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中國,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已經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新車消費市場,這為汽車熱管理行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熱管理系統是指由至少一個元素和環境構成的整體,在環境狀態下,通過設置至少一個管理器,來實現元素所需的熱量、溫度等目標的管理系統。其核心任務是對電子設備中的熱量進行控制和分散,以確保設備能夠正常、穩定地工作,避免過熱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電子設備的設計和制造中,熱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設備的正常工作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熱能,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散熱,便會導致設備過熱而工作異常。
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調查
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熱管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24億元,同比增長19.9%。預計到2025年,行業規模將增長至1494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增長尤為顯著。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規模約為779.3億元,同比增長66.6%;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規模約為495.9億元,同比增長95.6%。
從市場結構分布來看,2021年我國汽車熱管理市場中,傳統車市場占比為71.8%,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為28.2%。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有望快速提升。此外,從單車價值量方面來看,傳統燃油車熱管理系統單車價值量約為2230元,而新能源熱管理單車價值量較傳統燃油車提高2-3倍,單車價值量約6410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熱管理系統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目前,全球汽車熱管理市場被外資企業所主導,主要掌握在電裝、翰昂、法雷奧、馬勒等老牌外資零部件企業手中。據資料顯示,2021年這四家企業合計市場占比約為50%,其中電裝市場占比最高,為19%,其次為翰昂和法雷奧,占比分別為13%和9%。
在國內市場,外資企業壟斷熱管理系統集成供應,國內企業則立足優勢部件供應。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集成系統技術壁壘高,國外廠商占據近60%以上市場份額。國內廠商如中鼎股份、鵬翎股份、川環科技、騰龍股份等,主要負責供應熱管理系統中的零部件。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技術升級和自主崛起和國產替代將成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三個主要趨勢。國內優質的熱管理系統零部件供應商有望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格局,成長為在全球范圍內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例如,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制造和銷售各種熱管理和尾氣后處理產品的民營股份制上市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汽車熱管理行業的龍頭企業。
熱管理系統行業未來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分析
市場規模穩定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這主要得益于工業4.0的蓬勃發展和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各行業對高效能設備的需求增加,從而帶動了熱管理市場的發展。
產品多樣化和綠色環保: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熱管理系統的產品也將更加多元化。不同的設備和行業將會有專門的熱管理系統產品。同時,熱管理技術將越來越注重能源效率和環境友好性,符合綠色發展的要求。
多行業應用:熱管理市場將涉及更多行業,如醫療設備、航空航天等。這種跨行業的應用將推動熱管理系統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例如,在儲能系統方面,熱管理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儲能系統的散熱效果不佳,可能導致熱失控現象,進而引發電池的短路、鼓包以及明火等問題,最終可能導致火災或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通過有效的熱管理,可以延長電池的壽命,提高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并降低潛在的安全風險。
智能化和自動化:隨著科技的進步,熱管理系統將朝著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以提高能效并降低運營成本。例如,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將不斷升級,以滿足更高的能效和安全性要求。
政策支持: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鼓勵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我國汽車熱管理行業的發展。未來,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和汽車電動化轉型的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繼續擴張,從而帶動熱管理系統需求的增長。
綜上所述,熱管理系統行業將繼續受益于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隨著新能源汽車、醫療設備、航空航天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熱管理系統將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同時,國內優質的熱管理系統零部件供應商有望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格局,成長為在全球范圍內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因此,熱管理系統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值得投資者和從業者密切關注。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熱管理系統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