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有54個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6個。 67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家的園區,較上年增長2個,49個進出口額超過5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9個。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千億元級園區超半數,共有54個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園區,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嚴峻
《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百強園區中,國家高新區占52席,國家級經開區為48席。1-20名中,國家高新區數量達13席。21-70名中,國家高新區占27席,國家級經開區占23席。71-100名中,國家級經開區占18席。百強園區中千億級園區已達54個,較上年增長6個。
《報告》顯示,今年共有54個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6個。 67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家的園區,較上年增長2個,49個進出口額超過5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9個。
百強中52家國家高新區的企業營業收入達379336億元,占所有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的77%;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92714家,占所有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81%;入榜經開區的出口額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出口的60%。
區域分布方面,報告顯示,江蘇省占19席,其后依次為廣東省、浙江省、湖北省、山東省,入榜園區數量分別為9席、8席、8席、7席。甘肅省、青海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西藏自治區未有園區入榜。從區域實力看,1-30名中,江蘇省占6席,在發展質量和數量方面保持高位,與廣東省(4席)、山東省(4席)共同組成園區百強的“頭部陣營”。
東部地區的北上廣領先園區保持優勢,江蘇、浙江需重點關注腰部園區。中部地區總體實力持續提升,安徽、湖北兩省進位明顯。西部地區省會城市頭部園區相對穩定,整體略有下滑態勢。東北地區遼寧領跑東北地區,各省分化較為明顯。
目前園區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高新區區域發展失衡加劇、經開區創新發展壓力較大等六個問題。
百強園區中,入圍數量、經濟總量、進位情況等反映出區域發展不平衡呈減緩態勢,但西部園區發展仍較弱。從入圍數量看,2023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入圍園區數量分別為57、21、15、7家,相比2022年,東部減少2席,中西部分別增加1席,但西部數量仍較少。從經濟總量看,2022年、2023年東部入圍經開區GDP分別是中西部的1.78倍、1.71倍,東部入圍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分別是中西部的1.82倍、1.73倍,差距仍較大但有所減小。從進位情況看,以湖北、安徽、江西等為代表的中部地區進位較為明顯,西部進位不明顯。東部地區中,江蘇、山東和浙江腰部和尾部入圍園區位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顯示:
高新區推動園區經濟再上臺階
今年以來,昆明高新區堅持大抓發展、大抓產業、大抓項目不動搖,強化黨建統領目標管理、問題管控、結果導向,扎實抓好各項工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產業發展的集聚地、科技創新的排頭兵,高新區主要領導要求,堅決做到上半年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努力完成年度各項指標任務,推動園區經濟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再上臺階。
上半年,高新區堅定不移推動工業發展,穩住經濟發展大盤。高新區在春節前夕就召開了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運行調度暨“穩增長、開門紅”工作部署會,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加速度”的精神狀態,早部署、早謀劃、早發力;出臺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方案、園區經濟回穩向好18條、培育和扶持企業升規納統工作方案,確保全年經濟工作起好步、開好頭。
高新區堅持“項目為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全面落實“鏈長制”工作要求,建立重點項目常態化管理機制,搭建重點投資支撐項目庫,充分發揮部門包保責任制作用,了解項目建設進展和存在問題,做到月初有計劃、月中有預警、月末有調度。
高新區樹立“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理念,認真落實“大調研”工作要求和“三個聽取”行動,加大領導干部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工作力度,開展“一把手走流程、企業接待日、政企同心談”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回應企業訴求,解決企業問題;探索環評審批與排污許可流程融合、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次辦”、構建重大項目審批服務綠色通道機制、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等,實施“容缺審批+承諾制”,切實提高審批效率;壯大經營主體,撥付企業扶持專項資金1.67億元。
高新區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發展方向,深入貫徹“三新一高”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深入剖析2022年度火炬綜合評價排名下滑原因,直面問題,緊扣“對照先進”、立足“找人之長”要求,精準對標對表,迅速對“進位爭先”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出臺“進位爭先”三年行動計劃與年度工作方案,錨定2023年火炬統計上報目標,按照“二級指標—責任部門—重點企業”的工作路徑,建立立體式調度機制,周周聽進展、強調度,抓好火炬指標數據上報工作。高新區積極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今年一季度,安排財政資金1862萬元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國家高新區增加至178家
國務院批復同意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定名為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至此,國家高新區增加至178家。
國務院要求,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努力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有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據了解,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實行“一區四園”管理模式,以阿克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阿拉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核心區,輻射帶動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一師六團產業園,升級后規劃面積為13.94平方公里。
近年來,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持續做好“依托資源”“依靠科技”兩篇文章,形成了紡織服裝、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科技資源持續集聚,產城融合發展加速推進,特色產業體系初具規模。
“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是國家‘一帶一路’向西開放和連通歐亞國際經貿大通道的橋頭堡,是輻射亞歐大陸的門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巴經濟走廊重要戰略支點。該高新區所在地區石油、天然氣及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西域特色的棉、果、瓜、畜、草等物產資源豐富,風光熱資源豐富,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的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2022-2027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
查看詳情
2023年,北京寫字樓全市新租面積環比下降21%。在新租交易中,近7成交易數量來自搬遷,且搬遷路線以同區或者鄰近區域6...
我國海洋經濟穩中有進,多地也在加速優化海洋經濟的產業結構。海洋產業結構也持續優化。隨著需求不斷升級,海洋新興產...
沒食子酸,化學名稱為3,4,5-三羥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O5,是一種多酚類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掌葉大黃、大葉桉、山茱...
硝酸,化學式為HNO3,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的一元無機強酸,是六大無機強酸之一,其水溶液俗稱硝鏹水或氨氮水。...
智能制造產業智能制造是指工廠將生產設備、無線信號連接和傳感器集成到一個生態系統平臺中,這個生態系統可以監督整個...
錳是銀白色脆性金屬,元素符號Mn,純凈的金屬錳比鐵稍軟,含少量雜質的錳堅而脆,在潮濕的地方會氧化。錳在自然界中廣...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