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家里的電視就像一張壁紙一樣貼在墻上,外出旅游或搬家時,只需要將電視卷起來就可以帶走了。在柔性顯示方面,未來無論是小尺寸智能設備還是大尺寸電視,OLED的物理特性所帶來的方便性和可攜帶性,是以往任何顯示設備都無法比擬的。”
近日,在“2016中國OLED顯示產業峰會”上,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總裁劉棠枝向外界描述了一幅未來電視創新發展的新藍圖:“OLED是彩電行業下一個風口,馬上就會到來。除了傳統電視外,創維還將于今年推出具有未來意義的 墻紙電視 。”
與此同時,LGD、BOE、華星光電等上游廠商正在加速進軍OLED領域,未來三年大尺寸OLED面板產能將得到迅速釋放。從上游動輒千億的投資方向來看,似乎正預示著顯示技術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OLED成顯示行業新風口
30多年前,正于紐約羅切斯特的柯達實驗室從事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的美籍華裔科學家鄧青云,偶然發現了一種稱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技術。由于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被認為是“近乎完美的器件”,在高亮度、高對比度以及超大可視角度都有較強的優越性。同時OLED的柔性特征,可卷曲、可攜帶,未來在物聯網時代亦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此次OLED顯示產業峰會上,LGDisplay社長呂相德指出,2016年LGD的產品良率上升40%,在2016年11月良品率已經達到了85%。
劉棠枝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過去困擾OLED產業化發展的壽命、良率問題已在過去幾年的研發過程中得到技術攻克。“OLED壽命不要說比現有的LCD更長,至少不比現有的LCD壽命差,這點已經通過LCD技術攻關完全解決。而在穩定性和均勻性方面,從整機生產廠家角度來看,它比現有的顯示產品應該是更上一層樓。”
此前,鄧青云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曾表示,實際上,目前困擾OLED產業化的主要問題還是在大屏顯示器的價格方面。不過,一個重要的價格信號顯示:2013年,LGD英55英寸OLED在香港標價是1.4萬美元,到了2016年,55英寸的4K OLED在國內的市場價是1.4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短短三年間,OLED的成本、價格正在快速下降。
第三方監測機構對OLED用戶認知的一個市場調查顯示,從2013-2016年的短短的三年時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和消費者對OLED的認知和偏好度都在快速地上升。2016年,有78%的用戶和消費者對OLED的認知和偏好有較高的肯定。
隨著技術提升、產線良率提高以及供應鏈的成熟,外界普遍認為,OLED將成為平板顯示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并在很大程度上代替LCD,預計2017年五一將迎來首個行業爆點。
“在顯示產業,上一個風口是從CRT到LCD的革命,如今OLED的發展與LCD取代CRT的初期非常相似。”根據劉棠枝指出的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份,中國OLED電視整機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近6倍。他預測,2017年國慶節將迎來第一個爆發點,創維OLED銷量將比2016年增長5倍, 而2017年國慶節將迎來另一個真正的爆發點, OLED銷量將比2016年增長近10倍。顯然,OLED是一個加速放大的市場,成倍數爆發的態勢。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一共有包括創維、康佳、LG在內的9家主流電視品牌推出了OLED電視。劉棠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創維將于今年推出具有未來意義的“墻紙電視”和超大屏幕OLED電視。
LGDisplay社長呂相德則強調,新的技術正在開發當中。“例如通過OLED的屏幕震動發聲,不再需要音響的自發聲電視,2017年將會上市,還有壁紙電視也會在明年上市。目前LDG正在開發可卷曲產品,目標是2020年要生產柔性的電視。”
另據業內普遍預計,蘋果新機iPhone8將大概率選擇OLED屏,而這一風向標式事件亦將令OLED的普及加倍提速。
長虹多媒體產品策劃總經理曾輝表示:“LCD經過了2004-2014年十年的高速增長,目前已經進入平臺期,接下來OLED產品即將進入快速的成長通道。新一輪的消費升級當中越來越多的高端用戶追求畫質和品質的極致體驗,這將推動OLED產品快速地提升高端市場的份額,預計2018年OLED產品將占據電視的高端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
劉棠枝認為,目前55英寸和65英寸的OLED與LCD的高端產品價格差距在2倍左右,預計2017年五一價格差距將縮小到1.5倍,一旦價差縮至1.25倍,OLED將進入快速普及階段。
“在高端市場,目前中國55英寸的OLED在2000美元以上的市場占比是44%,但是在北美已經達到了80%,65英寸在3000元美金以上的市場占比,中國目前是占16%,但是北美已經占到67%。在高科技產品的推廣和銷售當中,有一個基本判斷,就是今天美國的應用推廣就等于明天中國的市場情況。我相信北美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很快就會到來,這是對于OLED發展勢頭和市場空間的基本判斷。”劉棠枝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