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頻出的互聯網圈,“創始人出局”這種事并不稀奇。創業公司經歷幾輪融資后被大公司收購,等待創始團隊的命運無非是被架空然后離職,或是直接低調離職。像俞永福這樣煥發第二春的是個特例,或者是遇到了像騰訊這樣的不追求掌控的“爸爸”。
戴威退出ofo運營或成大概率事件
從其他企業的沙盤經驗來看,ofo創始人的架空傳言有點早:剛剛D輪融資,共享單車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股權至少在30%左右,比其他一些還牢牢掌控公司的創始人還要高得多。但“ofo創始人戴威被架空”的“傳言”仍被眾多媒體和輿論所采信。這或許是因為,太多的證據和細節表明,戴威及其創始團隊的退出,恐怕不是無稽之談。
輸給資本不丟人
敏感的媒體人,從滴滴投資和接入ofo之后就能夠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同為出行業務,共享單車能夠和滴滴原有業務打通。但業務的契合度和緊密程度也意味著,ofo很有必要納入滴滴的體系。對于被投資公司的管理團隊來說,未來被架空或者離開,是大概率事件。但在一個月前的C輪融資后不久,這個未來好像已經來了。雖然ofo官方沒有公開過戴威目前的持股比例,但根據媒體報道的信息,ofo創始人的持股應該在30%-40%之間,這對激烈競爭的共享單車領域和才走到D輪的ofo來說,是一個微妙的數字。因為滴滴的占股已經逼近這一數值,并且董事會中,幾位投資董事,同時也是滴滴的早期投資人,他們對滴滴發展的重視,要遠遠高于ofo。
換句話說,ofo董事會已經被滴滴所掌控——而對于滴滴來說,將ofo完全納入體系(而不是獨立運營),更符合業務發展需要,和程維所制定的“智慧交通”愿景。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就在D輪融資之后,ofo創始人戴威在董事會的職位,從“執行董事長”變成了“董事長”。從話事人變成了“吉祥物”。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短切玻璃纖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短切玻璃纖維行業的
紙幣清分機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