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淡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平衡,我國幅員遼闊,擁有絕對數量較大的淡水資源,但是人均淡水資源卻相對匱乏且呈現地域不均勻分布狀態,全國的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約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資源最貧乏的13個國家之一。
2021-2025年中國海水淡化設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
我國淡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平衡,我國幅員遼闊,擁有絕對數量較大的淡水資源,但是人均淡水資源卻相對匱乏且呈現地域不均勻分布狀態,全國的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約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資源最貧乏的13個國家之一。我國沿海和中西部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地下苦咸水資源,海水淡化成為解決我國淡水緊缺的重要途徑。
目前中國已經掌握低溫多效蒸餾和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初步具備系統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自主技術在國內建成日產萬噸級以上示范工程,開展了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的示范應用,多套海水淡化裝置出口海外,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中國海水利用已具備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綜觀全球,海水淡化呈現技術日趨成熟、應用規模增長迅速、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新技術研發活躍等趨勢。
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占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占21%,電去離子占7%,電滲析占3%,納濾占2%,其他占2%。隨著以清潔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節流開源”蓬勃興起,海水淡化將成為今后中國水資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受政策環境改善、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快速擴大,中國海水淡化設備投資規模也不斷增長。
2019年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占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占21%,電去離子占7%,電滲析占3%,納濾占2%,其他占2%.
近年來,中國的海水淡化能力不斷提升,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大生活用海水技術得到不斷應用,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近千億噸,海水循環冷卻最大單機循環量已達每小時10萬噸。依靠科技的有力支撐,通過海水淡化有效提高中國沿海地區水資源保障能力,已成為中國沿海地區的重要選擇。
國家已將海洋資源的深度開發視為重點戰略領域,據《中國制造2025》規劃,未來十年海洋工程裝備將成為中國制造的焦點領域之一。發展方向與重點主要在海洋資源開發裝備、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裝備、綜合試驗檢測平臺及核心配套設備等方面。海洋工程及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勢必帶動相關專用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水淡化與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產業一起被列為“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重點支持的三大產業。國家發改委2016年底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并計劃未來4年內,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將達到近200萬噸/日以上。而加之我國嚴重的缺水現狀,政策與市場雙重利好驅動下,海水淡化將迎來規模化發展機遇,成本下降也指日可待。海水淡化設備市場需求隨之增加,市場前景可期。
欲了解關于海水淡化設備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海水淡化設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海水淡化設備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目前,中國已經掌握低溫多效蒸餾和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初步具備系統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自主技術在國內建成日產萬噸級以上示范工程,開展了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的示范應用,多套海水淡化...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多個行業正被芯片短缺所困,全球性的汽車芯片短缺,更是波及到了大眾、通用、福特等眾多汽車制造...
2021超級電容器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當前我國超級電容器核心企業約20余家。超級電容器作為高效儲能器件,廣泛應...
據了解,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5月1日至5月3日)的門票已經售罄了,5月4日的門票自4月24日零時開售。故宮目前開放前三6...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變,調味品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現階段,復合調味料的品種多種多樣,并...
醫療影像云服務在未來,相信通過更加廣泛的覆蓋,"醫療影像云"將為醫生、患者帶來更加精準、安全、智慧...
全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始自上世紀60-70年代,其核心是圍繞享受醫療服務的人,將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和服務,如醫院、專H...