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行業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火鍋市場的連鎖化率也在不斷提升,從2019年的16.3%躍升至2023年的23.6%,并預計將繼續增長。這一趨勢表明,火鍋行業不僅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還吸引了大量的投資。
投資者對火鍋行業的興趣濃厚,主要因為火鍋作為一種適合多人聚餐、氛圍熱鬧的餐飲選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此外,火鍋行業的品牌化和連鎖化進程不斷加快,大型火鍋連鎖品牌如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布局,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優勢,也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回報預期。
火鍋作為一種擁有悠久歷史和廣泛受眾的美食,在當今的餐飲市場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一種飲食方式,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反映出消費者的口味偏好、社交需求以及市場的經濟活力?;疱佉云洫毺氐镊攘蛷V泛的消費者人群基礎,在市場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火鍋產業鏈上下游關聯情況
火鍋產業鏈覆蓋農牧業、食品工業和餐飲業三大行業,涉及多個生產部門。上游為農牧業原材料供應商,為中游或下游企業提供肉類、蔬菜等火鍋所需原材料;中游為火鍋調料及火鍋料供應商;下游為火鍋餐飲門店,面對消費者提供火鍋餐飲服務。
上游:常用原料包括肉制品、辣椒、香油等。大型火鍋連鎖企業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以保證食品安全、降低采購與配送成本。
中游:火鍋調味料包括火鍋底料與蘸料兩類,而火鍋料制品則以魚糜制品與速凍肉制品為主。火鍋連鎖品牌大多走過“經營火鍋優而賣底料”的道路,布局火鍋調味料不僅是縱深產業鏈的重要一步,更是看中火鍋調味料細分市場在中國巨大的潛在規模。
下游:主要有火鍋門店和方便火鍋兩大行業。前者即傳統火鍋餐飲業,滿足消費者外出火鍋聚餐的需求;后者是新興方面火鍋,作為火鍋行業標準化的快消品,方便火鍋解決了傳統堂食火鍋無法滿足的一人食、方便快捷等消費需求。
火鍋行業發展現狀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火鍋行業的發展現狀呈現出多元化、品質化、品牌化、智能化、健康養生及國際化等特征。火鍋產品豐富多樣,包括不同地域、口味和食材的火鍋品類,如川系火鍋、粵系火鍋、北派火鍋等。同時,火鍋行業在食材、鍋底、調料等方面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智能化設備的引入也提升了顧客體驗,降低了人力成本。例如,智能點餐系統、智能廚房設備等的應用,使得火鍋店的運營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此外,火鍋行業還與娛樂、旅游等行業合作推出特色火鍋體驗活動,與農產品種植、加工等產業融合,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
火鍋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官方數據顯示,全國火鍋市場銷售額連年攀升,在整個餐飲市場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火鍋店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火鍋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消費者人群基礎,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
消費者對于火鍋的消費頻次也較高,有超過45%的消費者表示每個月會吃幾次火鍋?;疱佔鳛橐环N高品質、社交性強的餐飲形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朋友聚會、家庭聚會等社交場景成為火鍋消費的主要場景。
火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品牌格局逐漸形成。一方面,知名火鍋品牌通過連鎖加盟、拓展市場等方式迅速擴大規模;另一方面,眾多地方特色火鍋品牌也在逐步崛起,共同構成了火鍋市場的競爭態勢。
火鍋行業企業運營情況因品牌、地域、市場規模等因素而異。一些知名品牌如海底撈、巴奴等憑借強大的品牌實力、完善的服務體系和豐富的產品線,占據了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有一些中小品牌通過差異化競爭、特色化發展等方式在市場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重點企業情況
海底撈: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4年,四川著名商標,川味火鍋領先者。以火鍋味美與特色周到服務而聞名,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跨地區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海底撈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百余家直營連鎖餐廳。
呷哺呷哺:源自臺灣,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時尚小火鍋品牌。1998年創立于北京,由北至南,覆蓋中國十五個省份的50多個城市,至今在中國擁有超過700家的直營餐廳,是中國十大火鍋品牌及中國餐飲企業百強之一。
小肥羊: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然人做發起人的股份制企業,以小肥羊特色火鍋連鎖為主業。
劉一手:重慶劉一手集團公司,創立于2000年,是專業從事“連鎖火鍋產業生態系統平臺構建”的國際化大型知名企業。目前全球擁有近500家分店,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
火鍋行業政策
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產業鏈的深度整合也推動了火鍋行業的快速發展。重慶市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如《重慶市推進火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火鍋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并通過具體政策支持推動了行業的全面升級。
此外,政府還將加強對火鍋行業的監管力度,推動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展望2025年
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可能放緩
據多份數據顯示,火鍋行業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增長,2023年已達到近6000億元(另有數據顯示為9758億元,不同數據來源可能存在差異,但均指向增長趨勢),并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擴大。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增速可能會逐漸放緩。預計2025年,火鍋市場規模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具體數值將取決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二、消費者需求多元化,注重品質與健康
口味多樣化:消費者對火鍋的口味需求日益多樣化,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川式、北派、粵式等,而是更加追求新穎、獨特的口味體驗。這促使火鍋品牌不斷創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品質與健康: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的關注度日益提高,火鍋品牌需要更加注重食材的品質和來源,以及調味料的健康和營養。這將推動火鍋行業向更加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品牌化與連鎖化趨勢明顯
品牌競爭:火鍋行業的競爭格局日益激烈,頭部品牌如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和創新產品贏得市場,而新晉品牌也在品牌形象、菜品口味、門店體驗等方面不斷創新,試圖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連鎖化趨勢:隨著火鍋行業的不斷發展,連鎖化趨勢日益明顯。大型火鍋連鎖品牌通過標準化運營和供應鏈管理,實現了快速擴張和規?;l展。同時,小型火鍋品牌也在探索連鎖化模式,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四、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提升
產業鏈整合:火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上游供應商提供優質的食材和調味料,中游火鍋品牌進行加工和制作,下游餐飲門店則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服務。這種產業鏈整合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數字化與智能化:隨著科技的發展,火鍋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火鍋品牌可以實現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洞察和個性化服務,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五、政策與法規趨嚴,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政府對食品安全和餐飲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推動火鍋行業向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未來,火鍋品牌需要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加強內部管理和培訓,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餐飲服務。
綜上所述,2025年的火鍋行業將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放緩、消費者需求多元化注重品質與健康、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品牌化與連鎖化趨勢明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提升以及政策與法規趨嚴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等趨勢。火鍋品牌需要緊跟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和調整戰略以適應行業的發展趨勢。
欲獲悉更多關于行業重點數據及未來五年投資趨勢預測,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