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未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輸入。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當然,我們還會繼續高度關注,密切監視病毒的活動情況。
目前,我國未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輸入。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當然,我們還會繼續高度關注,密切監視病毒的活動情況。
遼寧新增6例無癥狀 遼寧新增2例本土確診
12月21日0時至24時,遼寧省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屬普通型病例;新增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均為大連市報告。無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截至12月21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94例(含境外輸入65例),治愈出院287例,死亡2例,在院治療5例。目前,尚有1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遼寧新增本土2例 無癥狀感染6例
12月21日0時至24時,遼寧省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屬普通型病例;新增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均為大連市報告。截至12月21日24時,遼寧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94例(含境外輸入65例),治愈出院287例,死亡2例,在院治療5例。目前,尚有1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張文宏談疫苗要不要打:明年下半年,國內新冠疫苗接種迫切性將逐漸顯現
張文宏稱,疫苗是“義務”和“權利”的綜合體。目前國內防控形勢較好,大家更多地想到的是“權利”問題,即接種疫苗是保護自己,但不接種,面臨的風險也并不會明顯增加,因此,與“義務”有關的共識達成較少。接種新冠疫苗“義務”與“權利”的比例如何決定?相關共識的達成,將隨新的防疫節點的出現而有所進展。
張文宏預測,明年下半年,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的迫切性將可能逐步顯現。屆時,全球范圍內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實施一段時間,各國之間的互通將可能隨防控風險的降低而變密,中國面臨的疫情輸入性風險隨之增大。
今年以來,互聯網醫療領域迎來了包括依規納入醫保等在內的多個重磅利好政策,國務院辦公廳9月印發的《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更是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大力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互聯網診療、電子處方流轉、藥品網絡銷售等服務。同時,該領域也迎來了包括藥企等多方機構的布局。繁榮之后,如何落實在線醫保支付、應對疫情后可能出現的患者“回流”醫院等問題,還是互聯網醫療待解決的關鍵。
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利于解決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是衛生部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療發展模式。
互聯網醫療覆蓋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支持的各個細分醫療領域,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滲透,使產業鏈價值重新得到分配。從患者角度,在線輕問診、疾病搜索、醫患交流、慢病管理等可以解決很多基礎健康問題。而在線平臺從預約掛號、導診候診到最后報告查詢等各個環節,能有效節省時間,提高看病就醫的效率。在醫生角度,可以借助互聯網醫療提高工作效率,學術交流有助于對知識的獲取提供幫助,在線咨詢和點評服務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收入。而對于醫院方面,一方面有助于建設醫院系統信息化,提高運行效率,另一方面,開放網上醫院,能擴大服務范圍,極大的提高品牌影響力。
2021互聯網醫療市場容量的變化趨勢 互聯網醫療行業前景和預測
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持續高增,截至2018年,軟硬件整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91.8億元,根據IDC的預測,到2023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91.6億元,2018至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為10.0%。雖然同比增速自15年開始有所下滑,但隨著我國衛生支出規模的持續高增外加行業政策倒逼,信息化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加速增長。在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與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互聯網醫療行業快速成長,數據和服務進一步完善,細分領域開始出現獨角獸,市場增長率也逐年穩步上升,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325億,同比增長45.74%。高增長的背后體現的正是傳統醫療服務無法有效滿足患者需求與醫生之間的有效對接。目前互聯網醫療產業鏈已逐步成形,在線掛號及問診企業已從流量爭奪進入到了醫療資源擴張的比拼階段。2018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1億元,同比增長51.08%。
從2018年開始,醫療信息化領域政策不斷出臺,無論對于傳統醫療信息化業務還是互聯網+醫療創新業務政策都是鼓勵發展,支持創新,行業將迎來政策紅利推動的高速增長期。政策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顯著推動行業發展1)明確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目標及對應的時間節點。2)院長負責制以及醫療信息化牽頭部門的確定也使得醫療信息化建設在醫院內部重要性提升。3)互聯網醫療創新獲得大力支持,未來商業模式創新空間廣闊。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第一節 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一、醫療信息化的總花費規模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計算機在醫院業務中的應用,1973年醫科腫瘤醫院成立計算機室開展全國腫瘤疾病死因調查數據統計處理工作;1978年南京軍區總醫院引進DJS-130小型機開展藥品管理工作;1986年衛生部成立計算機領導小組;1993年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開始組織實施國家“八五”重點攻關項目《醫院綜合信息系統研究》;2009年新醫改方案出臺;2010年衛生部發布了《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和《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范(試行)》;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綜合來看,我國的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主要以大型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為主,醫療保險成為建設的推手;
