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在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上,張瑞敏首次透露,海爾以開始建立以互聯工廠模式輸出的智能制造標準框架體系,將對外輸出互聯工廠的模式和標準。同時,海爾還投建了業內第一家工業智能研究院,為配合將互聯工廠的模式和標準對外輸出作為科研支持。
如今,在8家智能工廠完成“內測”之后,在標準體系初步建立之后,海爾終于開始把COSMO推向市場,亦即推向家電制造之外的更多領域。
在通過自身工廠展示了“樣板間”的示范效應之后,COSMO平臺已對外開展社會化服務,目前已推廣到7大行業,如電子、船舶、紡織、裝備、建筑、運輸、化工等,海爾計劃將在每個行業打造類似互聯工廠的樣板。
甚至一些國外競爭對手也慕名而來。一個土耳其的世界500強家電企業負責人到海爾拜訪后,感到非常的興奮,他們沒有想到家電工廠做得如此智能化。目前,這家公司正在和海爾探討在羅馬尼亞建設智能工廠的方案。
但對于向海外輸出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海爾還是保持了其一貫謹慎的作風。“目前我們一開始想從國內做,把國內做成熟了,慢慢往外輻射。但是有客戶我們也不能拒絕,該輸出的也要輸出。”汪洪濤表示。
事實上,無論是德國西門子、美國GE,還是中國的海爾,對于智能制造的探索和應用都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這意味著彼此都有機會在這個領域搶得先機,而智能制造也必然會是未來國家間、企業間競爭的一個重要戰場。
對于海爾互聯工廠和COSMO平臺的實踐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培根認為,海爾建立開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為中國制造業輸出了轉型升級的樣板工程。智能制造需要像海爾這樣大企業的擔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連續三年將“中國制造2025”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并且在今年明確提出“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足以顯示智能制造在國家戰略中的突出地位。海爾的這個系統也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背書,2017年2月它被寫入了國家《工業物聯網標準體系框架》。
不過,當日在AWE展會上,部分現場參觀海爾互聯工廠模擬示范線的專家表示,中國智能制造2025戰略剛剛起步,無論是技術、模式還是標準,都在起步探索階段,真正能形成較為成熟的工業體系尚需時日。
而對于海爾這樣的公司來說,一次甚至比當年家電更重要的機遇,已經擺在眼前。它能否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企業,COSMO的成敗或許具有決定性意義。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的今天,O2O絕對算得上電商領域的O
2016年度全球共有291家中企上市,合計總融資3125.0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