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金融時報社舉辦了主題為“堅定信心 穩中求進——2017年中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與展望”的年中專家座談會。
專家們暢談2017年經濟金融形勢和未來改革亮點,并圍繞當前金融業改革發展、貨幣政策動向、金融監管、人民幣匯率走勢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研究員魏加寧,對外經貿大學校長助理兼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學術委員管濤等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座談會。金融時報社社長邢早忠主持會議并致辭,副社長方文、副總編輯許志平出席座談會。
邢早忠向一直以來支持金融時報社工作的各位專家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剛剛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就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加強和完善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部署,這將深刻影響未來幾年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和基調。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趨勢明顯,與此同時,國際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國內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下半年我國經濟金融形勢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針對日前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三項基本任務,魏加寧認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本身并不矛盾。金融最大的風險就是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而造成金融風險的直接原因在于資源配置效率下降,更深層次原因則是“國有銀行與國有企業雙側軟約束和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相互錯位”。因此,要通過金融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并通過實體轉型升級支撐金融轉型升級,以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體”構建現代金融體系。
金融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觀點也得到了郭田勇的支持。他提出,人民銀行需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更好地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貨幣政策應當與匯率政策、宏觀審慎政策相配合,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爆發。做好精準“滴灌”,利用創新工具加強預調微調;擴展PSL的機構范圍和支持領域,更好地發揮定向支持作用和力度;完善宏觀審慎相應的制度安排,通過合理設置監管指標,引導金融機構審慎經營。
就市場頗為關注的匯率問題,管濤分析認為,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實現超預期穩定的原因在于國內經濟企穩、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境外美元走弱以及各類應對措施落實。同時,管濤預判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呈現雙向振蕩行情,提醒市場主體需樹立正確的金融風險意識,不斷提高適應和管理匯率波動風險的能力。
賀強則把金融創新、金融監管與科技進步聯系在一起。他表示,回顧歷史,整個金融演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高科技不斷向金融滲透的過程。而在當代,最明顯的表現是,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而生的金融新業態推動了金融服務迅猛發展。賀強建議,面對金融創新,監管如果能夠及時、合理介入,金融創新即可有序而迅猛發展。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去杠桿也是本次座談會討論的焦點。宗良提醒,去杠桿要“穩”,必須特別關注各政策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拿捏好企業去杠桿和流動性穩定之間的平衡,避免各類政策過度“疊加”導致“超調”。丁志杰則提出,盡管中國宏觀經濟杠桿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非金融部門,特別是國有企業杠桿高,但金融也是重要的傳導渠道。在他看來,中國高杠桿的癥結不是在內部而是在外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中國加杠桿的過程是由外而內的過程。因此,去杠桿要找到有效著力點。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7月15日,在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承辦的2017國際貨幣論壇暨《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發布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
行業人士看來,迷你KTV在消費力較強的一線城市已經趨于飽和,與此同時,迷你KTV在音效、操作、衛生等方面的問題也不斷...
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中國經濟學獎評獎委員會決定,將2017年中國經濟學獎授予:鄒至莊、陳曉紅,獎勵他們在計量經濟學...
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河北省商務廳和保定市政府今天(21日)在京宣布,將在雄安新區的北...
7月20日,多家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最大銀行——美國銀行,已經決定停止關于海航集團的一切業務。且美國銀行內部郵件顯2...
阿里巴巴的主要創始人馬云曾經豪言: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彼時很多人認為馬云的想法是“天方夜譚”,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