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下,保險公司迫于高度透明的市場競爭研發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的農業保險產品;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為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可以提高農業保險經營效率、降低農業保險經營成本;可以輕資產運營實現業務快速擴張的等等,這些最終都能在客觀上提高農業保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2020年1-11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495億GB,同比增長35.1%點。11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11.65GB/戶·月,比上年12月和今年平均值分別高3.06GB/戶·月和1.24GB/戶·月。?我國網民規模逐漸人群逐漸向農村延伸。
農業保險高速發展,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經濟補償作用。“因此,國家對農業保險發展高度重視,2004年至2016年的13個中央一號文件無一遺漏地對發展農業保險問題提出了政策指導意見。例如,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農業的重要手段,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積極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等等。為了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從2007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對農業保險進行保費補貼。2015年,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74.72億元,各級政府提供的保費補貼額為287.84億元,占76.82%。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保險累計向10.4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6.5萬億元,向1.2億戶次農戶支付賠款914億元。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1.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42%,約占農業GDP的32.27%;賠款支出260.08億元,約占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的9.64%。
對于農業保險傳統運營模式下面臨的高難度、高成本、低效率問題,“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或許能夠有效解決。農戶通過互聯網實現足不出戶查詢和投保,保險公司的展業活動不受時空限制進行,查勘和理賠工作也可借助互聯網減少很多冗余環節,這使保險公司和投保農戶都能降低交易難度,節約交易時間,提高交易效率。
保險公司采用“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可以借助互聯網傳播的廣泛性和快速性把農業保險產品推向市場,分支機構、人員配備和設備配置都可以大幅減少,大大降低了固定資產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從而實現輕資產運營,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到產品研發這一核心業務上去,快速推動業務擴張。
在“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下,保險公司迫于高度透明的市場競爭研發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的農業保險產品;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為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可以提高農業保險經營效率、降低農業保險經營成本;可以輕資產運營實現業務快速擴張的等等,這些最終都能在客觀上提高農業保險的投保率。
中研普華研究院農業保險行業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農業保險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6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本研究咨詢報告...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國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是中國在非標資產交易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它與證券市場一起,構成了中國復合型資本市...
網貸,又稱P2P網絡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網絡信貸起源于英國,隨后...
2025年中國文化傳媒產業總產值將達4.7萬億元"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5...
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的“宅娛樂”“宅消費”,讓智能化、數字化業務相關企業逆境中突出重圍。傳媒產業融合交叉使未來傳...
在石油鉆井中,帶動鉆具破碎巖石,向地下鉆進,鉆出規定深度的井眼,供采油機或采氣機獲取石油或天然氣。一部常用石油...
建筑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市場規模龐大,企業數量眾多。隨著多種所有制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建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