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市場的壓力主要來自小尺寸的安卓平板,近幾年中國的平板廠商開始走向品牌化和國際化,主要市場火力集中在6-8 英寸小尺寸平板,價格已經逼近千元檔。再加上Phablet 這樣的平板手機跨界產品的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功能和體驗的產品。2014年蘋果推出的iPhone6 Plus,直接影響到后來智能手機的變大,國產手機紛紛從以前的4英寸進化到如今的5—5.5英寸,智能手機逐漸變大的趨勢直接吞噬了7.9英寸的iPad mini,畢竟用戶在有選擇不帶包的前提下,人們必須的是帶電話功能的手機,而非一個平板,這是iPad mini這些年銷量下滑最大的因素。
外部因素只是加速iPad mini 走向困境,內部因素才是使其走向邊緣化的根本原因。當年蘋果推出的iPhone 6 Plus,這讓 iPad mini 的位置顯得尤為尷尬。iPhone 6 Plus是針對三星等品牌的Phablet類平板手機而推出的,整合了通信和平板的所有功能。但沒想到的是,打壓友商的同時,卻也對同門弟兄iPad mini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其次,iPad mini從發布以來,一直在延續2010年喬布斯發布的iPad路線,產品迭代更新到如今,也并沒有多少亮點的獨特功能,再加上本身iPad mini的更換周期就長,一款平板的生命周期在3-4年,導致用戶更新換代的頻率降低。
從本質上而言,人們可能還需要平板電腦,但7.9英寸的平板電腦與如今5.5英寸當道的旗艦機,就存在矛盾沖突。再加上蘋果這些年一直都想把iPad打造成一個能夠輸出內容的創造力設備,但是iPad目前所能切入的細分領域除了設計與音樂的專業認識以外,普通用戶并沒有多大感覺。iPad如今令人尷尬的是,它變大沒問題,但是變大以后它還能夠做什么,一直困擾用戶的難題,它除了是一款看視頻玩游戲的娛樂設備以外,蘋果似乎在它身上已經挖掘不出其他的亮點。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環境下,iPad mini的生存價值遭到了嚴重的威脅。如果蘋果將對iPad 產品線進行調整,“慘遭砍掉”也將是情理之中。當年推出的iPad mini 是蘋果基于市場競爭下的一次大膽嘗試,而iPad mini 的“退市”也同樣是面對市場競爭下的結果,如果最終被蘋果拋棄,也算是很好地完成了使命,畢竟蘋果強大的生態系統實際上是產品不斷革新、更新換代的過程。
那些被蘋果拋棄的產品線
隨著蘋果移動產品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同一系列不同時期的產品同時出現在市場上的機會也顯著升高,細分廣闊的產品線帶來的不僅是競爭優勢,也會帶來很多產品管理上的劣勢。蘋果的商業帝國生態雖說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內部的產品線同樣是相互搏殺,不斷推出的新產品蠶食舊產品也是產品線管理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當年的iPod Touch,屬iPod系列的分支,被比喻成iPhone的精簡版,因其造型卻更加輕薄,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但由于iPad mini閱讀、娛樂及辦公為一體的功能幾乎蠶食了iPod Touch的市場份額,以至于iPod Touch最后被蘋果所拋棄,也實屬無奈;AirPort無線路由器也被蘋果的Apple TV所取代,AirPort 作為一個無線路由器,除了讓無線設備接入互聯網這一個功能之外,還能作為私有云的存儲終端和局域網內設備互聯的橋梁。簡單地說就是用路由器連接音響、屏幕,把智能設備上的內容轉移到非智能設備上。而這個作用,蘋果在Apple TV上智能化的程度顯然要比AirPort高得多,因此,在智能家居的硬件上蘋果不能讓兩個設備同時實現對設備的控制,所以,蘋果也是放棄了AirPort選擇了Apple TV。一直以來,蘋果都曾多次表示音樂是蘋果公司的心臟,被譽為“能裝下你一生音樂”的iPod classic曾經也是一個改變世界的產品,而如今也遭到停產的尷尬局面。classic的真正的優勢就在于它有完美的工業設計和足夠長的續航,但現在科技的趨勢是可穿戴設備,ipod也許會和手表進行整合也說不定,就別指望能研發新的classic了。另一方面,越來越發達的云技術對于移動儲存的沖擊越發明顯,因此,iPod classic也逐漸淡漠在市場當中。
如今的蘋果已經變得非常強大,砍掉部分產品或許能夠讓蘋果更專注于其主要產品或服務,一些產品的離去可能和產品本身有關,也可能和市場潮流相違背等客觀因素有關,蘋果打造的堅固的生態系統必定是一個優勝劣汰,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這樣才會得到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換一種角度來說,產品的更新換代也體現了蘋果公司的創新性,而正是這種創新性也幫助其走向了今天的輝煌。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智能照明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目前處于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
質量檢測是指檢查和驗證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月子中心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發展時間較短,市場容量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