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文明旅游行為,媒體曾多次報道過這樣的事情,但是不文明現象仍然頻發。近日,就有一則“女子博物館翻越護欄坐清末太師椅拍照”的消息在社會上引發了熱議。那么,不文明旅游行為屢勸不止的根源是什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服務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游客不文明行為的產生和個人素質有關,但最主要的是缺乏行業教育和旅游經驗。
旅游業大發展 不和諧“音符”時現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民眾旅游需求不斷釋放、消費持續升溫。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全國共有45.6億人次旅游,旅游消費達4.66萬億元。僅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就接待游客3.44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233億元。
記者注意到,地方政府如今也高度重視區域旅游業的發展。重慶、遼寧、甘肅、寧夏、貴州等省份,在今年地方兩會政府報告中紛紛提到要因地制宜發展旅游經濟,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名片”。除此之外,我國政府還通過舉辦“旅游年”活動,辦理護照免簽等方式加強雙邊旅游合作,積極推動境外游。
然而,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比如,在國內有“女子翻越護欄坐清末太師椅拍照”“游客攀爬世界文化遺產明太祖之墓”等,在國外有“中國大叔在悉尼皇家植物園隨地大小便”“寧波游客在日本酒店順走馬桶蓋”等不文明行為發生,雖然媒體、社會等多方力量已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進行報道、勸誡,但仍層出不窮。
缺乏旅游教育與經驗是亂象主因
“游客不文明行為的產生和個人素質有關,但最主要的是缺乏行業教育和旅游經驗。”魏翔表示。
他認為,旅游業具有跨文化性質,而我國游客普遍缺乏對該行業的系統認識,其獲得的旅游教育大都來自景區內設置的指示標識或警告牌。另外,加上旅游經驗不豐富,在景點基礎服務設施不盡完善的情況下,游客缺乏自我約束與管理能力,從而造成許多不文明現象的產生。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徐菊鳳告訴記者,對民俗、常識、法律等的不了解,也有可能誘發不文明行為。“很多情況下,因為游客缺乏對旅游目的地的風俗習慣、法律法規、禮儀規范等的了解,但又為了滿足好奇心,從而做出一些不文明、不恰當的舉動。”
強化教育是減少不文明行為的關鍵
魏翔表示,強化對游客的行業教育是減少不文明旅游現象的關鍵。“旅游教育不能僅僅是‘豎牌子’,還應該在旅游知識的宣傳、教育等方面多做工作,加強宣介力度。同時還要轉變宣介方式,盡量減少‘警告式’灌輸,強調宣介人員與游客的‘交流’,以能增加游客體驗的形式,讓游客在熟悉規則、制度的基礎上,自覺遵守旅游規范。”
另外,他還強調,要減少不文明旅游現象,還應加強對游客旅游行為的動態監管。“將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納入社會征信系統,通過增強制度的約束力,對不文明行為產生震懾效果;而對于文明游客典范,可采取‘旅游優惠’等獎勵措施,樹立先進榜樣,鼓勵其他游客學習。”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
智能機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機器人,這是因為它有相當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