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3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進行,抗體偶聯藥物(ADC)也是個熱門品種,國內獲批上市的多款ADC抗腫瘤藥均出現在此前的初審名單。藥明合聯董事長陳智勝表示,藥明合聯是服務型公司,加上客戶來自全球,所以醫保談判這類政策對公司影響比較小。
11月17日,2023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進行,抗體偶聯藥物(ADC)也是個熱門品種,國內獲批上市的多款ADC抗腫瘤藥均出現在此前的初審名單。藥明合聯董事長陳智勝表示,藥明合聯是服務型公司,加上客戶來自全球,所以醫保談判這類政策對公司影響比較小。
由于ADC藥物的成本較高,也希望不要把價格壓得特別低。藥明合聯是全球第二大從事ADC等生物偶聯藥物的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11月17日當天正式在港股上市。
近日,根據在《自然》(Nature)雜志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CD300ld靶點有望成為腫瘤免疫治療新的理想靶點。靶向CD300ld能夠通過抑制PMN-MDSCs的募集和功能,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從而產生廣譜抗腫瘤效果。
抗腫瘤藥為治療腫瘤疾病的一類藥物。近年來,分子腫瘤學、分子藥理學的發展使腫瘤本質正在逐步闡明;大規模快速篩選、組合化學、基因工程等先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加速了藥物開發進程;抗腫瘤藥物的研究與開發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抗腫瘤藥是指對殺滅或消除惡性腫瘤細胞而起作用的藥物。
抗腫瘤藥物市場最顯著的特點是品種繁多,作用機理、適用癥及臨床使用中有著較強的針對性和差異性。目前我國抗腫瘤藥物主要包括代謝類、植物類、烷化劑類、抗生素類、鉑類、激素類、單抗類等,以及輔助用藥免疫刺激劑等。
當今抗腫瘤藥的發展戰略有以下幾點:(1)以占惡性腫瘤90%以上的實體瘤為主攻對象;(2)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活性成分;(3)針對腫瘤發生發展的機制,尋找新的分子作用靶點(酶、受體、基因等);(4)大規模快速篩選(High-through put screening);(5)新技術的導入和應用:組合化學、結構生物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基因工程、DNA芯片、藥物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與藥理學結合)等。
據世界衛生組織IARC發布的《2020世界癌癥報告》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僅中國新發癌癥就有457萬人,占全球23.7%,中國癌癥新發人數遠超世界其他國家。
意味著,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癥患者中,中國人占將近24個。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癥,每分鐘就有將近5人死于癌癥。受人口老齡化和癌癥人口增加等因素推動,腫瘤藥物市場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由832億美元增長至143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6%。自2016年至2021年,抗腫瘤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從937億美元增長至180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5%。
市場的穩步增長與不斷擴大的患病人群以及持續提升的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支付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與此同時,以免疫療法和靶向精準治療為代表的創新療法及創新藥物的出現為治療癌癥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抗腫瘤藥物的市場規模。
抗腫瘤藥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創新藥的開發是一項漫長、復雜和昂貴的過程,需要歷經數年的研發,投入上千萬美元到上億美元。
國際歐美醫藥巨頭起步較早,憑借著技術研發形成的專利壁壘以及較強的資金實力,在全球創新藥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壟斷地位,獲取了行業內的大部分利潤。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抗腫瘤藥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抗腫瘤藥的政策鼓勵以及傾斜、藥品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建立,越來越多的資本涌入創新藥行業,催生了一大批創新藥研發企業,并形成了諸如公司、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一些國內第一梯隊的創新藥研發企業。
隨著國內創新藥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國產的抗腫瘤藥在產品性價比高、效果穩定可靠、地緣等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在國內醫院的臨床使用率也隨之逐漸增高。
隨著人類壽命的提高、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醫療衛生總支出的持續增加,抗腫瘤用藥市場必將進一步擴容,而在企業的不懈研發與政策的不斷支持之下,腫瘤藥在市場中的份額也將不斷上升,并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當下抗腫瘤治療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很多未滿足的需求。并且根據2021年創新藥物上市情況,抗腫瘤藥物領域熱度不減。
據統計,2021年NMPA共批準83款新藥,創下了自2016年藥品審評審批改革以來的新高。據數據顯示,新藥研發最為活躍的領域為抗腫瘤,管線占比達到67%。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惡性腫瘤的五年生存率已經從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但依然遠低于美國的66%。
整體與發達國家依然存在較大差距。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癌癥發病的前幾位惡性腫瘤大部分預后較差,而美國人可以使用更具革新性的藥物,在整體生存率方面獲得顯著益處。尤其是一些較罕見、預后較差的腫瘤,基礎研究和相關醫院的科研實力對病人的生存機會影響極大。
另一方面,我國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人群還相對比較少,大眾主動參加防癌體檢的意識還不夠強,大多數患者在發現癌癥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了,治療效果比較差。
數據顯示,2022年伊始全球研發管線數量已突破2萬大關,較2021年增長了8.22%。以抗腫瘤藥物為首,包括神經領域及抗感染藥物在內的各治療領域藥物數量均有所增長。
在Top25治療類別中,抗癌免疫藥物連續第四年占據最大份額。全球腫瘤患者數量龐大,隨著新治療手段的不斷出現,腫瘤藥物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帶動整個市場快速增長。
預計未來全球腫瘤藥物市場將持續增長,于2024年達到2444億美元,2019年至2024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2%;于2030年達到3913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2%。預計到2027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億美元,腫瘤和免疫領域將帶來明顯的高增長。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抗腫瘤藥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抗腫瘤藥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抗腫瘤藥(anti-tumor drug)為治療腫瘤疾病的一類藥物。近年來,分子腫瘤學、分子藥理學的發展使腫瘤本質正在逐步闡明;大規模快速篩選、組合化學、基因工程等先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加速了藥物...
查看詳情
國際數據公司 (IDC)發布的《中國汽車云市場(2023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3上半年中國汽車云市場整體規模達到4...
11月16日,Mysteel指出,本周呂梁煉焦煤市場偏強運行,市場成交火熱,價格均有上漲。此前東泰集團部分煤礦停產。期貨3...
Rapidus、東京大學將與法國半導體研究機構Leti合作,共同開發電路線寬為1納米級的新一代半導體設計的基礎技術。雙方的...
據IT之家 11 月 16 日消息,知名蘋果產品爆料者Kosutami今天在X平臺發布貼文,聲稱蘋果公司將在iPhone 16/Pro系...
工業硅是純度比較高的硅,雖是非金屬但外表閃耀著亮麗的金屬光澤,故又稱金屬硅。金屬硅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
2022/2023年度美國棉花種植成本與國內一樣大幅上漲,約1115.7美元/英畝,較上一年度上漲約35%,但最終采購價格卻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