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相關部門持續完善通關、稅收、外匯等政策,創新監管模式,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行業組織和企業等積極參與“絲路電商”、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助力跨境電商出口行穩致遠。
2024年國際貿易市場怎么走?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貿易更新》報告顯示,2023年年底全球貿易額縮減約1.5萬億美元至31萬億美元以下,與2022年相比下降5%。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貿易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總體比較悲觀”。
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國內需求疲軟影響,2023年,德國進口和出口均明顯下滑,其中進口下降3.0%,出口下降1.8%。德國《世界報》網站報道稱,德國出口貿易正陷入危機。德國出口雖然在新冠疫情期間大減之后有過增加,但自2022年9月起一直下降。海外訂單萎縮讓人們對2024年無法抱有樂觀預期。
國際貿易是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球經濟增長和國家之間的聯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國際貿易,各國能夠分享資源、技術和知識,促進全球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國際貿易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顯示:
2024國際貿易產業現狀及發展展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近年來,跨境電商作為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活力和增長韌性,成為外貿領域的一抹新亮色。
據海關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既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又助力我國產品通達全球,成為外貿發展的重要動能。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我國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大發展空間,跨境電商出口正是其中一條重要路徑。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提出,“推動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鼓勵各地方結合產業和稟賦優勢,創新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帶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朱思翹認為,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長和貿易低迷的情況下,跨境電商依托靈活、高效、韌性的供應鏈,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物有所值的產品,也給全球貿易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
2023年,相關部門持續完善通關、稅收、外匯等政策,創新監管模式,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行業組織和企業等積極參與“絲路電商”、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助力跨境電商出口行穩致遠。
廣州海關結合企業需求推出“特殊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拼”監管模式,把同一消費者訂單中各類型電商商品合并成一個包裹,辦理出境通關手續,促進跨境電商全天候24小時通關順暢。2023年,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已累計監管出口跨境電商商品3.46億票,同比增長51.8%。
北京海關發揮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2個國際航空樞紐的優勢,開展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場內“連程直轉”、跨場“直連互通”,實現雙樞紐聯動,大幅提升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的流轉效率。
國際貿易包括進口、出口、轉口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國際貿易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國際貿易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具備核心競爭力,包括品牌、品質、價格、服務等。同時,企業需要關注國際貿易政策和規則的變化,以應對市場風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存在差異,企業需要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制定差異化戰略,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國際貿易涉及跨國物流,物流成本較高,企業需要優化物流環節,降低物流成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日發布《世界經濟黃皮書: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2024年世界貿易實際增速將高于2023年。
去年底,幾大國際組織都曾對2024年的世界貿易增速做出預測。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24年貿易增速將達到3.3%,高于2023年增速2.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貿易增速為3.7%,高于2023年1.7個百分點;世界銀行預測,2024年貿易增速為2.8%,高于2023年1.1個百分點。平均而言,三大國際組織預測的2024年貿易增速為3.3%,高于2023年1.4個百分點。當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同時,阻礙2023年經濟增長的因素在2024年仍將存在。鑒于核心通脹居高不下,各主要央行為抗擊通脹可能進一步采取加息政策,將繼續拖累經濟活動。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預測,2024年世界經濟增速分別為2.5%、3.0%和2.4%,遠低于2000—2019年的年均水平3.8%。因此,從周期性或需求因素來看,2024年世界經濟對貿易的拉動力依然較弱,與2023年基本相當。這是2024年世界貨物貿易難以強勁反彈的主要原因。
基于國際組織的預測,黃皮書認為,2024年世界貿易雖然不會強勁反彈,但增速高于2023年。分地區看,北美、亞洲和獨聯體國家的貨物貿易將表現相對較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國際貿易行業報告對中國國際貿易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國際貿易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國際貿易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國際貿易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稱為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球經濟...
查看詳情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少兒讀物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少兒讀物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
機床又稱工業母機,是用來制造機器的機器,應用廣泛,下游包括汽車、航天航空、 船舶、磨具、發電等設備制造,在國民...
21世紀以來,雖然我國電工鋼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超低鐵損取向電工鋼、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高效電機電工鋼等...
裝配機器人是柔性自動化裝配系統的核心設備,由機器人操作機、控制器、末端執行器和傳感系統組成。其中操作機的結構類...
一、生態農業引言生態農業是一種可持續的農業系統,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服務,以生產健康的食品,同...
銀發經濟又稱老年產業、老齡產業,指的是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而產生的專門為老年人消費服務的產業。銀發經濟大致分為日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