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逆勢上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詹曉寧:“中國吸收外資全球占比大幅度提升,已經高達了19%。”
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逆勢上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詹曉寧:“中國吸收外資全球占比大幅度提升,已經高達了19%。”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1月2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大幅下滑,但中國FDI逆勢增長。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4%,達163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美國排名第二位。
2021我國國際貿易進出口數據深度分析 我國國際貿易進出口持續增長
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從2005年到2018年三個時間點實現了10萬億、20萬億,到30萬億的跨越。200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2018年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全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2018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7.2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7%,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進出口活動當中。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當年中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017年,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全年我國國際貿易進出口持續增長。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萬億元,增長10.8%;進口12.46萬億元,增長18.7%;貿易順差2.87萬億元,收窄14.2%。具體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同比增速趨緩。2017年,我國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別為6.17萬億元、6.91萬億元、7.17萬億元和7.54萬億元,分別增長21.3%、17.2%、11.9%和8.6%。
二、對前三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同步增長,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較好。2017年,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15.5%、15.2%和16.6%,3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8%。同期,我國對俄羅斯、波蘭和哈薩克斯坦等國進出口分別增長23.9%、23.4%和40.7%,均高于總體增幅。
圖表:2015-2017年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總署
三、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2017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0.7萬億元,增長15.3%,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8.5%,比2016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13萬億元,增長12.3%,占出口總值的46.5%,繼續保持出口份額居首的地位,比重提升0.6個百分點;進口3.57萬億元,增長22%。
隨著國際貿易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報告對于貿易融資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行業管理部門以及擬進入該行業的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研究我國貿易融資行業發展規律、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學術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年利用外資呈現四個特點。
一、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折合1443.7億美元,同比增長4.5%;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二、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7億元人民幣,增長13.9%,占比77.7%。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5%,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信息服務分別增長78.8%、52.7%、15.1%和11.6%。
三、主要來源地保持穩定
對華投資前15位國家和地區,投資增長6.4%,占比98%,其中荷蘭、英國分別增長47.6%、30.7%。東盟對華投資增長0.7%。
四、區域帶動作用明顯
東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8.9%,占比88.4%,其中江蘇、廣東、上海、山東、浙江等主要引資省份分別增長5.1%、6.5%、6.6%、20.3%和18.3%。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部分省份增長明顯,遼寧、湖南、河北等省份分別增長13.7%、28.2%和35.5%。
中國吸收外資逆勢增長成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一系列政策的推進實施,外商投資呈逆勢增長。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4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報告指出,流入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德國、巴西和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急劇下降。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表示,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逆勢上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根據貿發會議估算,2020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達到1630億美元,外資流入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吸收外資全球占比大幅提升,已經高達19%。
去年,商務部會同中信保公司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相關工作全力支持外貿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通知》,引導外貿企業用好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有效保障出口收匯的風險。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基建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基建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基建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基建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0年1—3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為9432.2億美元,同比下降8.4%,比前兩個月收窄2.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4782.1億美元,同比下降13.3%,比前兩個月收窄3.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和3月份企業密集復工對出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全球疫情蔓延的后繼影響仍不能樂觀。截至2020年4月中旬,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疫情依然嚴重,我國依靠進口這些市場的零配件進行生產的工廠面臨的斷供風險不減。目前,美國加征關稅的滯后效應威力不減,加之疫情在全球蔓延帶來的重疊效應,2020年外貿企業不可避免要過苦日子,能盡快實現正常生產和出口或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遭14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去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保持增長,外貿高質量發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
未來對外貿易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對外貿易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對外貿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2021-2026年對外貿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對外貿易,亦稱“外國貿易”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華為:沒有出售手機業務的計劃今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道,華為正在進行初期談判,出售其高端智能手機品牌P和Mate。對...
生豬期貨首現兩連升大商所生豬期貨主力合約上漲3.16%,報25760.00元/噸。跌至24500元/噸一線后,生豬跌勢暫止。周2...
趙立堅說合作應繼續為中美關系主基調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近日表示,商會70%的受訪美資企業根本沒有遷出中國市場的...
1月26日,國債期貨各品種主力合約全線下跌。截至下午收盤,十年期主力合約跌0.46%;五年期主力合約跌0.31%;二年期0...
醫療服務是指衛生技術人員遵照執業技術規范提供的照護生命、診治疾病的健康促進服務,以及為實現這些服務提供的藥品、...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一億,病毒太可怕了,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根據一直追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的worldometer發布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