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三大項目”未來每年投資1萬億至2萬億,新增投資約占50%,對年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約為0.4%—1%。預計未來十年城中村改造投資在4萬億至6萬億的區間內,平均每年可以產生4000億-8000億的投資
房地產“三大項目”未來每年投資1萬億至2萬億,新增投資約占50%,對年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約為0.4%—1%。預計未來十年城中村改造投資在4萬億至6萬億的區間內,平均每年可以產生4000億-8000億的投資;“平急兩用”項目總投資較難估計,每年的投資額預計將小于4000億元;目前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年均1萬億左右。
北京部分新房項目“漲價”。房企也普遍感受到了市場的回暖,購房者的信心逐漸增強。以龍湖為例,公司北京區域相關負責人告訴,在北京,龍湖旗下的玉壺井、西上、云鶴硯、九里洗塵、細湖月等項目,都是實實在在的感受。 為了市場的復蘇。 2月各項目訪問量環比增長50%-90%。 大部分職業顧問每天接待10多批客戶,很多次接待到凌晨,而且經常有多個客戶搶購同一套套房。 目前市場以改進型客戶為主,其中大部分是換機需求。 地段較好、產品能力領先、滿足改善需求的房源相對稀缺,銷售相對火爆。
談及該項目最新優惠優惠,上述項目銷售人員直言,目前每周推出5套左右特價房。 去年開盤時,特價房低至420萬即可簽約,而現在的特價房最低需要445萬?!?/p>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穩市場政策措施加快落實,住房需求進一步釋放,武漢房地產市場整體加速回暖。4月6日,從武漢市房管局獲悉,1至2月武漢新房銷量超2.2萬套,2月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環比均大幅增長;3月份新房二手房銷量均創新高——新房日均成交套數超550套,二手房成交量同比翻倍。
數據顯示,3月份武漢商品房銷售面積199.6萬平方米,較上月增長25.6%,較去年同期增長39.6%。新建住房銷售面積172.3萬平方米,較上月增長22.8%,較去年同期增長50.6%。商品房銷售套數17111套,較上月增長21.5%,較去年同期增長30.8%。新建住房銷售套數14643套,較上月增長17.9%,較去年同期增長41.2%。商品房日均銷量超550套,其中有20天單日銷量超500套,12天單日銷量超600套。
不僅新房銷量加速增長,二手房銷量也翻倍,創近年來單月新高。3月份武漢二手房成交面積126.6萬平方米,較上月增長68.9%,較去年同期增長120.2%。成交套數12786套,較上月增長66.2%,較去年同期增長119.5%,日均成交量超410套。
2023房企預判樓市趨勢性回暖
在經歷了行業大洗牌之后,上市地產公司陸續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過去的“三高”(高周轉、高杠桿、高負債)發展模式已成為過去式,行業正處于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未來地產行業的走勢,多家開發商給出了自己的預判。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保利發展董事長劉平認為,市場處于趨勢性回暖中,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回暖,3月份熱度小幅回落??紤]購房者對購買力及收入預期的改善、對行業信心修復需要時間,市場的復蘇仍需觀望。中長期來看,支撐房地產行業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房地產行業正處在由“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總體將表現出“趨勢修復、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新特征。房企將從規模高速增長向經營規模合理增長、經營質量有效提升轉變。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董事會主席郁亮則認為,目前對市場的分析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但其認為市場既沒有“狂飆”,也沒有“倒春寒”,對于現階段的市場,從萬科的視角,結論與去年類似,市場仍然處于溫和恢復的階段。郁亮認為,新房需求“上有天花板,下有保底線”。國內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已達40平方米,再加上近幾年大規模建設的住房也在陸續交付,在大量的供應下,新房市場無法再回到2021年歷史峰值。同時,在外部環境不發生突發性變化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市場仍能保持12億平方米左右的需求。
華潤置地(01109.HK)董事會主席李欣表示,春節以來房地產市場回暖明顯,從案場明顯能感受到顧客購房意愿提升。華潤置地前兩個月的簽約額同比上漲兩倍以上,雖然3月份略有下滑,但市場依然保持回暖的趨勢。從城市分化來看,主要表現在一二線熱點城市比較穩定,其他二線城市還處在止跌平緩復蘇的階段,三四線城市反彈跡象還不明顯。張大為認為,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面臨不小的壓力,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波動,整體出現分化和平穩復蘇的趨勢。
在招商蛇口(001979.SZ)2022年業績會上,招商蛇口董事長許永軍稱,“地產行業的四個紅利在逐漸消失或者減弱,過去這三十多年來推動地產發展的紅利,包括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人口的增長和房地產金融屬性,這些加起來形成了房地產的高速發展,但是這四個推動因素在減弱,未來地產的發展趨勢就是要綜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p>
中國房地產行業呈現供大于求的特點
在人口下降、城鎮化率放緩等因素疊加的背景下,中國房地產行業可能經歷一個漫長的下行周期。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特點,雖然在局部地區和部分一、二線城市還存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但大部分中西部地區和三、四線城市已經出現了過剩的情況。同時,2022年中國人口總數已經開始下降,這大大早于人們過去的預期。
中國城鎮化率已達65.22%,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已進入緩慢發展的階段。缺乏人口、城鎮化等基本面的支持,房地產市場調整和恢復的時間會更長。
報告指出,盡管中國經濟“去地產化”是中長期趨勢,但短期來看,房地產仍是重要的支柱產業,實現“軟著陸”很有必要。
報告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內部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上升,出口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進而對我國經濟實現疫后恢復性增長造成掣肘?;诖耍瑑妊h為主是發展的主基調,恢復和擴大消費將擺在優先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已經成為穩增長、擴內需、保民生的關鍵。
展望2023年,報告預計,房地產調控政策將邊際放松,小規模刺激會繼續推進、小步快走。隨著經濟復蘇,整體需求有望從二季度開始觸底反彈,然后逐步趨穩,不過,改善幅度還需觀察后續政策力度。
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存在較強恢復預期,房價有望穩中略漲,弱二線、三四線城市房價或延續下行態勢。全年房企債務風險有所緩釋,但還要繼續關注房企銷售及流動性風險情況。經歷本輪調整之后,房地產行業格局將逐步重塑,民營房企市占率可能會下降,部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房企將被重組整合。
《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房地產投資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房地產投資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碳酸鋰期貨的首次交割將進行12月13日,碳酸鋰期貨再度大幅波動,首行合約LC2401尾盤急速拉升,收盤報108550元/噸,較...
2023年白羽肉雞主產品市場價格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板凍大胸及大規格琵琶腿均價分別1...
家用血壓計,主要是用于家庭。家庭醫療保健已成為現代人的醫療保健時尚。過去人們測量血壓必須到醫院才行,而今只要擁...
高值醫用耗材市場將保持持續增長,預計2026年中國高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為3356億元,但受集中采購、進口替代等因素影響...
通過國內第三方工商注冊信息查詢機構-"企查查"查詢"醫療美容"結果顯示,通過"存q...
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卷煙吸食習慣也在發生一定的改變,我國卷煙消費群體消費檔次逐步提高,對高檔品牌的需...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