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是指以電子技術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軟件和服務為支撐,涵蓋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電子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外設、軟件和信息服務等領域的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是數字經濟的核心支撐,也是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
電子信息產業鏈
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電子產業)是研制和生產電子設備及各種電子元件、器件、儀器、儀表的工業,是軍民結合型工業,由廣播電視設備、通信導航設備、雷達設備、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電子儀器儀表和其他電子專用設備等生產行業組成,根據工信部電子信息產業公報統計,電子信息產業分為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
2023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在重重風險挑戰下,成功承壓企穩,持續發揮著工業經濟“壓艙石”“倍增器”“催化劑”重要作用,預計全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速將在3%左右,營收與上年持平。展望2024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政策供給紅利持續釋放,技術創新產業化進程即將加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繼續穩步提升,產業有望在增速進一步企穩的同時迎來更多新機遇。
一、國家層面政策
《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
目標: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重點任務: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優化產業結構,拓展應用領域。
《關于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目標: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升級。
政策措施:加強人才培養,優化創新環境,支持企業研發。
二、地方政府政策
廣東省《關于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目標: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強省,提升產業鏈水平。
具體措施:加大財政支持,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學研合作。
江蘇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目標:培育電子信息產業新增長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方向:發展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加強國際合作。
三、特定領域或技術政策
《關于促進5G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目標:加快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推廣,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
政策支持:優化頻譜資源配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跨界融合。
《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
目標:提升大數據技術研發和應用水平,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數字化轉型。
政策措施:加強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支持企業創新應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電子信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電子信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電子信息產業在未來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提升的技術實現方式,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背景下,到203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達到10%,預示著電子信息產業在未來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將繼續保持繁榮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家用電子產品在消費群體和市場上都有廣大的基礎,而且這一趨勢在2023年及以后將更加明顯。此外,新一代消費型電子產品也將不斷涌現,這些產品將借助移動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改變傳統消費模式,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智能服務。
5G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將進一步推動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
在移動通信市場上,5G技術將繼續主導市場發展及傳輸技術革新,同時帶動虛擬現實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等新興技術的應用發展,滿足市場需求。
信息安全將越來越受到關注
隨著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信息安全體系將在法律和政策上受到更強硬的要求,安全等級會更高,這將推動電子信息行業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對電子信息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AI被視為未來消費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其通過本地化部署和持續學習能力,可以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保護用戶隱私。AI技術的發展有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持續變革。
更多關于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電子信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電子信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隨著電子信息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電子信息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家電產業市場現狀分析3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文簡稱《行動方案》2...
中國回收報廢車行業內的企業競爭相當激烈,主要表現為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產品差異化競爭以及服務質量競爭等。企業之...
有色金屬全線上漲,滬銅、國際銅大漲。截至1:00收盤,滬銅主力合約漲2.74%,滬鋁主力合約漲0.26%,滬鋅主力合約漲0...
生物疫苗ETF緊密跟蹤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指數,國證疫苗生科指數由業務涉及生物科技產業的50家證券組成,反映滬深北交3...
短期內外價差修復仍為主邏輯,國內鄭糖上漲幅度可能超過原糖。目前國內的現實情況為累庫、消費淡季氛圍濃厚,暫時來看...
3月份進入傳統需求淡季,盡管基層小麥流通下降,但中儲糧及各級地方儲備輪換糧源持續投放,市場整體仍呈供大于需格局3...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