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化妝”的紅木
不少業內專家指出,目前市場陷入了唯“材”定價的誤區。因此,在紅木價格暴漲后,一些不法商家想出了“夾貨”和“冒充”的伎倆。
比如在經常觸及的表面用紅木制造,但腿部、板材背面等隱蔽處用雜木。一些手段高超的生產廠家,甚至采用紅木薄片加膠水,裹上雜木的辦法來以次充好。
志成紅木的張力還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有一種名叫“家具美容師”的職業人,通過他們的“魔術手”給家具化妝,“即使紋路都可以畫出來,然后用意大利的變色油給家具上色,色澤會滲透到家具里面,看著就像‘老家具’。”
那么,紅木家具的價值究竟由何決定?
“紅木大師”伍炳亮告訴本刊記者,雖然紅木原料價格昂貴,但其真正的價值是藝術和文化內涵。
鄭和七下西洋及海運開放,不僅大量引入堅硬、細膩、紋理好的紅木木材,還促進了中外文明和生產技術的交流,紅木背后代表的是文化基因;同樣,家具制造業空前繁榮,其中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及大紅酸枝作為三大貢品受到了宮廷珍視,由此引來明清紅木家具藝術和文化。
“貢木寓意一種生活品質與精神追求,這種觀念和文化沿襲至今。”在伍炳亮看來,“紅木家具型美、藝精、材佳、韻深四者兼具,是無可挑剔的精品藝術品。”
許多紅木家具動輒上百萬、上千萬,靠的就是過硬的工藝和品質,工藝和品質才是真正的“點金術”。
伍炳亮認為,過去粗制濫造的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巨大改變,已經不局限于追求溫飽年代的物質實用性,更多的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欣賞與消費。
“紅木家具行業在隨后的發展中將逐漸擺脫木材價格的制約,回到以家具品質、企業品牌、銷售與服務來定價、論價的階段。”他告訴本刊記者,“企業一定要從對材料漲跌行情的過度關注,回到對家具制作工藝的研究與品質的提升上來,把每一根來之不易的材料設計加工成精品、藝術品。”
在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楊波看來,紅木投資者現在入場恰逢其時。
“紅木家具除了具備一般投資品的珍稀性之外,還在于它具有瀕危性,也許再過50年,這個行業便不復存在,等它再開始時可能又是幾個世紀以后的事情了。”楊波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