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5日,中國氣象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強化高層互訪、日常聯絡、信息交互、交流學習和人才培養等合作機制,加快推進新型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和自主創新,支撐氣象高質量發展。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5日,中國氣象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強化高層互訪、日常聯絡、信息交互、交流學習和人才培養等合作機制,加快推進新型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和自主創新,支撐氣象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推進國產化高性能計算系統在氣象領域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氣象預報服務中的應用、氣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用、氣象行業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以及氣象服務在華為終端的應用。
據華為官網7月6日發布消息稱,華為云盤古氣象大模型研究成果在《自然》正刊發表。數據顯示,這是近年來中國科技公司首篇作為唯一署名單位發表的《自然》正刊論文。《自然》審稿人對該成果評價稱:“華為云盤古氣象大模型讓人們重新審視氣象預報模型的未來,模型的開放將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華為云表示,華為云盤古氣象大模型是首個精度超過傳統數值預報方法的AI模型,速度相比傳統數值預報提速10000倍以上。
目前,盤古氣象大模型能夠提供全球氣象秒級預報,其氣象預測結果包括位勢、濕度、風速、溫度、海平面氣壓等,可以直接應用于多個氣象研究細分場景,歐洲中期預報中心和中央氣象臺等都在實測中發現盤古預測的優越性。華為云區域氣象預報大模型加速落地。
據華為官網10月8日發布消息稱,華為云宣布將聯合深圳市氣象局,致力于打造區域氣象預報大模型,探索強降水等氣象要素預報新技術,提供深圳及周邊區域高分辨率中短期氣象預報產品。該區域氣象大模型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中短期強降水等氣象要素預報精度和模型運算速度。
華為官網截圖接下來,華為云盤古團隊和深圳市氣象局將基于盤古全球氣象大模型,采用更高效的計算方式,打造更精細的深圳區域氣象預報大模型,積極探索并提高包括降雨在內的各氣象要素精細預報能力和時效。
據了解,此前,華為云與深圳市氣象局已簽署深度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超大城市氣象精準預報、智慧城市氣象服務的突破性創新。通過本次合作,深圳區域氣象預報大模型有望盡快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應用于氣象災害預報預警、防災減災決策等場景中。
2022年,孟晚舟曾表示,企業數字化落地需要“端、邊、管、網、云”的協同,華為云將基于ICT的技術積累,持續踐行“一切皆服務”戰略。她指出,華為云未來將力爭發展超過100萬家合作伙伴,聯接超過1000萬開發者,服務1000萬企業客戶,努力成為行業數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
在今年9月22日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云全球生態部總裁康寧表示,目前,華為云全球開發者數量已超過500萬,合作伙伴42000多家,云商店應用已達10000多個,超過21000家客戶、伙伴申請盤古測試。
華為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4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9%,凈利潤356億人民幣,凈利潤率5.5%。華為云在2022年實現收入453億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11月30日,以“踐行深度用云,加速智能升級”為主題的華為云行業高峰論壇2023在北京開幕。會上,華為云推出業界首個大模型混合云,并發布《深度用云展望 2025》白皮書及深度用云行動計劃。
華為混合云總裁尚海峰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大模型時代,華為云致力于成為政企智能升級首選伙伴。希望基于華為云Stack提供的豐富的云服務和盤古大模型的強大能力,讓AI的建設、開發和運營更簡單,讓每個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專屬大模型”。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不斷走深入實,再加上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浪潮的促進與帶動,算力這一數字經濟時代新型生產力的加速作用進一步凸顯。云計算板塊個股走弱,金山辦公、中際旭創、中科曙光、新易盛、寶信軟件等跌逾2%。
受盤面影響,跟蹤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的云計算ETF、大數據ETF跌近2%。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50只業務涉及提供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服務以及上述服務相關硬件設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有券商表示,目前我國上云企業累計超過380萬家,但與美國、歐洲相比,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新基建、東數西算等政策影響下,中國云計算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云計算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協同發展云服務與邊緣計算服務”,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同時指出要“加強面向特定場景的邊緣計算能力”。
云計算最早通過網絡將分散的ICT資源集中起來,以云服務形式為客戶提供按需資源,極大改變了社會工作方式與商業模式。而借力于云端算力資源與端側數據處理的協同應用,云端智能產品得到了快速發展。
云計算產業鏈中,云服務提供商開發云產品并提供相應的服務。上游產業是基礎設施提供商,將設備服務器、路由器和交換機銷售給IDC制造商或直接銷售給云服務提供商,云計算下游面向傳統行業和個人用戶,如互聯網、政府、金融等。
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云事業部總裁曹鵬認為,云計算行業是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需要大量的既懂技術又懂產業的應用型人才,京東云作為京東集團的技術底座,在電商活動、超大規模產業鏈協同等超復雜的業務場景中,鍛煉出了一批優秀的技術人才,打磨出行業領先的云計算技術,京東云愿意提供來自產業一線的技術經驗,攜手合作伙伴共同建設完整的教培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助力教育模式的健全完善。
隨著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等應用的落地,海量的終端設備實時產生數據,集中式云計算在帶寬負載、網絡延時、數據管理成本等方面將愈發顯得捉襟見肘,難以適應數據頻繁交互的需求,邊緣側的價值進一步凸顯。
邊緣計算可在本地提供IT服務、計算能力,減少上傳的數據量、節省網絡操作、服務交付的時間延遲,提高傳輸效率,讓海量數據實現本地存儲、處理、分析、決策和執行。企業可以選擇將算力下沉至更貼近設備端的邊緣計算,衍生出端-邊-云的協同新模式。
在云計算高速發展的同時,邊緣計算需求激增。根據STL Partners邊緣計算關鍵數據統計,到2030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445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8%。
隱私保護技術(PET):通過保護用戶隱私,PET將允許在云中安全處理數據。確保消費者數據安全管理并符合監管規定的必要性將繼續推動2024年的發展。改善隱私的技術將涵蓋各種技術,如數據匿名化、加密和安全計算以保護隱私。
數據加密:為了應對對隱私和數據保護的日益重視,2024年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改進的加密和數據保護功能上。
云提供商將優先考慮強大的加密技術、安全的密鑰管理和合規工具,以幫助其客戶按照法律要求保護敏感數據。精通加密技術、云安全服務和合規管理系統的云基礎設施將見證對受保護數據的需求增長。
集成云環境:由于數字生態系統目前面臨的復雜前景,云基礎設施將在2024年看到服務和提供商的融合。有了如此多的供應商、技術和服務,企業將需要集成的云解決方案來簡化其云操作。由于這種整合趨勢,云服務提供商將被迫提供更簡化、用戶友好的服務。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云計算行業報告對中國云計算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
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云計算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云計算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云計算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從本質上說,云計算是一種資源和服務共享的方式,在云計算平臺,硬件資源、網絡、應用環境都可以被隨時隨地、按需按量地分配調用。符合上述理念的IT服務都可以叫做云計算服務。云計算是當前數字...
查看詳情
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2000萬輛,代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實力的崛起。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
6月中旬以來,多地出現高溫天氣,用電負荷持續走高,近期最大負荷已突破9億千瓦。國家能源局預計,今年全國最大負荷將...
高精度地圖(high-Precision Map)作為除復雜傳感器之外的無人駕駛車輛最核心的技術之一,已成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2...
據中證報報道,當地時間周二,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從明年1月開始,將把售價低于15美元的服裝產品的賣家的交易費5...
氧化鈣,化學式為CaO,俗稱生石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物理性質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純者為灰白色,含有雜質時呈淡黃色8...
分布式光伏應用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實施“千...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