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破紀錄!全國大回暖地圖出爐,近來我國中東部迎來一波強勢回暖。根據中央氣象臺預計,此次回暖天氣將持續至21日白天,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累計升溫幅度都超過10℃。黃河流域到長江中下游等地,最高氣溫將比常年偏高10℃至15℃,暖如常年4、5月。冬春轉換時節,氣溫大
溫暖破紀錄!全國大回暖地圖出爐,近來我國中東部迎來一波強勢回暖。根據中央氣象臺預計,此次回暖天氣將持續至21日白天,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累計升溫幅度都超過10℃。黃河流域到長江中下游等地,最高氣溫將比常年偏高10℃至15℃,暖如常年4、5月。冬春轉換時節,氣溫大起大落,提醒大家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謹防感冒。
春節假期結束,暖空氣積極開工全面控場,從昨天(2月18日)開始,我國中東部迎來一波強勢回暖。未來兩天,從西北到江南將迎來大范圍的氣溫創新高,很多地方暖如4月甚至5月。中國天氣網推出全國大回暖地圖,看看你家有多暖?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本次全國大回暖過程涉及范圍廣,升溫幅度大。未來兩天黃河流域到長江中下游等地,最高氣溫將比常年偏高10℃至15℃,暖如常年4、5月。太原、鄭州等地可能打破當地2月最高氣溫紀錄。
智慧氣象是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依托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使氣象系統成為一個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分析、選擇、行動、創新和自適應能力的系統,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全過程都充滿智慧。
智慧氣象的內涵包括智能的感知、精準的預測、普惠的服務、科學的管理、持續的創新五個方面。
1、智能的感知包括對氣象要素的感知、氣象對經濟社會影響的感知、用戶需求的感知、氣象工作運行狀態的感知,這些感知是智能化的。
2、精準的預測包括氣象要素的預測、氣象災害的預測、基于影響的預測三個層次,精準包括精細化和準確率,精細化包括時空分辨率、預報預測的更新頻次,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實現更加精準的預測。
3、普惠的服務是指能敏捷響應社會需求,并將“智慧氣象”的元素融入到各行各業和人們衣食住行之中,讓人人都能享受到個性化、專業化的高端氣象服務,并在生產生活的決策中獲得巨大的經濟、社會價值和最佳體驗。
4、科學的管理是指能智能分析各種業務、服務、管理數據,為氣象內部事務、社會事務、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等精準管理提供輔助決策支撐,提高管理效能。
5、持續的創新是指氣象部門內外個人、組織能依托氣象信息化體系進行科技和業務創新應用,開放的氣象數據信息資源為萬眾創新提供支撐,使得氣象事業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智慧氣象的特征
智慧氣象將體現出無處不在、充分共享、高度協同、全面融合、更加安全五個方面的特征。
無處不在:實現與天氣氣候有關的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等之間的連接,氣象感知無處不在,氣象服務無處不在。
充分共享: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在平臺的支撐下,各類氣象信息基礎設施、數據信息資源、技術資源都能充分共享。
高度協同:氣象各業務之間,氣象業務與科技之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之間,氣象系統與各行各業的經濟社會系統之間能夠和諧高效地協作,達到無縫隙連接、無障礙協同、無差異行動。
全面融合:智慧氣象融入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和人們的衣食住行之中,促進氣象數據的挖掘與應用,基于氣象的影響來做出生產生活中的正確決策,以“互聯網氣象 ”改進決策、改進生產、改善生活、改造傳統產業。
更加安全:信息基礎設施、氣象數據信息資源、業務應用系統都是安全可靠的。
智慧氣象應用與優勢
為構建氣象大數據開放共享機制、開展精細化網格化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實現向各相關部門開放氣象數據接口,整合、交換和共享氣象信息,促進與航運、公路運輸、特色農業和種養大戶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強化氣象大數據在環境保護、航運、農業生產、城市運行管理、城鄉規劃評估、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森林火險預警監測、交通與旅游安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水陸救助等領域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城鄉全覆蓋的氣象公共服務體系,使氣象信息及時接入鎮街、社區,發現氣象設備出現故障以及氣象災情等氣象相關突發應急狀況能第一時間通過4G網絡反饋給氣象部門,確保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和防災減災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進一步智慧氣象社區服務平臺,從而提升氣象防災減災和公共服務能力。
未來智慧氣象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智慧氣象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智慧氣象行業發展規劃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智慧氣象行業發展規劃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智慧氣象是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依托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使氣象系統成為一個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分析、選擇、行動、創新和自適應能力的系統,讓氣...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餐飲消費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全國餐飲收入39527億元,同比下降16....
免費接種疫苗不影響就醫待遇 2021疫苗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免費接種疫苗不影響就醫待遇,新冠疫...
小米造車未立項2月21日晚間,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注意到近日若干媒體有關集團擬進入電動汽車制造行業的報道2...
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獲新突破近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在柴達木盆地英雄嶺構造帶干柴溝獲新發現,新...
東北三省一年減少42.73萬人,全面放開人口生育能解決人口負增長嗎?東北地區為何要率先嘗試“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遼寧2...
比特幣突破58000美元每枚2月22日消息,比特幣近日持續攀升,一度突破58000美元關口,續刷歷史新高,最高見5835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