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與農村保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后者是以地域命名,是指在農村范圍內舉辦的各種保險的總稱,除含農業保險外,還包括鄉鎮企業、農業生產者的其他各種財產、人身保險。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
農業保險與農村保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后者是以地域命名,是指在農村范圍內舉辦的各種保險的總稱,除含農業保險外,還包括鄉鎮企業、農業生產者的其他各種財產、人身保險。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那么,農業保險行業怎么樣?
在農業保險比較發達、歷史比較悠久的美國,也有過19世紀末20世紀初農業保險商業化經營失敗、市場失靈的經歷。但美國政府從1938年開始,就比較重視農業保險的制度供給,不斷的制度變遷使美國農業保險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發展很快,形成了目前相對完善的“政策性保險,商業性經營”的制度模式,通過再保險計劃、政府補貼和委托商業性公司經營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r農業保險中的系統性風險、信息不對稱和正外部性問題。
而在我國,有關農業保險的制度供給卻幾乎一片空白?!侗kU法》是一部有關商業性保險的法律,對政策性農業保險不適用,只在第155條規定:“國家支持發展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保險事業,農業保險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薄掇r業法》第46條規定:“國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鼓勵和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建立為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的互助合作保險組織,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業務?!钡绾谓⒒ブ献餍员kU組織,如何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業務,并沒有新的法律、法規進行明確規定。有關農業保險的優惠政策,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第6條規定免征營業稅以外,目前也尚未出臺任何其他規定。
在這種嚴重不足的制度供給下,保險人完全按照商業性原則經營政策性農險,風險較大,費率較高,也缺乏法律依據,在有些地方甚至被當地政府作為“亂收費”而強行停止。同時,農戶也因費率較高、險種較少、保險意識不強等原因對農險需求缺乏應有的動力。
農業保險市場份額分析 2021農業保險行業現狀和前景分析調研
中央很重視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已經在全國各地區全面起步。但總體看,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為農業產值的3.2‰,覆蓋面積僅占我國耕地面積的1/4,發展模式還不成熟,對農業生產的保障能力相對有限。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本經營模式還是將業務委托給商業性保險公司來做,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這種運作模式仍處于試點階段,相對比較粗放。
再加上中國農村地區幅員遼闊,農業生產情況差異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繼續完善。由政府成立非營利性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統一進行農業保險的產品設計、管理和經營,建立政府主導和管理、市場化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運作模式。
對重點農產品進行統保。例如,全國范圍內對小麥、水稻、棉花、生豬、奶牛等戰略性農產品資源進行統保,各級地方政府可在烤煙、林木、茶葉、蔬菜、水產養殖等優勢特色產業上開展統保試點。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2020年1-11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495億GB,同比增長35.1%點。11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11.65GB/戶·月,比上年12月和今年平均值分別高3.06GB/戶·月和1.24GB/戶·月。 我國網民規模逐漸人群逐漸向農村延伸。
農業保險高速發展,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經濟補償作用?!耙虼?,國家對農業保險發展高度重視,2004年至2016年的13個中央一號文件無一遺漏地對發展農業保險問題提出了政策指導意見。例如,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農業的重要手段,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積極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等等。為了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從2007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對農業保險進行保費補貼。2015年,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74.72億元,各級政府提供的保費補貼額為287.84億元,占76.82%。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保險累計向10.4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6.5萬億元,向1.2億戶次農戶支付賠款914億元。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1.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42%,約占農業GDP的32.27%;賠款支出260.08億元,約占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的9.64%。
對于農業保險傳統運營模式下面臨的高難度、高成本、低效率問題,“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或許能夠有效解決。農戶通過互聯網實現足不出戶查詢和投保,保險公司的展業活動不受時空限制進行,查勘和理賠工作也可借助互聯網減少很多冗余環節,這使保險公司和投保農戶都能降低交易難度,節約交易時間,提高交易效率。
保險公司采用“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可以借助互聯網傳播的廣泛性和快速性把農業保險產品推向市場,分支機構、人員配備和設備配置都可以大幅減少,大大降低了固定資產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從而實現輕資產運營,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到產品研發這一核心業務上去,快速推動業務擴張。
在“農業保險+互聯網”模式下,保險公司迫于高度透明的市場競爭研發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的農業保險產品;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為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可以提高農業保險經營效率、降低農業保險經營成本;可以輕資產運營實現業務快速擴張的等等,這些最終都能在客觀上提高農業保險的投保率。
中研普華研究院農業保險行業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農業保險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未來農業保險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農業保險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6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本研究咨詢報告...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月26日下午,廣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七市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舉行。廣州、深圳都市圈2...
2020年作為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政策紅利下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鋼鐵行業高供給滿足了新發展時期產生的新2...
西洋管樂器是一組非常常見的樂器,英文為Wind Instruments,是管弦樂隊和軍樂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管弦樂O...
吉林通化等地一線醫務人員補助提高在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吉林省政府決定,對派往疫情較重的通化市...
1月27日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有關情況,并2...
高值醫用耗材系由骨科、心血管等各科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的消耗材料組成?,F階段,我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