第二階段:從2003年“非典”為動因,國家為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加大了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投入,建設了一大批醫療信息系統;
第三個階段:以2009年國家出臺的“新醫改”為推手,信息化作為重要支撐體系寫入報告當中,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作為中心被提上日程,而衛生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則明確提出了“3521”的總體框架路線圖?!?521”框架包括:國家、省級、區域3級信息平臺;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新農合5大應用;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個數據庫;1個全國統一的衛生信息化專用網絡。
目前就全世界的醫療信息化發展步伐和經驗來看,根據國際標準,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深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醫療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與臨床醫療管理信息化主導院內資源與信息的流動,而區域醫療信息化則為區域內醫療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供契機。
醫院信息化的建設目標一般是圍繞醫院整體的戰略目標而形成,最終目的是實現數字化醫院和智能化醫院。在醫院自身目標的指導下,可分解成一系列具體目標:HIMSS評級的目標、電子病歷評級的目標、互聯互通等級測評的目標、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的目標等。
但是整個國家的醫療IT體系建設是圍繞解決有限的醫療資源和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展開的。通過IT手段提升效率,實現醫療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醫療信息化程度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國內醫療行業每年投入IT的規模僅占醫院年收入的0.3%-0.5%,而發達國家則達到3%-5%的水平,這也同時說明,我國醫療信息化的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二、醫療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
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持續高增,截至2018年,軟硬件整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91.8億元,根據IDC的預測,到2023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91.6億元,2018至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為10.0%。雖然同比增速自15年開始有所下滑,但隨著我國衛生支出規模的持續高增外加行業政策倒逼,信息化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加速增長。
圖表:2015-2018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IDC,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三、醫療信息化行業結構分析
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支出的快速增長,我國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及區域醫療信息系統的建設也在加速進行,信息化在醫療行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雖然每年信息化投入規模占醫療行業總體支出比值偏小,但其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的中樞作用愈發明顯,醫療IT系統運行的效率、安全性、便捷性受到較高關注。
目前,醫療信息化的聚焦點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內部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將全面推開。目前我國醫院內部各科室之間數據共享還處在較低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發文要求三級醫院在2020年完成升級工作;第二,醫?;鸾灰捉Y算和監控系統將變得越來越有效率。衛健委在2018年10月已發文要求有條件的醫院大力開展網絡支付方面的升級工作,提升就醫效率,另外各地區醫?;鸸芾頇C構也會大力開展交易升級,以應對就醫數據量的大幅增加;第三,區域醫療衛生平臺建設將大力推廣。電子病歷數據將會由醫療機構流向醫療保障局和國家衛健委及地方政府共同建設的區域醫療衛生平臺,每筆醫?;鹬С龆寂c相應的電子病歷一一對應。通過長時間、大規模、各維度積累后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將能制定出更為準確的醫?;鹬Ц斗绞?。
目前來看,在整體醫療信息化中,醫院信息化投入會比較大,從長期角度看醫?;鸾灰灼脚_信息化投入會越來越重。區域醫療衛生平臺以電子病歷為主,核心在于構建包含醫療機構、金融機構、養老機構參與的大生態系統,代表未來發展方向。
從結構來看,醫療信息化硬件市場是我國醫療信息化主要市場,占醫療信息化整體市場規模的65.48%。2018年我國醫療信息化硬件市場規模達到322.04億元,同比增長7.0%。
同時在我國醫療信息產業不斷發展的推動下,醫療信息軟件市場發展迅速,2018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軟件市場規模達到82.73億元,同比增長19.26%。隨著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更多的業務將納入到信息化流程中,預計未來軟件產品和服務的比例還將大幅提高。
圖表: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結構
數據來源:IDC,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互聯網醫療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其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年來,在數字技術不斷創新下,產業園區的智慧化建設成為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關鍵支撐點。盡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的沖...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工程機械投資趨勢預測工程機械行業是中國裝備制造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涌現出一批世界知...
專家,不建議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和HPV疫苗。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如果是滅活疫苗,對于大多數其它疫苗H...
疫情下跨境電商支付需求猛增境外買家付出的交易款項,經過四五家銀行“轉手”之后,整個支付才能最終完成,繁瑣的支付...
以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為主的園區經濟發展模式,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也是我國經濟及產業...
12月22日,肉類價格不同幅度上漲,其中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43.55元,上漲2.9%,羊肉、牛肉批發價格分別上漲1.7%和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