型升級。通過這些努力,大氣污染的源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大氣質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次,在交通領域,各地方政府加大了對車輛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動新能源車輛的推廣使用,鼓勵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機動車出行。
同時,加強對機動車排放的監管,對不合格車輛及時進行處罰和整改。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減少了交通領域對大氣污染的貢獻。此外,大氣污染防治中,提高居民環保意識也是重要的一環。政府加強了環保宣傳教育,引導居民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同時,推動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新興生活方式,鼓勵居民主動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大氣治理是“十四五”時期環保產業重要發展領域之一,其關鍵是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以及溫室氣體協同減排。
目前,我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的排放量尚處于高位。“十四五”期間,VOCs已經取代二氧化硫成為大氣環境質量的約束性指標之一,我國大氣污染防控的重點已經轉移到PM2.5和臭氧污染的協同控制上。
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關鍵環節。具體行業看,電力、熱力生產供應、金屬礦物制品是工業源的“三巨頭”,其中,電力行業是最為嚴重的領域,對電力行業的氣體排放物進行凈化、處理是解決國內大氣問題的重中之重。
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達到或超越歐美發達國家標準,火電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多次修訂、不斷加嚴,直到火電廠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受此驅動作用,國內靜電除塵器、低低溫電除塵器、濕式電除塵器、袋除塵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半干法脫硫等工業煙氣治理技術總體已經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技術實現國際領先,工程應用業績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根據發達國家的大氣污染治理經驗,煙氣除塵、煙氣脫硫、煙氣脫硝和 VOCs 治理市場是依次爆發的關系,前面三個市場發展完善和進入平穩增長期后,煙氣治理核心市場轉變為 VOCs 污染治理市場,VOCs 防治相關技術和市場需求將會集中爆發。中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市場正在經歷與發達國家類似的成長過程,從中長期來看 VOCs 污染治理市場將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
未來5年大氣污染治理仍是我國環保的重點攻堅方向。預計到2025年大氣污染治理年市場規模約3200億-3600億元。
大氣污染行業報告是從事行業投資之前,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評估項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對策等,為大氣污染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研究性報告。以闡述對行業的理論認識為主要內容,重在研究行業本質及規律性認識的研究。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大氣污染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想要了解更多大氣污染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大氣污染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第三方物流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第三方物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第三方物流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第三方物流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目前精釀啤酒相關企業5800余家,僅今年1-9月新增注冊企業達1500余家,同2022年相比上漲38% ;從增速來看,精釀啤酒2...
烘焙食品行業是近幾年食品領域比較火熱的賽道之一,隨著居民飲食結構的變化,人均消費水平的上升,蛋糕、面包等烘焙糕...
隨著中國消費者追求健康和美味的需求不斷增長,堅果和零食市場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這篇文章將探討天貓零食堅果類目...
磷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受益于動力電池和儲能等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磷酸鐵鋰的需求不斷增長。隨新能源板塊磷酸鐵鋰與六...
隨著冶金需求的上升,燃燒器開始得到應用,20世界80年代,低氮燃燒器成為了主流;至今,隨著燃燒器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
食用油也稱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由于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