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產業環境透視 第一章 民營銀行行業發展綜述 第一節 民營銀行基本介紹 一、民營銀行的概念界定 二、民營銀行的理論基礎 三、民營銀行的設計形式 四、民營銀行的重要特征 第二節 民營銀行的優勢分析 一、產權清晰 二、委托-代理的治理結構 三、經營與激勵機制靈活 四、商業化服務理念 五、信息和成本優勢 第三節 民營銀行與相關金融概念的比較辨析 一、民營銀行與民間金融的區別 二、民營銀行與社區銀行的區別 三、民營銀行與私人的銀行的區別 四、民營銀行與私人銀行的區別 第二章? 國際民營銀行發展模式及經驗借鑒 第一節 國際民營銀行發展綜述 一、各國銀行業民營化程度 二、國際民營銀行發展特征 第二節 國外民營銀行典型模式-增量模式 第三節 國外民營銀行典型模式-存量模式 第四節 國外民營銀行公司治理模式分析 一、德國的內部監管型治理模式 二、美國的市場主導型治理模式 三、兩種模式的比較與評價 四、對中國的借鑒與啟示 第五節 國際民營銀行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一、國外民營銀行模式選擇啟示 二、國外民營銀行失敗教訓 第三章 民營銀行行業市場環境及影響分析(PEST) 第一節 中國金融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一、中國GDP增長情況分析 二、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三、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析 四、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五、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分析 六、居民消費價格變化分析 七、對外貿易發展形勢分析 第二節 中國金融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第三節 中國銀行業發展政策熱點 一、《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 三、《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 四、《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 五、《金融企業準備金計提管理辦法》 六、《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債券承銷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 七、《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八、《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 九、《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十、《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 第四章 中國銀行業總體發展態勢分析 第一節 中國銀行業總體發展狀況分析 一、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負債規模 三、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情況 四、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情況 五、銀行業金融機構盈利分析 第二節 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規模 一、資產增長情況 二、負債增長情況 第三節 中國商業銀行收入利潤分析 一、商業銀行收入支出分析 1、凈利息收入 2、非利息收入 3、營業支出 二、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分析 1、平均資產利潤率 2、平均資本利潤率 3、成本收入比 4、凈息差 第四節 中國商業銀行監管指標情況 一、信用風險指標 二、流動性指標 三、資本充足指標 第二部分 市場深度調研 第五章 2015-2017年中國民營銀行發展分析 第一節 中國民營銀行總體概況 一、中國民營銀行發展進程 二、中國民營銀行基本狀況 三、民營銀行申辦動機分析 四、農村民營銀行尚待啟動 五、民營銀行發展方向分析 第二節 2015-2017年中國民營銀行發展現狀 一、民營銀行試點狀況分析 二、民營銀行試點主要特點 三、民營銀行經營模式分析 四、試點民營銀行運營現狀 五、民營銀行申辦態勢分析 第三節 民營銀行開閘的關注熱點分析 一、開閘影響 二、制度選擇 三、創建模式 四、績效和社會責任 五、未來戰略 第四節 民營銀行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一、民營銀行面臨的競爭環境 二、申辦民營銀行的三大陣營 三、上市公司涌現民營銀行申辦潮 四、民營銀行與傳統銀行的博弈 五、民營銀行的差異化競爭路徑 第五節 民營銀行發展的問題分析 一、發展民營銀行的現實問題 二、民營銀行的投資經營阻礙 三、民營銀行面臨的主要考驗 四、民營銀行發展面臨的挑戰 第六節 民營銀行發展的對策探討 一、民營銀行的發展環境構建 二、民營銀行的發展路徑原則 三、民營銀行準入與退出機制的構建 四、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政策建議 五、實現民營銀行健康發展的對策 六、試點民營銀行成功的路徑 第六章 中國產業銀行發展分析 第一節 國外產業銀行發展分析 一、產業銀行發展現狀 二、產業銀行發展趨勢 三、給我國產業銀行發展帶來的啟示 第二節 國內產業銀行分析 一、產業銀行的意義 二、產業銀行發展現狀 三、產業銀行發展源頭 四、產業銀行發展趨勢 第七章 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第一節 總則 第二節 機構設立 一、法人機構設立 二、境內分支機構設立 三、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 四、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外機構 第三節 機構變更 一、法人機構變更 二、境內分支機構變更 三、境外機構變更 第四節 機構終止 一、法人機構終止 二、分支機構終止 第五節 調整業務范圍和增加業務品種 一、開辦外匯業務和增加外匯業務品種 二、募集發行債務、資本補充工具 三、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 四、開辦信用卡業務 五、開辦離岸銀行業務 六、申請開辦其他業務 第六節 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許可 一、任職資格條件 二、任職資格許可程序 第八章 民營銀行申請籌辦情況 第一節 民營銀行名稱核準情況 一、民營銀行名稱核準名單 二、民營銀行申辦動機分析 第二節 民企參與設立民營銀行的方向 一、互聯網金融 二、供應鏈金融 三、小微金融 第三節 民營銀行申辦主體分析 一、互聯網企業 1、互聯網企業申辦民營銀行情況 2、互聯網企業申辦民營銀行優勢 (1)渠道優勢 (2)信息優勢 (3)客戶優勢 (4)網絡優勢 (5)技術優勢 二、企業集團 三、區域性組織 第四節 企業申辦民營銀行進展分析 第三部分 競爭格局分析 第九章 中國民營銀行領先企業分析 第一節 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二節 天津金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三節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四節 溫州民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五節 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六節 武漢眾邦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七節 江蘇蘇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八節 山東威海藍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九節 吉林億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十節 北京中關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總體概況 二、企業商業模式和品牌定位分析 三、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四、企業經營效益分析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十章 2015-2017年中國民營銀行的競爭對手分析 第一節 國有商業銀行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一節 國有商業銀行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一節 國有商業銀行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二節 股份制銀行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三節 城市商業銀行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四節 農村商業銀行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五節 農村信用合作社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六節 小額貸款公司 一、目標客戶 二、運營現狀 三、收入結構 四、盈利能力 五、競爭力分析 第四部分 行業發展前景 第十一章 中國民營銀行潛在問題及挑戰剖析 第一節 民營銀行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宏觀層面 二、微觀層面 (一)銀行治理方面 (二)銀行經營方面 第二節 民營銀行關聯交易分析 一、關聯交易概念 二、民營銀行關聯交易內部誘因 三、民營銀行關聯交易外部誘因 四、民營銀行關聯交易風險性與危害性 (一)關聯交易與非公平關聯交易 (二)非公平關聯交易經營風險性 (三)非公平關聯交易對股東危害 五、民營銀行關聯交易現行法律體系 (一)《公司法》 (二)《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辦法》 (三)其他規范性文件 六、民營銀行關聯貸款法律規制存在的不足 (一)改善銀行治理規定過于簡單 (二)獨立董事認可制度水土不服 (三)關聯貨款數額控制有待改進 (四)對股東的法律責任規定過輕 七、民營銀行關聯貸款法律規制的完善 (一)增強銀行內部治理規定可操作性 (二)加強對民營銀行獨立董事的監管 (三)應對關聯貸款限制采取雙重標準 (四)加重股東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 民營資本進入銀行的挑戰分析 一、爭奪存款市場信譽的挑戰 二、單一服務功能有限的挑戰 三、股權與真實控制權的挑戰 四、銀行業人才的挑戰和競爭 五、民營銀行的風險控制挑戰 第十二章 民營銀行發展模式分析 第一節 民營銀行可能的監管政策 一、國外對“自擔風險”銀行的監管 二、我國對商業銀行監管框架和重點 三、不同類型銀行監管政策差異分析 (一)業務定位 (二)持股比例 (三)風險控制 (四)信息披露 四、監管部門對民營銀行監管政策猜想 (一)發起人承諾風險兜底 (二)設置更高的準入門檻 (三)單一股東持股比例限制 (四)民營銀行經營業務限制 (五)沿用現有風險監測指標 (六)按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七)規范民營銀行退出政策 第二節 民營銀行可能的組織形式 一、國外“自擔風險”銀行組織形式 二、我國對民營銀行可能的組織形式 第三節 民營銀行可能的業務模式 一、國外“自擔風險”銀行業務類型 二、國外“自擔風險”銀行風險管理 三、專業化特色化小型銀行更受歡迎 四、小微企業貸款可能成為業務重點 五、產業銀行或能成為民營銀行發展方向 六、互聯網銀行或成為民營銀行重要方向 第四節 民營銀行定位分析 圖表目錄 圖表:民營銀行的內涵 圖表:民營銀行設立的三種形式 圖表:民營銀行的特征 圖表:世界各國民營資本在銀行資本中所占的比重 圖表:各國中小民營銀行發展模式和特點 圖表:美國社區銀行特征 圖表:中國金融體系圖示 圖表: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季度增長情況 圖表: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月度增速情況 圖表: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月度增速情況 圖表:2016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增速情況 圖表:2016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 圖表:2011-2016年全國總人口及自然增長率走勢 圖表:2015-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2015-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2015-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圖表:2015-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2015-2017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 圖表:2015-2017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跌幅 圖表:2015-2017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漲跌幅 圖表:中國現行的金融機構體系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